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从短期、单一、临时性的项目合作到长期、综合、战略性项目合作,从国内项目合作到国际项目合作的发展过程.经过多年合作发展,积累和形成了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订单式"培养模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合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共建科研基地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并不断深化和拓展.从发展趋势上看,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从目前的战略性全面合作模式逐渐向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梅芳  刘国新  刘璐 《科研管理》2012,33(9):154-160
分别从企业与高校两个视角基于湖北省的问卷调查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并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提出了基于使用频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三梯度结构,构建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解释框架。结果表明,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合作研发是合作的主流模式,人才交流咨询、合作申报课题、共建实验室与研究平台和委托研发模式用得也较多,而成果转化与创建新企业模式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形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使用频率存在明显的梯度层次、以成果转化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有碍合作的健康发展、产学研合作的重心应由技术成果转化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转变、会议模式是值得探讨的一种合作模式等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让、共建研究机构、基于项目的短期合作、共建经营实体的模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指出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阶段性的推进形式.  相似文献   

4.
探索企业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首先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做了概括评述;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三种新型模式,即企业与大学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大学院所或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引进投资者成立企业、企业和大学科研所联合共建实验室,论述了三种模式的特征、风险性、适合企业的类型,并用典型案例介绍了每种模式的具体远作;最后总结新型产学研合作特点,指出企业要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作模式,并提出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4,(8):1-6
在将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和技术并购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单总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进一步,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结果可能是全都选择共建经济实体模式,或者全都选择技术并购模式,或者形成两种模式并存的稳定状态,该结果受到不同模式获取技术及产品并占领市场的速度、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利润分配比例及技术并购模式并购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产学研联合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成功地组织了许多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而且从整体上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根据合作内容及条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出现了成果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等多种合作模式。然而,这些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单项技术或具体产品为基础,对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建研发实体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合理的R&D投入不仅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取得研发成果的重要保障.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共建研发实体的模式,论证了产方投向学研方的研发投入补贴对学研方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8.
论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翔实的阐述,旨在创建新型产学研合作的立体模式。第一:面向社会,共建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第二: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共建校企技术创新基地;第三:建立高科技因区,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第四:发展校办产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五:引入企业资金,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9.
李文君 《科教文汇》2007,(10Z):219-220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一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深圳市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市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 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市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平均路径长度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2)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进化特征,高校占据历年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创新主体性没有发挥;(3)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联系以北京、江浙沪和深圳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区域。据此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政策、合作平台、合作方式、合作成果等现状的回顾,分析闽台在合作中存在合作意向不对等、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程度不深入等问题;同时两地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产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互补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模式,重点阐述当前闽台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官官、校校、产学研、介介企、民民企5种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顾客需求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合作创新无疑是企业共享资源、降低创新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家对合作创新的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合作动机,现在,“怎样合作”不仅是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以交叉许可协议为代表的非产权形式的合作模式占绝大多数(70%左右),而合资研究企业为代表的产权形式的合作模式所占比例较小(30%左右)。本文从知识合作的角度分析企业合作形式选择的演变、行业特点以及不同行业的知识合作模型与企业合作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使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并与其专利申请信息相匹配,探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显著抑制了以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托宾Q值测度的市场绩效,即产学研合作同时抑制了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市场绩效,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可以持续2~3年。其内在影响机理在于,尽管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但却无法有效提升企业技术的商业价值,加之以产学研合作所耗费的机会成本,造成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加以考察后发现,产学研合作广度显著抑制了企业市场绩效,合作深度则对市场绩效具有“U”型影响,说明只有进行较为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才可能真正促进企业市场绩效。本研究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面评价产学研合作效果及影响机理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5年间ICT产业的联合授权专利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提取14 596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使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别从合作广度和合作深度两个维度,考察产学研合作开放度的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科研机构在我国ICT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无论从合作广度还是合作深度来看,大学对我国ICT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高霞  其格其  曹洁琼 《科研管理》2019,40(9):231-240
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0年间ICT产业的专利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提取2603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合作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存在一个边际合作效应递减的学习效应曲线的U型区域。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看,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动态循环的态势,表现出类似波浪形的学习效应曲线。  相似文献   

17.
吴俊  黄东梅 《科研管理》2016,37(9):20-27
因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知识、技术、技能的投入依赖度存在差异,创新组织方式对两类创新绩效存在不同的影响。以7499家有研发活动制造业企业为参照组,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估计江苏省483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对参照组的产品和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目标组的影响都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对目标组单个企业补贴强度低,没有助其跨过最低"研发投资门槛"。产学研合作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影响大于参照组,对工艺创新影响小于参照组。政府研发补贴与产学研合作的交叉项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对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依据实证结论,从研发补贴方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角度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效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构建了又一个校企联合培养软件类人才的平台,我校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对“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实践证明,在卓越工程师(软件类)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努力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渠道,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重实效的国际合作,在支撑基础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基金应进一步全面发挥国际合作强大功能,以国内优秀研究团队和研究设施为基础发起国际合作计划或项目、持续支持国内优秀科研人员参与重要国际合作计划、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设立海外机构等方式,探索不断拓展实质合作、全面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的机制与途径,在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一些领域,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合作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