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4,(12B):38-38
范宏贵,祖籍广西,1934年生于云南。1959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研究毕业,现任广西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教授,学科带头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广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试谈边远地区高等民族院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岑现龙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位于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百色市,其前身是广西百色医学专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1978年改为本科医学院校,是广西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基地。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在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中作出了新的贡献,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但广西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由于其社会生存环境、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风俗等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在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中作出了新的贡献,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但广西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由于其社会生存环境、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风俗等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艺理论最近,延边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贵州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学院十四所高等院校,在呼和浩特召开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艺理论教材编写协作会议.大家决心编写出一部力求准  相似文献   

6.
简讯     
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广西民族学院日前正式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该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9年定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经过54年的发展,广西民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性民族大学,并由国家民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该校设有16个学院,2个一级学科和4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0个本科专业,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8.8万余名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门技…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角度探讨、分析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女性人才成长的原因,认为培养民族女性人才,不仅要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还要进行文化学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学院成人教育广西民族学院创建于1952年3月.是一所培养各级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2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0%。建院四十多年来、从初期的干部短训班发展到如今有八个系、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民族院校美术学科的方向应该是以培养少数民族美术专门人才,提高少数民族人们的审美素养。传承,保护少数民族的美术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各民族的艺术交流,培养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民族学院于1952年3月在南宁成立,始称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校址在南宁博爱街二邑会馆。1953年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并迁往市郊西乡塘现址。1958年3月改称现名。建院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校园绿树成荫,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横贯校园的相思湖象一条玉带镶嵌在林海之中,风景幽雅、清静,是各族学生读书做学问的理想环境。广西民族学院是随着广西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52—1960年是以培养和培训政治干部为主的时期。为适应广西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民族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中等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的少数民族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要求,更是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在新时期取得自身发展的前提,如何培养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学获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书育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陈述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不但是有关专家学者所要研究的课题,更是民族高等师范系统设计、长期深入抓好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培养能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以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已经顺利地实施了8年,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贡献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单位、委托单位、地方与国家多方受益,多赢效应已经形成。但在考生入口、培养过程、毕业生出口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与培养单位可采取相应措施,使"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民族发展之路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韦志均  覃琦 《文教资料》2007,(15):114-116
广西少数民族女性人才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西尚有巨大的民族女性人才资源有待开发,然而,现实中存在许多影响民族女性人才成长的因素。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阻碍民族女性人才成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期间都很关心少数民族问题,千方百计搞好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讲话、文章,形成了完整的民族理论体系。文章结合广西的实际,阐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对广西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阐明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广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提高民族素质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团结战斗巩固国防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加快改革发展共架金色桥梁──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综述张辉1996年5月14日至16日,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司联合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高等学校及国家教委、国家民委...  相似文献   

16.
格尔木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全国民族改革开放经济试验区之一。要使少数民族步入富裕、文明、幸福的先进行列,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各民族自身的素质。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格尔木市民族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加快发展民族基础教育速度,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无疑是格尔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开设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民族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其中以少数民族考生居多,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建设人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同等条件下,民族院校一般会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开设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民族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其中以少数民族考生居多,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建设人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同等条件下,民族院校一般会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在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张琦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民族高校以及民族地区的非民族高等院校,都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本...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少数民族高校学生是从民族地区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是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研究如何有效地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质量。能有效促进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巩固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