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沙尘暴史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0年春天,北京12次受到沙尘暴的袭击。沙尘暴出现次数之多,强度之大,是近50年所少有(据北京观象台记录,1966年发生沙尘暴20次,1965年12次)。北京地区沙尘暴突然增多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因素。自1999年以来,我国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东南暖湿气团势力弱,干旱寒冷气流长期控制北方,一方面造成大范围干旱,另一方面强气流过境多。但更重要的是广大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漠化严重发展,地面缺乏植被保护,草原的开垦和旱作农田一年一次的翻耕时间与大风时间一致,人为的造成疏松的地表,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北京沙尘暴…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有 :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 ;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 ;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和蒙陕宁长城沿线四个主要沙尘暴中心和源区。 2 0世纪我国沙尘暴从 5 0年代以来呈波动减少之势 ,90年代在减少中有回升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急剧增加 ,预示着新一轮沙尘暴活跃期已经开始。生态环境恶化和气象条件变化是北方沙尘暴增多的原因。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 ,减缓沙尘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如何加强水源地生态治理,保证供水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水源地区应全面启动丹江口水库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替代产业,妥善解决移民问题,以解决生态建设的后顾之忧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场地边坡稳定治理问题,在山区的工程建设中更是常见。如果场地不稳定,主体工程建得再好也是白费;只有场地的稳定尤其是边坡的稳定治理好了,才不会影响主体建筑的使用。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地制宜,才会将边坡的稳定治理好,做到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5.
美国历史时期沙尘暴的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沙尘暴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60年代前苏联的黑风暴极其相似,因此借鉴国外尤其是防治成功国家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沙尘暴的治理具有促进作用.该文根据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在网上发布的资料,详细评述了30年代美国沙尘暴发生的过程、机制及其终结,历史时期和现今美国主要的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美国和我国在沙尘暴治理上的异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美国的防治思路和措施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借助美国的经验,中国治沙措施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及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及与植被恢复措施相结合.此外,中国治沙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经验,应当从中遴选出并推广适宜于当地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北生态退耕遥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北地处坝上高原农牧交错带,多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开垦活动,导致本区的土壤沙化程度十分严重,加上自身的自然环境特征,构成了京津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和运沙通道,鉴于此,我国政府将该地纳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工程区。本文通过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影像对该区前3年的生态退耕情况进行了动态检测,表明目前张北县的生态退耕工作主要是还草,还草的结构主要以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为主体;还林的比例相对还草较低,目前的还林结构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指出张北县的生态退耕是具有初步成效的,但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以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为前提的,因此合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调整生产结构是生态退耕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水电工程在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应用于水资源短缺、防洪排涝、环境保护和抵御灾害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众多,项目建设要求不同,致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防工程是减灾、抗灾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我国人防工程的建设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因人防行业要求及行业特点的制约,大部分人防工程建设发展不均衡,很多建设者在认识上对人防工程建设的整体概念存在局限性。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形式下,阐述了人防工程建设的意义、人防工程建设的目前状况,并提出了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设监理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构成的技术密集智能型组织,它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实施建设监理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之有效的建设管理制度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于1988年开始工程监理工作的试点,1996年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文章讨论了建设工程监理恒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的关系,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监理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资料及卫星云图对2015年2月20日~22日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冷涡底部强劲的偏西风与高低空急流区相配置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前期升温较为明显,蒙古至锡盟西部一带降雪少,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沙源条件,同时在沙尘暴出现之前,有较明显的混合层存在,有利于干对流的产生;针对此次过程,对寒潮、大风、降雪预报较为准确,但没有考虑沙尘天气,只是考虑了东部地区的白毛风天气,所以隆冬季节要提高对沙尘暴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造价控制对于建设单位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建设单位工程的造价控制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建设单位工程建设前期的工作内容,从多方面进行造价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在保障建设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成本。本文分析了建设单位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现状,阐述了建设单位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顶级的河口治理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是我国水运工程建设史上一项壮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后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工程建设初期,为缓解工程建设对长江口水域的破坏影响,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开展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水生生态恢复。1998~2011年间,东海水产研究所项目组实施了“长江口人工牡蛎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创了我国河口海岸工程建设与水生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1971年至2010年发生在西藏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资料的高空资料和地面资料,初步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西藏沙尘天气冬、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夏季很少发生;近40年来,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呈减少趋势。高原上存在大片的流动沙丘和大片荒漠化土地为西藏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利用沙尘天气个例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地面气象要素和高空环流特征,发现200hPa副热带西风急流、500hPa强锋区、地面温度、气压、湿度是沙尘天气过程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漫天风沙 ,一次又一次向内蒙古以至全国敲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近几十年来 ,沙尘暴年年有 ,但像这样出现早、发生次数多、风力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记载 ,1 7世纪时内蒙古的沙尘暴发生率为 0 .3~ 1次 ,到 2 0世纪 90年代发生频率已达到 3~ 5次。如今又频频发生 ,究其根本原因 ,这与我国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有着本质联系。沙尘暴的出现是件坏事 ,但如果全社会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警醒 ,使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步伐加快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又是一…  相似文献   

15.
保护天然林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长期艰巨的事业,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要把停止天然林砍伐同退耕还林还草、治理荒山荒地结合起来进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此,提出了保证其顺利启动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启动防护林工程,实施完成了计划的100.26%。在管理上主要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促进项目的实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但项目建设仍存在一些困难,如适应不了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投入不足、灾害突出、管理跟不上等。为此,要突出治理重点、坚持科技兴林、加强管护、提高林农专业知识水平等,推进防护林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清淤工程中河岸滑坡的成因分析,提出清於工程建设中滑坡预防和治理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治理沙尘暴与发展我国西部林草业中国软科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沙尘暴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退化、诱发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本文从分析沙尘暴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阐述了发展林草业在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发展林草业来治理沙尘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启动了“绿色长城”工程,但几十年过去了,沙尘暴却越刮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绿色荒漠”。原因何在?非科学的决策总会导致出现荒谬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之前,勘察效果如何将会在根本上影响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勘察结果是工程设计的前提,必须要实事求是的对建设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并通过专业论证,确定环境是否满足工程建设,并确定为保证工程顺利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效果得到一定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加强对其的管理。本文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