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内地的教育社会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了恢复重建时期,而在此期间,《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的编辑出版、在高校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成立全国性学会等,标志着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一门独立学科。《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2.
教育社会学确立它的学科地位是在1992年一本《社会与教育》的书问世开始的,教育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各种讨论之中,尤其在对其有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很难形成基本共识。直到发展到今天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才有了成果性的总结,同时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学科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教育社会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自1922年《社会与教育》问世至1949年,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学界的接纳和认可,近代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中的学科地位分别进行了界定。不仅如此,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促进教育学"科学化"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1922年《社会与教育》一书问世以来,教育社会学即在中国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我国学者对其有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基本问题的探讨及论争也相继展开,并取得了相应的历史成就。认真总结近代中国学者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对今天这门学科的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涂尔干的这套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对教育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发展及学科性质1883年,美国学者 L·F·沃德首先正式使用“教育社会学”一词。他在《动态社会学》一书中,探讨了“教育与社会进步之关系”,指出教育是改变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相继,社会学家社威亦提出“教育社会化”问题,认为学校制度的改变深受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科学的分化,教育社会学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结构造功能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大,成为教育界中一个用全新的社会理论审视教育问题的学科领域。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千人百四,众说纷云,直接影响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本文试图澄清这一基本问题。”一、“教育社会学”的定位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争论,主要在于,它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就是说,是“教育社会学”还是“社会教育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的《中国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SSCI数据库中美国《教育社会学》期刊从2000-2011年刊载的文献作为分析的基础。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下载的数据进行了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了相关图谱,又因为该期刊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学科的专业核心期刊,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美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在这一时间段研究的前沿主题和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教育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社会学学科的性质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争论主要在于:它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教育社会学是研讨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的一门学科。有些学者根据教育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社会学;有些学者则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西方这两大派别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辩论。我们认为,这种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论是历史地造成的,具有人为的因素。分歧的产生在于所强调的侧重面不同。把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或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都是允许的,不能用一个来否定另一个。但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教学》2016,(5):F0002-F0002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等著译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萃     
《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发表了刘云杉的《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一文。文章认为,教育社会学、尤以人种志研究为甚在作一种新的努力,它企图跨越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日益加剧的鸿沟。文章首先论述了新教育社会学出...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上发表董泽芳、黄学文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一文。文中从三个层面上揭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在认识化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人为主旨的教育现象也越来越显示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周晓虹     
<正>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等著译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4.
学科精神是学科意识的灵魂和根基。学界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精神的认识存在着各种相互区分而又有着或多或少联系的观点。教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其学科精神应是陌生化、不认同和在他处的边缘精神,这一精神要求教育社会学学者站在教育边缘对教育现象进行社会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育社会学自诞生以来,“教育社会学何为”一直处于讨论之中,未能形成基本共识,教育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对教育社会学已有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文章在厘清学科独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学以及社会学这两个与教育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学科特质的探讨,形成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认识。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缘起和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基础和学科依托,有重要意义。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产生的直接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学科基础,社会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提供了外部学科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活动催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它们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经历了社会学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结合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建设三个阶段,开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谦 《文教资料》2011,(6):98-100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是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精要所在。其中论述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什么,以及研究社会事实应遵循的几大准则。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从而使社会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于十九世纪末形成于西方。在短暂的几十年时间里,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当前已风行世界。了解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它的阶段及其特色,对于我国目前正在从事的建立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工作,是有裨益的。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产生和形成阶段,规范教育社会学阶段以及新兴教育社会学阶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需要一种"学科自觉".具体地讲:作为社会科学一员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本土立场";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教育学立场";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多元途径立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创新,其造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缺乏理论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对学科性质误识而产生的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论困境,是导致教育社会学缺乏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在学科性质上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于规范教育学学科和社会学的纯应用型学科是制约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一个认识论瓶颈.突破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要求学界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予以正确定位,不仅要将教育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且将其视为社会学的一个特殊理论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