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被教材编写者安排在替换策略的教学之后。校内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堂校级研讨课,准备上这节课。经过一番准备以后,这位教师进行了第一次试教。第一次教学:出示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1)谈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相似文献   

2.
<正>一、缘起"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这一例题,原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与替换"中的内容,新教材中,这一内容移至六年级下册"选择策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中。这一例题属于"鸡兔同笼"的变型题,把它编入教材的目的,笔者认为这不是为了就题解题,当然也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这一类型的问题,它真正的目的是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3.
租船方案     
题目:有5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租船方案?如果要省钱,哪一种方案比较合适? 租船的方案很多,如果用凑的方法显然比较麻烦,还有可能出现遗漏或者重复,我们可以根据租大船的条数从多到少依次考虑,方案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镜头一:重温故事,提出问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生:替换。师: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说到替换,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屏幕出现:曹冲称象)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生:先把大象赶到一条船上,在船上刻下水位,再用石头替换大象,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以了。师:对!聪明的曹冲就是用等量的石头替换大象,把原本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关于这个内容,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探究什么?生1: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师:好,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了,比如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这又是一种什么策略呢?(板书:什么策略?)生2:怎么用这种策略?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理解成"运用这种策略的依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1~92页. 课堂实录 一、引入新课 (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条船)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平均每条船坐4.2人. 生:每条船坐的人数可能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10条船都坐满. 有的船上的人数多于4.2人,有的船上的人数比4.2少.  相似文献   

7.
季腾飞 《教师》2014,(28):116-116
正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数上册第91页例2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编者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画了大船、画了小船,还用符号表示人的个数。但是通过与一线老师交流,多数人反映,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一是会与替换法混淆,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会假设,解题过程却无从下手,甚至有的年轻老师也会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及与学生交流,认为假设法问题的重点也是难点不在如何假设而在于如何调整方案中大小船的数量,重在由每一种假设而产生的过程的调整,大小船一共10只,可以产生假设的方案有11种,(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问题: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船坐9人。这个班有多少人?(华罗庚金杯赛题)这是一道求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假设这个班的人数是每船乘坐人数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根据题意,这个班的人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所以,必定是它们的公倍数18、36、54、72……中的一个,即全班人数是最小公倍数18的倍数中的一个。解题方法: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假设全班人数为18×K=18K(人),倍数K为非0的自然数。先算每种方案用船条数=全班人数÷每船乘坐人数,两种方案用船相差条…  相似文献   

9.
策略能够帮助学生走出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的"沼泽地",但利用策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并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为学生搭建从方法到思想的桥梁,让学生体会策略实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片断一:自主探究,理解转化策略1.唤醒已有认知经验。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生:四年级学过列表法、  相似文献   

10.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你们最想知道的还有什么?生:和尚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生: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生: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提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顺序写的,初步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下面大家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准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段内容。(学生朗读后,同桌间相互练说)师:哪一位来试试?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他准备了两只大船,让船…  相似文献   

11.
换一种说法     
[题目]某班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船坐9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2.
谢红芬 《中小学电教》2009,(10):145-145
<正>一、第一次教学(一)故事引入1.师:大家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2.引入:为什么曹冲称出了船上石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了呢?其实这里面用到了一个策略——替换(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实录 上节课我们利用光盘跟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大家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和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师:同学们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好!生:大家好!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生:(齐)灰雀。师:先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4.
现象扫描: 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时,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用列表整理的策略解决问题,而喜欢直接列式解答,尽管我再三强调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会解决例题所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中学习用列表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当时就有学生反问我:"我们已经会直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必要用列表整理吗?"可见,以这个例题学习用列表整理的策略,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 确定研究问题 一、根据问题,作充分假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溶解的一些知识,了解了常见生活用品中有哪些能溶解。课后有许多同学还继续探究,又发现了许多可以溶解的东西。谁来说说?  相似文献   

16.
[题目]星期天,武老师带领五年级的62名学生去“水上乐园”游玩。“水上乐园”里有大、小两种船,大船每条能坐6名学生,小船每条能坐4名学生。去“水上乐园”之前,武老师已经给学生们预订了两种船共13条,正合适。到达“水上乐园”后,学生们到管理员那里去付租金时遇到了问题:武老师预订了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呢?(武老师不坐船)  相似文献   

17.
课件出示练习题:5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大船可坐6人,租金10元;每条小船可坐4人,租金8元,如果让你安排,你准备怎样租船?师:今天,我要请你们中间的一位来当导游,带领50个同学去郊游。导游必须有自己的租船方案。现在就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租船方案。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设计租船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四) 应用题部分 32.第一小学买4把喷壶和8个水桶,付出39.20元,第二小学买同样的喷壶4把和同样的水桶12个、共付出55.20元。问每把喷壶和每个水桶各是多少元?(水桶每个4元,喷壶每个1.8元) 33.学生46人,一起参加划船训练,他们准备了6个座位和4个座位的船各若干只。如果所有的学生恰好分配在10只船上而没有剩余,那么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大船3只,小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张《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  相似文献   

20.
某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前,提出了这样三个观课话题:(1)策略源于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2)问题的解决体现着策略的价值;(3)如何运用策略、用好策略?这三个话题反映了这位老师在设计这节课的独具匠心之处。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