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形成时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作用的结果。他们普遍存在生存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雪梅 《内江科技》2014,35(8):117-117
通过对巴中市南江县石滩乡铺垭庙村的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简单描述了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期能够促进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全国老龄委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研究分析由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农村养老两会提案研讨会暨《河北省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发布会",将理论数据与调查相结合,从精神自养、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三个方面入手,对西王看村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老龄化,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社区养老机制薄弱,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经济负担重、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发展农村社区,更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自身要端正心态,正面看待空巢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如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缩小、社会养老、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等。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务工,产生了大量空巢老人。且由于城乡二元格局,经济差异大,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空巢老人。深入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支持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树义 《科技风》2023,(4):141-143
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使农村全面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农村大量青年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普遍趋势,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空巢”现象。留守老人的“空巢”生存状态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通过河北农村“空巢”家庭居住状况调查,综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基本状况和生活诉求,并由此提出针对现有房屋室内功能改造提升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而农村空巢老人是这一人群中最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晓燕 《今日科苑》2011,(20):103-104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远离父母居住地且老伴早逝的中老年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老龄办2007年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2000年到2006年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沈阳市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沈阳周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市里,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本文以沈阳市农村为例,认真研究沈阳市周边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提出真正解决沈阳市周边农村养老保障"老、大、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动,加上老龄化、核心家庭化的持续影响,以及传统孝道文化的缺失使得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在经济供给、日常生活、精神赡养、医疗保障等四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旨在从弘扬“孝”文化、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保障、转变养老观念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祥和、快乐的安度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以武汉市洪山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现状及社会支持需求,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预计到2025年,人口老龄化将变成一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空巢老人面临的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加剧。本文提出了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概念设计,老人可以通过发出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行为,机器人可以随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反映给子女,机器人也可以充当孩童给予老人心理慰藉,真正实现全方位的陪伴。这样可以缓解空巢老人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同时尽可能使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1)
为了考察社会支持与城市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唐山市社区老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99.5%的唐山市社区老人主观幸福感都处在中上水平,身体健康状况、性别、是否空巢、文化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城市老人的主观幸福感,配偶支持、子女支持、朋友支持及邻里支持对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加大其社会支持力度,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重要的老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课题。文章以长江大学300名空巢老人作为被研究对象,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保定市社区空巢老人的问题、保定市空巢老人的体育现状与分析、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健身活动场所情况、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情况、空巢老人对于健身指导员的看法等问题做了调查分析,以期能为保定市空巢老人的健康锻炼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老龄化、高龄化日益突出,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化是趋势。伴随着空巢家庭增多,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文章针对空巢老人家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对进一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玫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2):3-8
通过对江汉区13 000多名老龄用户的调研,了解当地老年人的年龄情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及身体情况,分析其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及志愿服务意愿,并探究影响其需求和志愿服务意愿的因素,并依此描绘出目标用户特征,以辅助决策。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别老年人其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不同;2)不同年龄段的普通老人和5类老人,其智慧养老需求及志愿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会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智慧养老服务推广、实施的目标用户特征是:高龄、独居、身体较差的普通老人;高龄、独居、低收入、身体较差的5类老人;4)可发展成志愿者的目标用户特征为:独居/空巢普通老人;低龄、独居/空巢、低收入、身体较好的5类老人。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4):20-21
“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一首《常回家看看》道尽了无数“空巢”老人的心声。所谓“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照料的老年人。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有健康有储蓄有伙伴有归宿有快乐有尊严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