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大大地减轻了分编人员的劳动,省去了图书查重,给书次号以及目录的排序等工作程序,但在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在图书分编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每个条形码准确地对应贴到相应图书上,如何使打印出的书标快而准地贴到同样分类号的图书上,如何使打印出的典藏传票准确地对应每一册相同数据的图书,这一系列的问题便成为自动化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语种图书分编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做好小语种图书分编工作并最终实现联机联合编目,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所利用,是图书分编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分编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之一,是图书馆工作咽喉,又是联系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摆在分编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改善管理,提高分编质量以获得实际工作的最佳效益。许多图书馆在提高分编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很好借鉴。本文就我馆如何加强中文图书分编工作质量管理谈点不成熟的想法。一、分编工作现状及问题分编工作是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构成的,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的工作,它必须要注重量整体工作的效果,从分类编目,加工整理,图书移交等各道工序都需要各工作环节的密切协调与合作,需要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较强的责任心。才能使分编工作动态平衡,实现最佳效率。目前,图书馆的分编工作大都是实行定额管理,其目的,是提高二作效率,奖勤罚懒,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病。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三版)的面世,给图书馆界带来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是三版的使用问题,即在新书分编工作中,是否使用三版,怎样使用三版类分新书;另一个是图书改编问题,即对已分编图书的处理问题,是否改编、如何改编。关于前者,回答是肯定的,道理不言而喻。既然三版要用,自然就带来了图书改编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图书改编问题,才能在以后类分新书工作中使用《中图法》(三版)。因此,图书改编工作是《中图法》(三版)普及、推广和使用的关键,是当前广大图书情报单位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此不惴浅陋,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作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我馆曾实行以卡代帐制度,后因种种原因而取消,至1986年以前沿用传统式的登录大帐(大流水帐)的工作方法,费时费力,当年购进的图书无力全部加工入库。年年都有积压,只好望书兴叹。1987年重新推行以卡代帐的工作方法后,当年分编加工图书3.5万余册,比上年翻一番多,是我馆图书加工史上的记录。以卡代帐的工作方法,加快图书登录,是提高分编效率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保证和准确的数据。其具体优越性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统计是图书馆重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之一。图书分编工作的统计是图书馆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图书馆分编部门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分编统计是研究图书馆分编工作的数量方面的一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从数量方面反映图书分编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性,是图书馆分编部门实行计量化管理的依据。本文试谈图书馆分编部门中的几种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美术类图书分编与CIP数据标引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类图书的特色管理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编方式,专业突出是其特点.图书在版编目(CIP)是一项对书目数据进行整体规范控制的工作,它的广泛运用对实现书目数据共享起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美术院校图书分编时导入CIP数据所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自动化采访系统中图书验收软件设计的现状,引用图书验收概念,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验收软件设计的一种新构思,即用批处理方式处理图书验收,详细介绍了新的工作流程,并总结出其与现有软件设计相比突出的四大优点。  相似文献   

9.
图书分类标引的误差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细致工作,只有分类标引准确,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图书分类标引的质量。本文分析探讨了图书分编标引误差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几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目录也出传统的卡片目录向机读目录方向发展。从1993年起,我馆开始全面采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编日子系统进行中文图书的分编工作。此系统以UNIX/XENIX作为系统平台,以MARC作为数据存储、数据录入、  相似文献   

11.
QA体系在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滔 《图书馆》1995,(5):54-57
QA体系在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中的运用龙滔图书的采购、分编往往被喻为图书馆工作的咽喉,其中的分编工作不仅任务繁重,而且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水平。然而,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分编质量,而必须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1利用书名占位卡,消除重复工序,提高查重质量。书名查重是图书分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稍有疏忽,就查不到已到图书的书卡,误将此书作为新书重新分编,从而造成“同书异入”。查重时采用书名占位卡,在回插书名卡时,可以快速准确地插进去,  相似文献   

13.
刘芃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1):82-83,87
本文重点讨论图书馆传统的采分编工作以及在自动化、网络化的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运作。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馆采购的图书,有的批数数量较大,给分编加工工作造成了一些麻烦和弊端:1.在分编室堆积的书又多又拥挤,使分编加工的摊子铺得宽,如果分编室面积不大,矛盾就更突出,结果干什么事都碍手碍脚,在分编加工的环节中,查找复本麻烦、困难,搬来搬去,费工费时.2.移交清点图书计算统计帐目费时费工,且易出错,错了以后复查起来更是麻烦.3.在分编图书时,会给利用统编卡片造成麻烦.4.查重时,因批量大,往往不易将多  相似文献   

15.
<正> 计划协调技术(PERT)是系统工程中的一种网络分析方法.它是把完成任务各因素的序列关系组成网络图,通过定量分析计算,找出协调平衡的方法.它应用在现代组织管理,特别是由许多工序组成的工程上,能使各项并行和交叉的工序得到最佳的安排,从而使有限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分编就是一种多工序的工作.怎样运用PERT的原理,结合图书分编工作的特点,探讨运用这一现代管理技术的可行性,就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按照传统的PERT的组织实施过程,首先要制订"流程图",确定"先行作业"、"后继  相似文献   

16.
对我校视听资料的分类与著录谈几点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听资料分编与图书分编有所不同。就其特殊性, 作者在近几年的视听资料分编工作中, 不断探讨视听资料分类与著录的具体实施细则, 以及目录组织。并对我校视听资料分编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仅供同行参考。其目的在于提高视听资源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管理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重视对图书作者简介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分编是文献工作的基础,书中的作者简介则是图书分编的重要依据。目前出版的图书,其作者简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无法满足图书的正常分编,且不利于文献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对此指出,只有规范图书中的作者简介,才能保证图书馆分编图书的质量,才能使文献工作稳步发展。同时,规范作者简介要结合实际工作,要符合客观性、一致性、效益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图书分编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运用,许多图书馆也都实现或即将实现自动化管理,而在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作者就分编工作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浅谈机读目录中题名著录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编目已被计算机编目所取代。不少图书馆的机编工作,因为可以套录联编中心的数据而大大缩短了文献编目的时间。然而由于各馆著录人员的水平差异,对中文机读目录格式认识上的不同,经常出现同类图书有多种著录方式的现象。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图书的基本特征,构建标准的中文文献数据库,笔者在此就中文机读目录中的题名著录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少不了要对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如采访部的图书采购分类统计、编目部的图书分编分类统计、流通部的文献借阅分类统计等等。但是,由于采、编、流三个部分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图书分类的详略程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我馆采访部对采购图书的分类只要求分为二十二大类,而编目部对分编图书的分类则根据我馆的馆藏特点,对专业图书医学类(R)和生物学类(Q)进行细分,一般分至二级或者三级类目。 图书馆工作的计算机化,目的就是要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深圳图书馆研制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