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还必须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题思想是作者写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思想感情则是作者写文章时对描述对象抒发的自己的感受.好的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贯穿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有许多课文,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赞美、歌颂,痛恨、厌恶,向往、憧憬寓于文章的结尾部分、有的篇末点题,画龙点晴;有的呼应前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有的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在教学时,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不同的结尾形式,仔细体会作者在篇末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继《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之后的重点训练项目,这两则《读写例话》共同体现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学用结合。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为什么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几种方法?(板书:潜心会文,感情朗读)[设计意图:复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意在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巩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明确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学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此导入新课。]二、自学例话,领悟方法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学…  相似文献   

3.
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会使学生同作者一起感受文本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描写雪景的,并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5.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也是我们读懂文章的精髓所在。学习了一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内容,还要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赞美什么、痛恨什么等。那么,什么叫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对所描述对象抒发的赞美、喜悦、痛恨、厌恶等感情,让读者读了受到熏陶感染有所感悟或体会。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目标:体会作者的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 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合作探究,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读书感悟及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杜延霞 《现代语文》2006,(11):32-33
教学目标:1.了解王维及其山水诗的特点。2.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是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颜元叔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对所描述对象抒发的赞美、喜悦、痛恨、厌恶等感情,让读者读了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0.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教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观察图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讲读课文.第十册第一对课文第一组读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组写的重点是要求有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两组课文是互相配合的.本组读的训练要为下组写的训练奠定基础.《种子的力》是一篇重点课文.在本组中要教会学生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新知识学习阅读课文《工人代表》、独立阅读课文《黄河颂》.这样,学习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月光曲》是一篇具有较强文学性的课文。课文在叙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因此,抓住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可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进而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此文。下面就《月光曲》的教学步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即阅读文章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掌握文章的中心,还要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和作者想在一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是:讲读课文《古诗二首》着重于词和句的理解,进而把诗句连起来,掌握诗的内容,并辅以朗读、背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重点课文,重点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要求从理解词句入手,在理清课文的思路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赶花》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赶花”的含义,进一步领会养蜂工工作的艰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和基础训练的练习,把学到的新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运用.教学本组课文要立足整组,贯穿重点,照应前后,循序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草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文  相似文献   

14.
第六组 本组是侧重读的训练重点,即“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三篇课文都写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崇高情操。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学懂课文,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感动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并且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又以文章的思想感情来推敲文字的表  相似文献   

16.
小语教学问答法一例李芙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笔者运用问答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准确地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大海的歌》为例简述如下。一、初读课文,理清...  相似文献   

17.
马希玉 《辅导员》2012,(3):22+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作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除了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作用是微妙的,它能带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会使人心驰神往。语文教学本身特点决定了  相似文献   

18.
孟杰  于莉 《山东教育》2003,(10):28-29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3.学习作者描写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场面的方法,注意积累好的词句。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理解福勒放弃射门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风范;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二)解决办法1.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领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借助电教媒体,抓重点词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思想,学习表达。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复习目标:1.本单元的句段、篇章,能够正确地背诵、默写,并学会运用。2.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列宁曾经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小学语文课文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课文,如果没有理解、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没有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