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图书馆职业认同是其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职业认同对图书馆员职业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现状的解析,探讨提高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玲  王凌霞 《档案》2012,(1):44-46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是影响档案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职业认知、职业技能、人际支持、价值实现、职业承诺、职业情感6个指标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人口统计变量与职业认同间差异的细化研究,揭示了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特征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员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职业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员业认同也是其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职业认同对图书馆员职业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现状的解析,探讨提高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职业认同:图书馆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举了图书馆员职业认同感淡化的行为表现,分析了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图书馆提高馆员职业认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319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新闻从业者群体的职业认知危机现状及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当前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认知领域普遍存在着专业认同危机和自我认知危机,其中专业认同危机表现为:在媒体功能认同、职业行为规范认同和专业素养面向认同方面均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自我认知危机表现为职业价值认知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编辑职业认同是影响编辑职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发现编辑工作满意度与职业认同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工作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改善提高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来提升青年编辑的职业认同,并提出相关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 ,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 ,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 ,热衷科举 ,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 ,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 ,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7,(3)
梁启超、于右任、李大钊、史量才是近代不同立场办报之人("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撰写的报刊发刊词分别表征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报人、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无产阶级报人、商业报(大众报)人的身份认同。这些身份认同体现于他们对于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新闻自由、新闻法制和新闻道德的认识上。这些认同呈现为两种不同状态:报人的政治职业认同状态和新闻职业认同状态。两类身份认同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中国近代报人身份认同的如下历史事实:或直接或间接追求办报的政治或经济目的促生了认同的不同种类;新闻职业认同强调的是抗拒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因为商业报刊遵循新闻规律办事,所以商业报人在身份认同方面更趋专业化,更符合职业报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群体传播时代职业认同问题入手,梳理历史与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矛盾与偏向,进而从话语权力、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环境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群体传播时代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并从信息生产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传受地位角度解读职业认同嬗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中呈现的传者的"自我言说",探究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其中,"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重建、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其背后的建构逻辑。但同时,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这种分裂导致媒体和记者"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身份尴尬,影响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给记者群体的职业身份认同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鲁君 《兰台内外》2020,(13):77-78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价值感关乎着档案群体对社会回报的满意度,影响着档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进而影响着整个档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有研究人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的调研,分析得出多数人因责任感而能够胜任档案工作,但在价值实现和职业情感方面却表现低落。文章试图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角模型为切入点,分析和探索提升档案工作者职业价值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克雷默和霍夫曼的职业认同量表的理论探索视角下,从向心性、价值、团结、自我表现四个维度分析青年图书编辑职业认同的困惑,提出提升青年图书编辑职业认同度的对策,从而帮助青年图书编辑提升素质,助力其对编辑角色和编辑职业从"认同"到"坚守"的情感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在"职业高原"期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习认识和能力,增强职业危机感、职业认同感、职业效能感等改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传播》2011,(5):48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樊亚平的新著《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1815-1927)》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内新闻学界以中国早期"记者"职业心灵史和职业认同发育  相似文献   

15.
朱音璇 《兰台内外》2023,(36):47-48+51
档案队伍的整体状况是影响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分析新时代档案职业面临的问题,认为其存在着“边缘人”的身份认同、“孤岛式”的活动场域、“候鸟式”的职业期待,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认为需要从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倡树正确价值观、强化职业立法等方面努力加以解决。希望能为破解档案队伍建设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职业价值观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从对职业价值观的理解入手,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育问题.提出了图书馆职业价值观应基于对图书馆员价值、社会价值及职业责任的认同观点.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7.
毕华 《贵图学刊》2010,(2):17-19
调查分析表明,职业爱好、专业兴趣、社会认同和发展前景等,是影响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其职业兴趣,提高其职业信念,把握其专业发展规律,促进其持续进步,并通过对“和谐共享”的组织氛围和“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的构建,提升青年馆员的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胡晓娟 《青年记者》2016,(31):23-24
职业认知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相关功能、意义、规范的理解与认知,是职业意识成长和职业认同的基础.①形成职业认知的关键在于,从业者对于职业本质与功能的逐渐明晰以及自身在社会中角色与位置的准确定位,这也是职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② 新闻人的职业认知,一是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即对新闻业与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什么的职业意识自觉.二是职业道德层面的认知.然而,新闻行业的现实困境致使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出现了自我贬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丁莲 《云南档案》2014,(5):43-45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它影响着人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对高校档案人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从优化制度、组织氛围、自我调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芬芬  张萌 《新闻世界》2011,(9):196-19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兰州市新闻网站网络编辑职业认同状况展开调查。了解网络编辑的职业认同状况,不仅是关心关爱新闻从业者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期望能为当今网络编辑的职业化提供启发与资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