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城(1956-1993)是20世纪80年代有一定名气的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时有"南有舒婷,北有顾城"之说。但由于顾城人格上的缺陷和性格上的偏执,最终酿成1993年10月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而后自杀的悲剧。品读《读顾城诗作的遐思》一文,解析顾城悲剧的根源,再一次启示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不但要重视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悲剧——将有价值的人生毁灭给人看 公元1993年10月,在地球南端奥克兰群岛的一叶土地上,演出了一幕令人震惊的悲剧:著名老诗人顾工的儿子、青年诗人顾城,在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无法忍受异域孤独、落寞的生活意欲回国。妻子谢烨则希望在德国定居(德国可为顾城长期提供创作基金)。两人发生争执。在谢烨第二次出走被顾城追回后,矛盾发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顾城事件发生之后的十年里,顾城研究由表及里,逐步摆脱对事件的原由探究和对诗人的人格评估,转向对文本的研究,对于文本,也由关注早期诗作到研究全部文本,对诗人进行整体性研究。不过,研究视野仍需开拓,要注重对诗人后期诗歌的研究和唯一一部小说《英儿》的研究。从比较学的角度对顾城和其他朦胧派诗人的研究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重要地位,而其悲剧审美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更具独特条件和意义。本文以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悲剧作品的审美解读为切入点,从悲剧审美价值、审美心理、审美意境等角度促进学生人格培养作了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5.
顾城(1956--1993)北京人。12岁辍学,7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出国。后隐居新西兰激流岛,1993年自杀。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的诗》《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等。这里选择《生日》和《白夜》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6.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顾城以其童趣的语言,纯美的想象,五彩缤纷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童话之城,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然而,令人感到震惊的是顾城用死亡终结了一个异于同时代朦胧诗人的生命.深入剖析这场梦幻式童话世界坍塌瓦解的悲剧,从顾城诗中的童话王国所萦绕的悲剧氛围、童话王国幻灭的悲剧缘由以及悲剧的必然结局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现顾城真实的内心世界,更有利于我们真切地去感受一位用整个生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顾城独特的女性观典型地体现在他对女性的依赖和占有。顾城对单纯、洁净、奉献等理想化女性光辉充满渴求,同时对理想化的女性具有强烈的占有心理。顾城独特女性观的形成是与其喜欢自然,拒绝长大的偏执型人格和孱弱、自卑的性格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1993年10月8日,顾城、谢烨夫妻在新西兰怀希基岛双双殉命。此后,顾城之死便成为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2001年,香港导演陈丽英更是在顾城逝世八周年之即推出了电影《顾城别恋》。然而,从《英儿》到《顾城别恋》却意味着艺术由高雅走向媚俗,由对形而上的追寻走向对形而下的感官满足。  相似文献   

9.
隋双双 《文教资料》2014,(18):16-17
顾城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精神极度分裂,加上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容易使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刻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顾城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自己妻子的婚外情不能容忍,而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双重打击使他的死亡情节更加浓厚,所有这些造成了顾城杀妻后自杀的悲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顾城的自杀与诗无关,他的死主要是伦理和个人性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顾城(1956-1993),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版诗集有《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新诗》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晓斌等。在艺  相似文献   

11.
杰克·伦敦和顾城都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他们在世界文学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然而他们都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文章试从杰克·伦敦和顾城的死亡观出发,分析比较《马丁·伊登》和《英儿》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因素,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作品更好的解读和分析,也更有利于帮助读者了解产生死亡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顾城悲剧论     
五年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在异域自戕。他的离去,给世人留下无数的思考。本文拟从创作、爱情、生命三方面作简单探讨,以阐述顾城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顾城(1957~1993),北京市人。"文革"期间,随父亲下放到黄河入海口为农民放猪,在沙滩上用树枝开始写诗。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曾应邀访问欧美,后迁居新西兰激流岛。著有诗集《黑眼睛》、《顾城诗全编》等,诗风纯美,有"童话诗人"之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朦胧诗人顾城在新西兰制造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凶杀案。他凶残地用斧头夺去了妻子谢烨的生命后,又用绳索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顾城用了人类最野蛮的手段,将这个悲剧性的结果强加于他的妻子、他的家庭。 他们终于彻底分手了。谢烨被火化后安放在了新西兰奥克兰市殡仪馆内。而顾城的遗体被就近埋葬在激流岛上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小木屋后面的山上。这对年轻的夫妇曾经“好的像一个人似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别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顾城(1956-1993),祖籍上海,生于北京。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  相似文献   

16.
“朦胧派”诗人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自缢,关于其死因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以及畸形恋情诸方面对顾城死因作以理智的判析。  相似文献   

17.
《顾城的诗》构筑了一个童话世界 ,这个世界由童心、自然和自由构成 ,循着顾城的生命足迹 ,可以发现诗人构筑这一世界的动因及其悲剧结局的必然。希望在诗人带给世界的震撼平静之后 ,我们能比较公正、客观地评价其创作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小传顾城(1956—1993),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很早就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的诗歌创作从6岁就开始了。1969年,13岁的顾城离开北京,随父  相似文献   

19.
《逝月》通过对壮族妇女妲人生悲剧的描写,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还存在着残余的封建宗法势力、旧传统观念和迷信落后风俗,妇女要在政治、经济和人格上得到真正解放,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将悲剧诗意化是《逝月》创作上的一种可贵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辛弃疾悲剧人生的分析 ,探讨其悲剧人格构成。其抗战爱国人格、高洁刚直人格、深沉忧患人格对社会主流人格的超越决定了其悲剧人生的必然性。并探讨了这种人格的形成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