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有两位引人注目的呆子——贾宝玉、薛蟠。一位是富贵悠闲的无能儿,一位是富贵无能的废人。不用承担“补天”之责的两人生活得简单而快乐。这两人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不能为栋梁的男人的极度失望和对大厦将倾的无奈与悲凉。  相似文献   

2.
对《论语·里仁》篇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但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为什么还要"得之"且是"不以其道得之"这一显然不合逻辑的问题,大都没有过多关注或给予合理的解决。文章深入分析文本义并结合孔子生平,认为一个人处于"贫贱"的状态中,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其一是因为自身内部的原因;其二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如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无能、时机的不成熟等,但仁者君子却能"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  相似文献   

3.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日,一位穷书生上京赶考,路遇几个富贵子弟同道。走了一程,富贵子弟们自以为学问深,看不起穷书生,便提议每个人根据眼前的事物当场赋诗一首,想以此奚落穷书生。于是,富贵子弟们个个摇头晃脑,一边走一边吟诗。轮到穷书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师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就是对世界的热爱,如果老师自己是积极的,对任何事情都有探索学习的热情,他就会把这种状态传递给学生。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更坦白点讲的话,就是"一兵无能,无关大局,一将无能,累及全军"。同样,一个团队中,如果起引领作用的那个人"不熊""不无能",相反能力很强的话,往往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不一样的风气和精神面貌。比如那个个性鲜明的李云龙。除了影视剧中的例子,纵  相似文献   

5.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这么一段文字: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收之,曰:“诺”对这段文字中的两次答问“客无好也”“客无能也”,陈钟梁、张振华两位老师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上发表的《(冯谖客孟尝君)导读》一文中认为是冯谖自述。对于此说,笔者不敢苟同,特在此与陈钟梁、张振华两位老师商榷. 其一,冯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寄食孟尝君门下,我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引述的  相似文献   

6.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日,一位穷书生上京城赶考,路遇几个富贵子弟同道。走了一程,富贵子弟们自以为学问深,看不起穷书生,便提议每个人根据眼前的事物当场赋诗一首,想以此奚落穷书生。  相似文献   

7.
鲁先圣 《良师》2010,(1):5-5
人类有一样处境是不能选择的,就是每个人的出身。有人出生在富贵之家,更多的人出生在贫穷之家。一个人的出身状况是可以改变的,不思进取的人会从富贵变为贫穷;出身贫穷的人也可以变为富贵,只要拥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一、贾宝玉的“不肖”与“无能”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被贵族家庭、封建阶级视为“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富贵子弟贾宝玉。 肖与不肖,能与无能,当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贾府家长看来,贾政与王夫人所生二子贾珠、宝玉,贾珠为孝、为能;宝玉则为不肖、无能。为什么呢?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进学意味着读书上进,有可能做官,使贾府光宗耀祖;生子便能为贾府续香火,使世代簪缨之族不断繁衍,这当然是标准的孝子了。而宝玉恰恰相反,好色,在女子堆里厮混,又不思科考,专门搜些杂学旁说的闲书来看,只有“歪才”。  相似文献   

9.
感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有崇高的理想,那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性别和民族,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富贵还是贫贱;  相似文献   

10.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久前接受央视《面对面》节日专访时直言:“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李嘉诚坦言,衡量财富的准则,在于“内心的富贵”。他认为,真正的富贵是要懂得用自己得来的金钱,对社会尽一点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富贵和喳喳     
富贵和喳喳都是我的好朋友。富贵是一只可爱的老龟,喳喳是一只机灵的小麻雀。富贵和我是“同龄人”,自打我两岁的时候,它就“安家落户”在我家了。富贵的尖脑袋上嵌着两只绿豆大小的黑眼睛,眼睛旁边有两只“赤耳”;  相似文献   

12.
朱继季 《文教资料》2014,(28):19-21
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和《活着》都是讲述在苦难面前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不同之处在于面对苦难,索克洛夫顽强反抗,而富贵则更多地呈现出淡然和超脱的姿态。本文在分析两位主人公性格和经历之后,从文化背景、作家个性和写作背景等方面分析两位主人公面对苦难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3.
看了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的《啼笑姻缘》第16、17回后,大家都认为凤喜是一位贪图富贵、薄情寡义的女子。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评价对凤喜有所不公。首先,凤喜并不是一个贪图富贵的人。凤喜进入富甲一方的军阀刘府,完全是被迫。当时,凤喜只是社会上最底层最无助的人,根本没有能力与军阀抗衡。刘军阀拨钱给凤喜,她有能力去拒绝吗?有权对那个心狠手辣的军阀说“不”吗?她只是一个柔弱女子,事情不可能随她的意志而改变,她只有选择妥协。因此,从这一点就不能说凤喜只贪图富贵,她是被迫接受。其次,凤喜也并不是一个绝情之人。凤喜出来见家树就是为了家…  相似文献   

14.
苏岑 《教师博览》2014,(10):16-16
有两个人,一个富贵体弱,一个贫穷强壮。两人彼此羡慕,富人愿拿全部财富去换取穷人的健康,穷人愿拿身体的健康去换取富人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主要反映其思想的著作《论语》中“直接谈到富贵贫贱的有二十二章。此外,其字面无贫富,而所言实为富贵问题或与富贵问题直接相关者,尚有十五章。”(赵纪彬《论语新探》)长期以来,由于贫富贵贱问题一直为浓厚的“道德”色彩所笼罩,鲜为人重视,论者不多。果如赵先生统计,经济在夫子思想中所占相当比例,足见夫子对经济之重视。现今笔者就《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不想被人侍奉,因为我并非无能。”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任何教学行为,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促进学习者走向独立、自主,使学习者不再软弱无能,这也是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无心者自近     
徐西盛 《考试》2014,(Z1):1-1
<正>"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几千年来,苏秦的一句名言,让多少人为了名利地位奋斗一生,也让多少人陷入名利地位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追求"势位富贵"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名利观,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观点格格不入。思想境界不同。前者把个人私利作为追求目标,是精致利己主义和功利心的表现:后者体现了平常心,体现了奉献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价值取向。本末关系不同。"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本来一个人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他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的人运气好,出生在富贵之家,他们不必担心钱的问题,但有钱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值钱。有钱和值钱是两个概念。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  相似文献   

19.
管理有道     
《山东教育》2003,(26):62-62
帕金森定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  相似文献   

20.
承宫     
本期推出一对人物:其中一位出身贫贱,另一位出身富贵,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并不因此自卑、自弃,后者也不因此自大自满,皆勤奋好学,最后在学识上、品格上、功名上都颇有成就。于此可见好学之可贵。请看《后汉书》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