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BM“智慧地球”战略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IBM"智慧地球"战略,分析了其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智慧地球"对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安全的影响;加强对IBM"智慧地球"的跟踪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物联网",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选择重点进行试点示范,掌握"智慧地球"所涉及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跟踪研究IBM"智慧地球"战略的实施状况,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指出我们当前必须重视的诸多问题:技术路径选择问题,重复建设和市场风险问题,海量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数字地球” ,就是人们希望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模型 ,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取到的信息 ,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 ,既能体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 (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 ,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利用。这是研究各种地球变化的需要 ,是 2 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字地球有全球、国家、城市三个层次。按照“数字地球”的思路 ,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必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好“数字中国” ,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也才有可能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策划相应的数字化建设 ,如“数字上海”、“数字北京”等 ,为在 2 1世纪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智慧大庆”建设背景下,对大庆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等探讨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及信息道德对大庆市民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建议,以期提升市民信息素养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辨析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入手,厘清了“智慧城市”中“智慧(smart)”的本义强调的是“灵敏、快速反应能力”,进而阐释了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要领和易走入的误区:论述了智慧城市规划中信息化的“复杂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论述了规划智慧城市的战略视角、思维方法和战略重点;详述了智能城市的规划与顶层设计;指出了政府在智慧城市长远发展中的作用,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合乎逻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球工程中已有的“贾米森原则”、“牛津原则”和“收费门原则”明确了地球工程的责任主体和行动框架,但在伦理层面对于实验过程和部署的要求略显不足,而且忽视了地球工程如若产生不利影响后如何应对的现实问题。负责任停滞是在对负责任创新研究的质疑中新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保护机制,在地球工程中它从宏观层面批判毫无意义和背离人类福祉的实验项目,倡导创新的产生要源于责任;其次要求在极端情况下,社会和极具危险性的创新活动必须停滞,以确保人类的安全和为孕育有效的应对举措争取时间。在微观层面它要求以责任为导向重构实验设计;以强道德约束为条件解构实验部署;以停滞为双重指向建构化解危机的稳妥法则。负责任停滞原则弥补了地球工程已有原则在过程和结果阶段伦理指导不足和补救措施的缺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日益短缺导致城市产生了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对城市进行治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智慧城市(smartcity)”概念被许多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所使用。本文对目前有关“智慧城市”的研究文献做了回顾综述,系统梳理并界定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构建智慧城市的愿景、动力及保障,通过对比国内外推进智慧城市的具体战略计划及典型应用,对我国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阐述了构建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府引导视角,通过梳理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在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相关战略与政策,考察中外智慧农业的支持重点与方向。研究表明,全球智慧农业经历了“探索萌芽—起步发展—理论形成—数据驱动”4个阶段,主要发达国家重点围绕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集成应用与示范等进行战略布局,我国政策演变逻辑表现为从“强基础”转向“重示范”和从“汇聚部门数据”转向“数据驱动决策”,针对现阶段我国智慧农业研发应用水平与强国目标不匹配问题,建议充分把握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智慧农业科技的需求,分类有序推动智慧农业工程落地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多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迅猛发展,但中国海外投资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中国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绿色地、包容地“走出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梳理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应对环境挑战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品牌经营”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企业整体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而展开的一系列形象塑造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名牌产品,形成名牌企业.网络经济的到来,对企业品牌经营战略产生了新的影响.通过借鉴美国企业品牌经营战略,并针对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品牌经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理论与技术促进了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大数据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的契合显示出“信息消亡”观点的片面性.对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下信息生命的延续问题,提出“信息休眠”的概念,并就其理论依据和现实脉络进行了论述,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信息长期保存、信息增值实践以及提高全员信息素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对城市产生多方面的社会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张扬绿色消费模式、满足居民安全需求、提高闲暇生活质量、拓展人际交往空间和扩大居民社会参与.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家庭结构的多元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中产化、实现社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促进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推动社会消费结构的高度化.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升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的产业发展,加大对智慧城市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培养智慧人才,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产业走近WT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鹙 《情报科学》2000,18(7):581-583,587
本文阐述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就“入世”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为迎接“入世”,中国信息产业所必须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供水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生产密切关系,和"智慧地球"理念的发展,学术界提出了"智慧供水"的建设。但是,当今大多数中国城市的供水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本文基于Web GIS技术首先对宁波市的供水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分类、查询、分析、显示;利用GPS系统对查询目标地物进行快速、精确的定位;通过人机智能交互系统技术(Human computer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system简称HCIIS)实现和用户的信息问答,将用户的供水信息输出在三维宁波市电子地图上。其中,HCIIS技术可以设计出使用者所想要最短管道路径或最佳管道路径、目标地物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基本实现智慧供水的数字化、移动化和可视化。同时,提出了宁波市供水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阐述其实现的基本原理,构建宁波市智慧供水信息系统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本文在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对其特征进行了重新归纳,并提出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需走出的6个误区.  相似文献   

17.
企业战略技术扫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技术是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企业战略技术扫描行为影响其识别外部战略技术机会的能力.本文研究了企业战略技术扫描所要监控的要素、信息渠道类型及其组合效应,并对扫描流程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企业应制定一种既能产生足够的外部技术信息同时又不使信息发生污染的扫描机制,以加强企业的技术远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功产生的.由地球和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大小,得出地球、木星、太阳的内部结构相近似,木星和太阳不是由H和He组成的气体星,这与太阳中微子探测的事实相一致(太阳中微子亏损使人们对太阳现有结构理论提出质疑)与彗木相撞的现象相一致.通过太阳结构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有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狄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器--地磁力飞行器. 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 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驮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器--地磁力飞行器. 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 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驮拉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工业4.0”将通过“消费智能化”和“生产智能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冲击。本文以德国为研究对象,首次从实证角度探讨“工业4.0”的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4.0”战略之后,德国经济及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均平稳快速增长;之后采用德国11个主要行业的面板数据,将物理信息系统作为“工业4.0”的支撑,得到其确实对德国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信息物理系统中短期内物理层的投资会增加经济支出,但网络层和信息层在经济增长中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工业4.0”战略提出之后的2014-2016年,时间效应显示德国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正向拐点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全球视野下的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与信息壁垒、大数据时代的战略诉求与技术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三元"世界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发展态势;对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的内涵和边界进行了界定;从人、地、事、物、组织、领域、时间七个维度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的信息分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的启动、流转和到达三个阶段构建了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的信息协同总体框架;针对已有信息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感知信息的接入转发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的信息流转模式,重点研究了城市系统下的信息流转自适应优化过程;最后从科学决策的视角提出了面向大数据的多维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