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在1994年离开了下棋的哥们儿,一晃几年没怎么摸棋。1998年我与一帮中国朋友每星期五打篮球,棋社的罗明曾到篮球场找过我一次,我与他拍了三盘,结果是我难看地全输。他第二天就与所有能联系到的棋友通电话,大吹特吹了一番,也把我扁得一钱不值。众棋友听说我已是软柿子一个,就极力鼓动我抽时间去棋社,美其名日叙叙旧。  相似文献   

2.
徐益 《上海集邮》2007,(8):18-1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邮票公司工作,曾与阿罗同事过一年左右时间。1982年2月我离开邮票公司后,还与阿罗通过电话,写过信。记得他也曾到电视台来看过我,我还请他在电视台对面的“红甜心”吃过面。大约是1984年冬季,我有一次去邮票公司,问起阿罗,说他调走了,从此与阿罗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3.
孙志和 《乒乓世界》2003,(5):i007-i007
1998年10月,我所在的单位破产,于是,我加入了失业大军的行列。记得失业的头三天,我与爱人(1998年4月下岗)在家待了三天,不知干什么好,心烦意乱,非常失落。我们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了二十几年,过去那么多风风雨雨好不容易熬过来了,工作和生活刚刚稳定,可现在一下子却失业了,所以,心情很复杂。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无奈间我只好与爱人去农场拾棉花。  相似文献   

4.
师福贞 《收藏》2007,(1):153-153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收藏》创刊号,一见钟情,从此月月与《收藏》“约会”,相伴相守,从无间断。15年来我最深的体会是,《收藏》伴我,我伴《收藏》,都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5.
最早带我进入象棋王国的是我的父亲宋宝石,他在市锅炉厂工作,虽然只是个业余棋手,但对象棋的迷恋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抱着襁褓中的我与人酣战,以致于我的尿顺着他的腿流到棋盘上,才慌忙起身。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五六岁时就能与大人平下了。1980年市业余体校棋队招生,当时我只有九岁,便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所有报名的伙伴,被崔庆祥教练相中。白天,崔教练与我对弈,晚上,父亲带着我背棋谱,研究棋局,做笔记。在本溪体校学棋的这段时间里,李君和陈绍明老师也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4年,我终于走向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上海市集邮防会成市二十周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自己与上海市集邮协会、与集邮活动之间的情缘也已有整整二卜年的历史。二十年前,我参加了南市区职工邮协成立的筹备工作,后当选为理事,并被上海市集邮协会吸收为个人会员。1982年1月我任原单位上海港务局煤炭装卸公司组建了全局第一个基层单位集邮组织。1987年1月召开了局集邮协会成立大会,我被推举为会长。港务局邮协成立十四年来,我名义上是会长,实际上也是秘书长。协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由我制定,具体操作也由我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7.
报纸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因此,我自1994年开始剪报并收藏报纸信息,至今已近10年。特别是在我退休后,剪报更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它增长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增进了我的健康,使我的老年生活过得绚丽多彩。多年以来,我自费订阅了3多种报刊,进行了剪辑收藏,现在我的剪贴本已有30多册,涉及到健康知识、生活窍门、书画雕刻、花卉盆景、历史人物、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我剪报不光只是进行收藏,而且将报纸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既方便了家庭生活与他人又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结果,发现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昭和二十二年(1947)八月,我的师傅濑越先生向日本棋院提交了一份我 的“辞呈”。查日本棋院理事会的纪录,于昭和二十二年九 月十二日的理事会上,有一段“吴清源一事”的议题,并且 还有“十四日濑越先生交来辞呈”的纪录。我急于澄清事实 真相,与木谷实一起拜访了濑越先生。 然而先生也心情抑郁,只答道:“因有各种压力,实在 是出于无奈。第二年,我也被迫辞去了理事长之职。”说完 便缄默不语了。看来先生不愿过多地触动往日的伤口。提 起昭和二十二年,正是我竭诚效力于玺宇,同时与桥本宇 太…  相似文献   

9.
周建华 《收藏》2007,(4):165-165
屈指数来,我与《收藏》杂志的缘分,已有10年了。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收藏》杂志,一见钟情,从此每期必买,未有间断。当初真没有想到,《收藏》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深邃,是《收藏》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无比绮丽的收藏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杨德铭 《收藏》2001,(7):79-79
斗转星移,人类迈入了新世纪。屈指算来,我与《收藏》神交近4个年头。是她向我展示了广阔无垠的收藏世界。我今生无他好,闲暇惟喜以书刊友之。1997年我在一书摊上邂逅《收藏》,第二年,我就毫不犹豫地订阅了她。当我揣度每期将至之时,总是在课余伫立校门外,企盼着绿衣使者捎来惊喜。每每收到那带着油墨馨香的《收藏》,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溢于脸上。  相似文献   

11.
今年只为你     
张成斌 《乒乓世界》2005,(8):i0001-i0002
1992年8月5日,邓亚萍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我深深地爱上了国球——这项令国人为之振奋和欣慰的运动。从此,心随球动,开始关注国球手的成功与失败,辉煌与低谷,欢欣与泪水,有了这种精神上的寄托,就有了无数的牵挂,也有了前进的动力,那一年我上高一。  相似文献   

12.
问:许多人讲,您将是美国排球协会执委会主席的最佳人选,您对此感兴趣吗?利:如果是9年前的话,当然感兴趣。因为那时我刚开始与美排协共事,特别感到一个协会组织应在市场运营、推销、组织等方面有一个发展方向。1987年我是进入最后人选的二个人之一。在那一次竞选中,我向选委会递交了一份12年的计划,当中包括了如何达到目标的一些经济上的统计分析。回想起来,如果那时我能当选,我们可能会有很大的改进。1991年我不太愿意参加竞选了。就目前来说,我是这么看的:排协知道我在哪里,如果他们对我感兴趣,自然会打电话给我,但我不会…  相似文献   

13.
刘树春 《武当》2004,(12):63-66
先师孙剑云先生仙逝已整整一年了,但我至今也不愿、不肯相信这会是真的,常常是电话铃响起时还下意识地想老师又有什么事在找我了,刹那之后才明白这已经是永远也不会再有的幸福与美好了,留给我的只能是苦涩和悲凉了。几十年的教诲栽培抚育之恩,再也没有机会做哪怕是点滴的回报了。屈指算来,从1968年我12岁那年开始受教于恩师膝下,到她去世,整整35年,从来没有超过一礼拜不见到老师的,每星期必去,平时她有事也总是找我,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从小随侍左右,使唤惯了,我也知道她的脾气习惯,办事对路,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因为我是小车司机(当时还没有私家车),跑起来方便。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思想与中国文化李力研(国家体委科研所100061)系统思想在1979年就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我在大学读本科,印象很深。而到我读研究生时,系统论在中国特别是在体育界就开始发“热”了。时间是在1983年~1985年左右,至今记忆犹新。然而,我对这门...  相似文献   

15.
王涛 《乒乓世界》2005,(12):114-115
自打五年前搬进住宅小区,我便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年来,我热衷于乒乓健身,长期乐此不疲,收到了健身、益智、明心之良效。  相似文献   

16.
刘汉初 《钓鱼》2005,(10):38-38
我钓鱼是从钓鲫开始的.在十几年的钓鱼生涯中,几乎没有与乌鱼打交道。有一次,我钓到了一条1700克的乌鱼,解剖后见肉多、刺少,味鲜美,从此,我对钓乌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摸索了一些钓乌鱼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我已年满60周岁, 但是为了当年的全运会,我又分 别参加了团体赛和个人赛。在团 体赛中我们队发挥较好,取得了亚军,但是在个人赛中,我却明显感到体力不济,看来人不服老是不行的。个人赛回来不久,我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把棋院院长的帅印交给了赵国荣。 由于赵国荣有比赛在身,所以很难抽出时间抓《北方棋艺》的工作,于是《北方棋艺》编辑部又与我签了三年合同,返聘找担任主编。我一琢磨,反正自己退休后也没什么事,身体也不错,何况几十年的棋就这么扔了,怪可惜的,便答应了下来。 当时,《北方棋艺》已从棋院分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钓鱼》2005年第九期刊登过有关清道夫的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很大兴趣。2003年。我在广州生活一年,曾与清道夫打过一些交道,并多次钓获过它,从而对它有些感性认识,特向广大读者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19.
陈小强 《精武》2003,(4):35-35
1983年,我有幸结识梁焕枝先生,并欲拜其为师学习咏春拳。梁师见我年龄还小,要我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不要痴迷武术。直到两年后,我因家庭拮据而辍学,梁师才收我为入室弟子。从此我与梁师朝夕相处,每到晚上,梁师就亲自与我对拆,每练完一组散手招法,就要我只身在静处站散手技击桩。在对拆中,梁师处处严格要求我,为训练我各种距离的接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尽路⑧     
奥运会 回想起大学4年的生活、学习,总会让我感到的兴奋。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我的生活经历显然要丰富许多。 还记得1980年的秋天,我刚来北京不久,陈老师把我和小伙伴带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电教室,随着大屏幕的展开,逼真的音响和彩色画面向我们展示的是1976年和1980年奥运会的田径比赛。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观看那样高水平的田径赛。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力与美的角逐和竞争,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幼小的心灵,热血沸腾的场面令人情不自禁地感到心中有种莫名的渴望──有一天我也要去参加奥运会,在那里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