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剑 《江苏教育》2014,(4):9-10
说起对孩子的期望,我一下子能想到的首先是我们老祖宗那句“成龙成凤”,其次就是“光宗耀祖”了。仔细想想,父母对孩子寄予什么期望确实蛮重要的,它决定了接下来家庭教育的方针、决策。有时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期望不足,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动力,家庭教育失之盲目;期望过高,拔苗助长,容易转化为负能量。我一直在学着调整对儿女的期望,怀孕时,我最大的期望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接下来不能免俗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延续,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按照我们的期望成长,越大就越有个性了,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孩子们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规划,我的期望就变得实际了院希望他们的一生能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能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感恩幸福。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要。大多数父母辛苦工作,努力打拼,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有光明的前途,能够为社会、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过去人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但实际上同一学校、同一老师、同一班级,教出的孩子却千差万别,教育并非是在课堂上简单的45分钟教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启蒙、引导、陪伴和规划,理智地爱孩子,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和好习惯。接下来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本文主要从父母的道德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谈淡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娇"与"教"在汉语言当中虽然同音却不是同义。而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娇"与"教"更有本质的"区别"。"娇"在家庭教育中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度地爱护、娇惯。这些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缺少自信、勇气,更是缺少担当的能力。而"教"在家庭教育中却是父母对孩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教育。重在让孩子  相似文献   

5.
清明节到了,这次我们想谈谈如何与孩子沟通死亡这个话题。既然面对死亡无法避免,提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准备,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更坚强地面对生活。《家教有方》栏目介绍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成为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中的许多因素对孩子的学习及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完整的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等等,都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英语学困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提高英语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层次1.合理的期望,有效的激励手段。每一个孩子都有上进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我园也办起了父母学校。经过实践,我们体会到,父母学校办在孩子入园前更为有益。我园每年招收的小朋友,年龄是二周岁半,此时家长渴望懂得启迪孩子幼小心灵的方法,渴望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渴望知道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教育等等的心情最为迫切。针对家长的心理特点,我们及时开办父母学校就可以提高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8.
家庭成员间的爱和责任应该是长辈与晚辈间双向的作用,我们却常常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忽视或羞于开展台适的家庭教育,即爱的反哺教育,以促进孩子关爱父母及老人。如何开展此类家庭教育呢?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劳累和痛苦的神情是对孩子最好的呼唤。身体疲倦或不舒服了,父母要清楚地表达你不能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10.
二、父母共读作为父母,对孩子总是怀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对孩子的考试成绩也格外关注,这应该是一种责任和爱的体现,可是父母们,我们是否心平气和地静想过考试的分数和孩子的成长哪个更加重要?我们可曾静听过孩子的心声?我们可曾细想过孩子对这种期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期望是一个人对事物或目标的寄托或希望。期望的力度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认识和思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深厚的,真挚的,充满爱的成份,一直追随着子女,陪伴着父母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有层次的。生理性的期望,是父母的一种本能,比如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等。社会性的期望,就是父母希望孩子能立足于社会,同时也能被社会所承认,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那么,父母怎样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父母对孩子普遍有着很高的期待,总觉得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落差。孩子的现在与未来,如何才能有最完美的对接?怎样才能让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很多父母为此忧心忡忡。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孩子为了明天熬今天,心理健康直逼警戒线;很多父母为了明天熬今天,亲子关系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周震 《江苏教育》2015,(7):69-70
古往今来,"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一直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其实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忽略了孩子存在客观差异的事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究其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文章针对这种非理性的家庭教育观进行剖析,指出这种教育观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应对攀比式家庭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了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因此,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有些道理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个人认为应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我曾在一所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教育出版社工作,还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几点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18.
大约3岁左右,部分幼儿开始对自己从哪里来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孩子探索自然、探索自身的重要表现,体现出孩子对生命奥秘的渴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父母能直面孩子的性问题,正确解答呢?在我们的调查中,当孩子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有34%的父母对孩子说"你还太小,不懂这事",35%的父母告诉孩子错  相似文献   

19.
刘建文 《学周刊C版》2015,(12):126-127
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孩子不仅仅只是学校教师的义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尤为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使学生得到良好教育和发展,需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根据我的教育经验现在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一、尊重家长,建立家校结合机制每个家庭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主动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20.
⒊艺术管教是给孩子的心理"维生素"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服从自己,一言一行都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成为一个听大人话的好孩子。事实上,培养孩子的服从精神,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孩子应该懂得服从正确的管教,这样有益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