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3.
常听有的教师抱怨:“小朋友把《家园联系本》带回家好几天了,到今天还没有带回来。家长都不愿意写,我们当老师的还写什么劲儿呢?”听了教师的话,我们有意识地与一些不愿意写《家园联系本》的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来,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当家长的只要交了托费就行了;有的家长觉得老师在《家园联系本》上写的话过于空泛,不知如何与教师交流;有的家长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字写得不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5.
假期休闲旅游,我有幸住进星级宾馆.只见服务员开门笑脸鞠躬向我问好,引领我办理入住手续,临别又主动开门笑脸相送:"先生走好,欢迎您下次再来!"作为此酒店的顾客,我感到舒服、惬意.同时我也不由陷入了沉思.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断出现一种情景:有的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向领导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教师如何歧视自己的孩子;有的老师或在教室,或在办公室,由于学生的某些错误而破口大骂;有的老师习惯上用命令的口吻去指挥学生的言行;有的老师由于学生不做家庭作业,而把家长叫到学校,诉说着孩子的不是,甚至训斥家长.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来,校园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小命根。”的确,自从进了校门,学生就被分数分成了三六九等。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为自己争光;老师希望学生考分高,以证明自己有水平。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一切免谈。有的家长对孩子明确表态:只拿考试成绩来说话:有的老师公开  相似文献   

7.
今日的娃娃即是21世纪的主力军,是未来的希望。因此家长和老师都想方设法对娃娃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其中包括有些幼儿园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对这种做法,有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认为是应该的。他们的理由是:幼儿上幼儿园已开始学习了,幼儿园有《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每天还有一至三节课(小班一节课,中、大班二节课,大班末期三节课)。既然是学习,就应该有作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里写写,算算、画画、说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何况教师一人面对三四十个孩子,难免有疏忽之时,孩子有不了解之处,家长一对一地进行辅导,不更易因材施教吗?再说有时父母要孩子在家学些什么,孩子还不愿意呢,现在由老师布置一些作业,这正是家长求之不得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幼儿园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是没有什么可指责和可反对的。  相似文献   

8.
一网上披露南京等地悄然兴起一种新兴的家教形式:“托付教育”,就是家长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吃住在老师家,由老师辅导、督促检查作业、指导预习功课,家长按月缴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老师大都是家长们信得过的、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一般是重点中学的退休教师或在职教师。被托付的孩子大多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这一家教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一些议论,有的欣然接受,有的感到困惑。其实,作为一种家教形式的“托付教育”,它与以往的家教不同之处就是受教育的地点变了,也说明家长推崇家教的程度在增强,以至于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别人。当然这种现象自有其来…  相似文献   

9.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学校心理教师和家庭教育教师,我接触过很多因为孩子教育问题感到头疼的家长,有的孩子上课坐不住、好打架,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孩子在学校不和任何人说话,不愿上厕所,不想上学,甚至割腕自杀等.接触过这些孩子和家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成绩真的不是孩子的全部,对孩子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孩子的保护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家长也是普通人,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可能不够关心孩子,有的可能会刻意与托幼机构保持距离,有的甚至可能有自觉不自觉伤害孩子的举动.托幼机构要提高保教质量,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就要研究、了解和理解家长,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园合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顾鑫磊 《考试周刊》2014,(82):181-182
<正>一、什么是差异性教育(一)误区1.家长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差别对待,有的家长认为存在差异性是因为老师偏爱个别幼儿。2.老师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对待能力弱的孩子不做要求,不做批评。其实不是,那么什么是差异性教育呢?为什么要实施差异性教育呢?(二)定义幼儿在学习速度、认知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幼儿学得快,有的幼儿学得慢。教师应该考虑、尊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14.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一、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开放活动幼儿园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09,(6):138-138
如果希望孩子集中注意力,就不能总是去打断他自然发展的注意力。 有很多家长来找我咨询,问题是孩子学习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有的孩子才上小学,甚至还有幼儿园里的孩子,是老师要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因为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16.
《家教指南》2008,(4):39
《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华东师大一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现在家长给老师送礼之风已经蔓延到幼儿园。其中,有的家长送礼,是希望教师能善待或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出于无奈;而相当一部分家长将送礼作为帮助孩子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据了解,有少数家长竞利用权势、借职务之便送礼。  相似文献   

17.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18.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庞珍 《中国教师》2011,(18):16-16
<正>我是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教师,对于当今社会上教师收受财物成风的现象,我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不同意教师收礼!我们国家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度,家长给老师送礼,客观地说,是为了和老师更好的沟通,通过物质,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以达到希望老师对自己孩子"特殊照  相似文献   

20.
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讲你的,他讲他的.一些家长也常说:孩子只喜欢哪一科,对某一科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也因为下节课将是某老师的课而唉声叹气.其实,不管是老师、家长的抱怨,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都有一个相同的症结: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