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旱作为主要生计的佤族先民,谷物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情感,所以每当遇到旱谷长不好或社区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他们就要举行拉木鼓、猎人头、砍牛尾巴等仪式,这些仪式除了巫术的性能以外,也是佤族社会借以影响其个人成员,将某种情感体系在他们思想中保持活跃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临沧佤族节祭众多,内涵丰富,对佤族节祭活动进行归类,在分析研究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佤族节祭文化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是云南佤族同其他民族和谐、团结民族关系在音乐范畴中的投射。民族迁徙、杂居形成的互嵌格局为佤族仪式音乐文化生成、交融提供了社会条件,“和而不同”思维模式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的心理基础,持续吸纳异质仪式音乐要素并将其整合于佤族民族文化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之根本。佤族多元仪式音乐构筑了佤族共同精神家园,其生成与演化模式契合了中华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质。  相似文献   

4.
傩是一种古老的驱鬼逐疫的巫术仪式,是原始巫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明清,傩文化经历了由单纯的宗教性质逐步过渡到宗教性质与娱乐精神相结合的历史,其表演形式也经历了傩祭——傩舞——傩戏的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匠建房时要举行一系列的巫术仪式,这些内容驳杂的巫术仪式由象征符号和象征行为构成。由于工匠大多具有兼职巫师的社会属性,并且新房建造过程是一个暂时独立于日常生活的相对神圣的时期,所以工匠建房巫术仪式又具有阈限的特征。本文将讨论象征对于工匠建房巫术仪式的意义、传统文化迫力对于工匠建房巫术仪式中象征体系得以形成的支撑作用,最后通过对田野个案的解析来论述工匠建房巫术仪式中的阈限。  相似文献   

6.
商汤祷雨故事中商汤舍弃巫术,直接求助于神灵的做法是上古时期巫术文化向祭司文化过渡的标志。在历史的演化中,商汤因为祷雨而被“神话化”为“来雨之神”,并在民间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祭汤祷雨文化圈。文化圈内部,巫术文化与祭司文化交叉混用,构成了以祭司仪式,节庆事件,信仰体系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察将是研究古代社会,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商汤祷雨故事中商汤舍弃巫术,直接求助于神灵的做法是上古时期巫术文化向祭司文化过渡的标志。在历史的演化中,商汤因为祷雨而被“神话化”为“来雨之神”,并在民间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祭汤祷雨文化圈。文化圈内部,巫术文化与祭司文化交叉混用,构成了以祭司仪式,节庆事件,信仰体系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察将是研究古代社会,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同姓不婚”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婚姻制度,同姓婚禁忌是佤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佤族社会中却仍然存在同姓婚。以沧源县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分析了佤族同姓婚的含义以及同姓婚禁忌的根源、班奈村同姓婚个案及其相关仪式、班奈村同姓婚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班奈村存在同姓婚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班奈佤族在其婚姻文化进程中遵循了自然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巫术与巫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笔者于2002年3-9月在海南省西南部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黎族村落--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进行的民族学田野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对巫术与巫医的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在文化本身的逻辑中、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参与到信仰与仪式的主体社会当中,阐述和分析黎族社会之中的巫术与巫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早期端午龙舟竞渡原生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早期端午龙舟竞渡具有仪式性的内涵,其原生意是"先民的一种禳灾祓除巫术活动",并非是后世具有喜庆意味的大型群众游艺娱乐活动。早期端午龙舟竞渡仪式蕴藏着先民的巫术文化心理,具有浓郁的巫术色彩和丰富的巫术文化信息。通过对早期端午龙舟竞渡探究,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原生态认识,并为当前的节日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神话“后羿射日”里,“弓箭”喻交媾,“日”象征旺盛的生殖力,“后羿”是一位隐含生殖意味的文化英雄,“后羿射日”反映了先民“求育”的巫术心理;“求育”与“求雨”结舍,反映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巫术心理;那些怪兽,只是带有族徽性质的图腾,搏杀它们,反映了先民在部落;中突中“求胜”的巫术心理。求育、求雨、求胜,本质相同,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先民在险恶的环境中追求人丁兴旺、部落繁衍的美好愿望。这个神话记载了反映上述巫术心理的一种巫术仪式,古人相信,举办了这样的巫术仪式,他们的愿望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佤族文化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魂曼文化,或者叫祭祀文化。打造佤族文化品牌,对于培育佤族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佤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打造佤族文化品牌的关键,一是营造氛围,二是加强研究,三是培育支撑,四是健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木鼓崇拜是历史上佤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佤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木鼓起源神话、木鼓形制、木鼓祭祀女神、拉木鼓仪式中猎女人头等均与女性有关。整个木鼓崇拜中女性无处不在。通过对木鼓文化的人类学分析,揭示木鼓文化背后的社会性别象征,探讨佤族社会的女性观念,进而反观社会性别研究中对女性身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金枝》这部巨著里介绍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神话传说和仪式,作者从几千年后的后人视角出发,以《金枝》里所介绍的神话仪式等为承载点,从现存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过去巫术极盛时期的一星半点的踪迹,得出了流传至今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传说等均烙印着古代巫术的印记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复兴传承的佤族木鼓文化较之其原貌而言发生了重构变迁,它是一个外因内应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复兴佤族木鼓文化之时,由于物逝、人变、求失之外因,佤族木鼓文化无法原型重现只能重构:在重构过程中,由于其现代传承要通过大众传播完成,只能通过符号转换转型为大众文化。然而,大众、大众文化具有的某些特点及重构时的社会背景干扰了该内应过程,最终导致了重构的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形、制、意由外至内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佤族原始宗教是佤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探寻佤族原始宗教的产生,分析佤族原始宗教与佤文化相互包容的现象,以证明佤文化是靠佤族的原始宗教而实现了传承。  相似文献   

17.
人鬼和谐——人鬼对立——人类反鬼,这是鬼话故事随社会发展的轨迹。佤族的鬼魂信仰是最具原始文化的形态。佤族的原始信仰,实际上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探讨。而今,由于受到社会与时代的影响,真正能够反映佤族历史文化的作品已经不多了,只有在传统的神话作品里面,我们还能够依稀看到真实的保留着佤族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民间的习俗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长久地传承下来,成为还原佤族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8.
巫术是拉祜族信仰的主体内容之一,长期影响着拉祜族社会生活。时至今日,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都还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对拉祜族的文化世界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了解拉祜族的巫术信仰.无疑会加深对拉祜族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的边缘地带孤独行走的中国现当代作家,深刻表现了原始神性被消解后的文明之痛和自然生命解体后的人性之忧.他们召唤着自然人性与巫术仪式的回归,让在理性中迷失自我的现代人恢复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重建人与自然谐和的精神乐园,实现重造国家民族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直过民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的概念。它是特指一部分保持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族。本文以云南"直过民族"佤族为研究对象,论述"直接过渡"给佤族居住的"阿佤山区"带来的不仅是传统思想中的生产方式的跨越。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识别,使佤族实现了从政治文化边缘族群的"他者"向新中国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转换,并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纳入到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框架内,以及采取团结民族上层人士、革除猎头祭谷等传统习俗、破除旧有生产关系等系列柔性策略,全面建立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