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相信爱情。历代以来与爱情有关的浓词艳篇读了不少,读到的大多是爱情的缠绵、爱情的疯狂、爱情的诞生和爱情的灭亡。我今天的话题与此无关,是关于爱情的平  相似文献   

2.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3.
中职校学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爱情意识,在爱情类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的爱情文学作品过程中直面爱情、了解爱情、认识爱情,学会理性地分析爱情与自然、爱情与人生、爱情与社会道德等诸多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爱情观,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说老爱情珍贵。是因为爱情很难长老。爱情是易碎品,老爱情很稀有。在大多数情况下,爱情长不老,常常是还没长老.就破碎和凋零了。要想知道爱情真不真,惟一的办法.也许就是等待.看爱情会不会长老。作品中那对老夫妇之间的老爱情,深沉而真挚,看上去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惊心动魄。正是这种老爱情.为他们平凡朴素的人生,蒙上了美丽的传奇色彩。其实,所有的老爱情,都是一种传奇。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关怀是理想爱情的基础,理解是理想爱情的条件,责任是理想爱情的保障,尊重是理想爱情的主导。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17):83-84
自古以来人们讴歌爱情,歌颂爱情,用无数美好的语言来描写爱情。爱情是一个古老和美好的话题。本文以生活中的爱情为题,列举一些常用的描写爱情的英语词汇和英语句子,使得这一古老的话题添加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展望爱情伤害问题的认识前景,提出爱情绝对伤害和爱情形式伤害概念,从身体性、精神性、社会性三维呈现爱情绝对伤害的先锋性。情伤害动机的多元消解存于本体——爱情相对精神性表现的赋予价值的可能,可作为阐释爱情绝对伤害的依据。社会学研究中(泛域)爱情、婚姻与人生研究范畴提出爱情伤害问题尤其是爱情绝对伤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严肃的、学术化的且极富实践前景的议题。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青春之歌》中的爱情描写则赋予了爱情常新而持久的魅力。根植于不同时代的爱情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习惯流连于现代唯美爱情的读者们触碰到抗战时期的革命爱情时,不觉为之一震。  相似文献   

10.
天鹅意象贯穿于叶芝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是其爱情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在早期诗歌中,叶芝用它象征永恒不朽的爱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在中期诗歌中,天鹅仍然是不朽爱情的象征,但是叶芝对爱情的认识却发生了改变;在晚期诗歌中,叶芝将自己的爱情与天鹅的爱情彻底割裂开来。爱情诗歌中天鹅意象的变迁,折射出叶芝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你不能在拥有爱情时惧怕失去爱情,更不能像我一样,在失去爱情以后憎恨爱情。  相似文献   

12.
说老爱情珍贵,是因为爱情很难长老。爱情是易碎品,老爱情很稀有。在大多数情况下,爱情长不老,常常是还没长老,就破碎和凋零了。要想知道爱情真不真,惟一的办法,也许就是等待,看爱情会不会长老。作品中那对老夫妇之间的老爱情,深沉而真挚,看上去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惊心动魄。正是这种老爱情,为他们平凡朴素的人生,蒙上了美丽的传奇色彩。其实,所有的老爱情,都是一种传奇。老夫妇抬煤是作品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很容易被读者匆匆扫过的目光忽略。可是,这种不起眼的细节,却显示了老爱情的动人之处。“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  相似文献   

13.
当下国产爱情电影过多地利用商业元素进行包装,消解了影片“爱情本位”的审美意义;喜剧化的爱情电影由于片面追求搞笑而淡化了爱情主题;传统的爱情叙事转向个人叙事,在突出人物个性的同时,使影片的爱情审美意义表现不足。  相似文献   

14.
爱情有等级之分吗? “五四运动”期间,有人把爱情分为五等:一等爱情是爱上陌生人,可以为之死;二等爱情是相爱而不上床;三等爱情是上一次床而止,终生相爱;四等爱情是相爱一生;五等爱情是随便乱上床。  相似文献   

15.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组成,爱情的三要素就像一个三脚架,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平衡结构,其核心是自信,爱情能推动自我完善,爱情是人性的学校,在爱情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1]而针对大学生来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呈现浪漫性、易变性、多元性、突击性的恋爱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以探讨当代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多倾向于良好积极的一面;消极、不良价值观的大学生人数比例较小。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对总的爱情价值观来说,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也不显著。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在《红楼梦》众多的爱情故事中,宝黛爱情是"儿女真情"的典范,也是作者理想爱情的体现。与中国古代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无论是从爱情的产生、爱情的品质还是爱情的结局上来说,《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都显示出了超越前人的深度、高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8.
以半结构性访谈为主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爱情教育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对爱情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够;对爱情教育的特征认识不明;对爱情教育的策略认识不清;对爱情教育的功用认识不深。为此,辅导员应当从提高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重视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爱情教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心理的调查研究,强化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和建立立体式的学生教育模式等方面着力克服困境,开展科学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三言”中的爱情描写与真正的爱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它们或过度强调了外貌在爱情中的作用,或过分关注了爱情关系中的情欲行为,或在爱情中掺和了一些非爱情的杂质。产生这种现象,有历史传统的影响,也有编纂者冯梦龙及其时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叶华奇  雷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05-109,113
使用爱情态度量表和社会责任心问卷对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总体比较积极;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性别和学科不会造成社会责任心显著性差异;社会责任心与爱情价值观普遍存在相关,只有疯狂型相关不显著;不同爱情价值观的被试,社会责任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