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经历了对“非语文”“泛语文”“伪语文”批判之后,语文教学逐步走向“语言文字运用”的本体性教学。按照吴忠豪教授的观点,语文教学本体性活动可分为基础性活动和发展性活动。生字、新词学习以及课文朗读等归入基础性活动;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的获得,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等则纳入发展性活动。笔者认为,如果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划分为初探性阅读、深究性阅读和转化性阅读三个阶段,那么,  相似文献   

2.
“倾听”一词在《辞海》里的解释为“用心细听”。倾听是打开视野的一种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很好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也只有学会倾听,语文教学才更具有创意,更富有智慧与诗意。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然而当有人把“语文”与“言语行为”[1]划上等号时,我认为这才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害,从而把语文教学从过去重知识学习的僵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对思维的拓展与磨砺,对运用的转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唐瑜璟 《广西教育》2023,(16):49-52
本文基于柳州市小学语文评价中心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策略研究》,尝试运用其中的“梳理·对比·转化”教材解读三大策略,探索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梳理”单元语文要素和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找到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依据;通过“对比”单元语文要素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中的横向、纵向联系,找出其间差异,理清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文语文要素教学的层级;通过把具有明确教学层级的单元语文要素“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步骤,最终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计娟 《教育艺术》2005,(6):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应该是“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即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和内化呢?只有一种途径:实践。一、转知为识语文课程中有很多是必需的语文知识。学习生字新词,可以说是阅读教学课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教师会带着学生认读。但是如何实现知识的转化,这要求教师必须思考能促进转化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有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人“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文章认为,“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类型: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9.
熊勇 《南昌教育》2009,(7):51-5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怎样把这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行为,则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长期以来,“灌输与机械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已有了极大的惯性。虽然常常变换各种各种的教学模式,但还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框架去运作,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实质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不同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笔者把这些状态归纳为三个境界,即境界一,“心中有本”;境界二,“目中有人”;境界三,“人文合一”。语文教师应努力追求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中的“情境”进行梳理,对“语文学习情境”进行了界定,总结了语文学习情境的类型和特征,提出整合、分解、关联、转化等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搞新的形式主义.必须体现教学的价值。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度。因此.需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课堂价值这个原点.回归语文学习这个本体.回归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这个落脚点。在策略上.我思考从六“度”出发.来探寻小学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研究中有一个奇怪的话语,即“把语文当语文教”。并由此衍生出~系列的相关话语,“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文学当文学教”,等等。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些正确的废话,通过这句话不仅会让我们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工作“没有把语文当语文教”,“没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研究者著书撰文表达对一线教师教学的忧思,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为语文课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课堂只是小天地,笔者认为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尤为重要,在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一、拓展阅读视野,每天专门设立“阅读课”和“美读时光”,让学生的心灵沐浴书香。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建立在大…  相似文献   

15.
姚炜  张芳 《甘肃教育》2011,(19):77-77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性和技巧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有效的课堂提问诱发学生的思维,将问题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世纪已经来临。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较强的语文功底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由重视教师的教变为重视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运用创造思维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对所在学校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和部分高年级语文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分为“迷你”、若即若离、形同陌路三种,对形成这三种学习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与语文教学技能的差异,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不同语文学习状态的调控与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各项能力的形成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重点,要实现“知识转化”,必须通过“迁移”,唯有迁移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怎样鉴赏文学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作了这样明确的界定。这个新的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世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化。实现这一转化,就“文学鉴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转化是由外在文本的“文”向学生内在的“意”的转化过程,是把规范的、精美的文本语言转化生成为学生内在语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外在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学生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实现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一、情境对话:促进语言理解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