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实践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校管理改革应以教师管理改革为要,教师管理改革又应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行为,应从教师“聘任”、“评价”和“奖励”激励着手。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是教师,即教师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提升教师的整体质量,重点在于"新"教师这个群体.要想让新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学校要给这些新教师提供成长支持的系统."和乐文化"强调的是尊重差异,多元统一,和而不同,各得其乐.学校发展的愿景、选择的战略、具体的管理以及具体学科的教学,都是在"和乐文化"的视域内进行的.基于"和乐文化"而给新教师提供的成长知识系统,应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良方一:革新管理理念.学校应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注重情感投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自我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位教师参与管理,改变"学校管我"的想法.管理者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对暂时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要与教师本人一起协商发展计划,使之能尽快担负起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应该淡化自己"官"的思想,协商制定一套可以激励教师群体目标一致、自发向上、齐心协力的管理方法,努力构建互相协作的工作环境,互相信赖的生活环境,互相关心的思想环境,互相依赖的心理环境.让教师在这种"软环境"中找到一种无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的"在家"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绿色教育"是一种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如果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坚持"绿色教育"的理念,倡导"生命因欣赏而美丽、氛围因宽容而和谐、责任因自主而生成",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准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制度管理为手段,就能使全体教师在一种心态平和、情感融洽的环境中积极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学习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合格校长须过好"四关" 1.科学管理关 A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上台后风风火火,按照自己的设想对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制定了"教职工签到签出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师请假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显示自己独到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然而由于决策不妥,执行力又差,学校管理一片混乱.几年下来,好端端的学校成了一个"烂摊子",学生成绩不提高,教师专业不发展,学校档次不提升,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6.
郑斌 《辽宁教育》2009,(9):20-22
学校应以"优贡教育成就未来"勾办学理念,基于学校,立足学校,深人课改,以教师的号业发展和学生的建康成长为本,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聚略与措施:加强学习管理,提升专业品质;抓实校本研训,追求专业成长;注重评价改革,敫励多边上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教科研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变革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遗憾地发现各级科研机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检查监督多,参与研究、强化服务少,俨然摆出专家的"阔架子";很多学校和教师心态浮躁,企图以教育科研为"灵丹妙药",立马改变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给学校管理注入了生机,在"以人文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生命化管理"等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管理应以学生"乐学"为发展核心,以教师"乐教"为发展的基础,在管理上下足功夫。然而,面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管理应当呈现动态形式,校长管理水平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和打造专业团队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现代学校管理思维主要思考如何通过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应,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也重视教师专业团队的建设.但研究表明:从我国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现状来看,建设尚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学校在团队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误区和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队建设的效果.那么,作为在我国各类教育中起步最晚,基础最薄弱的培智学校,又该如何建设专业团队呢?"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巴基斯坦近年推出了"骨干教师"项目改革方案."骨干教师"承担三重角色:示范教师、教师教育者、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巴基斯坦的"骨干教师"项目对我们有多方面启示.首先,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其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学校制度上赋予"骨干教师"更多参与学校改革的权利,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学校发展.第三,"骨干教师"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支持,才能发挥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