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传英 《天中学刊》2007,22(3):13-16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农地征用过程中,由于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缺陷、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测算办法不够科学合理及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难、收入水平下降、失去社会保障,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征地;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广开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产权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农地的征用和出让获取了巨额的土地制度性租金,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市场模型,解释了土地制度性租金的来源与构成,分析了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变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制度性寻租活动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地方土地寻租的产权制度根源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征用中的地方政府寻租问题,应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改革,并建立农地有偿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这一群体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在农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征地补偿不充分、保障机制缺失等原因,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损。在当前情况下,构建一个能与城镇社会保障逐步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维护失地农民的基本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不够完善,农村土地征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乡的社会稳定。从我国农地征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稳定:加强、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立法;完善征地补偿程序;完善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与土地权益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5.
作者针对现今农地大量被征用,因农地征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的现实,分析现今农地征用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及法律原因,重点提出我国农地制度修改的设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将农地保护及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写进《宪法》,出台《农用地经营管理法》、《农地征用法》,赋予农民长期的农用地使用权,完善农民土地权利权能,探索建立以政府征购制为主的公平有序的农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现今农地大量被征用,因农地征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的现实,分析现今农地征用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及法律原因,重点提出我国农地制度修改的设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将农地保护及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写进<宪法>,出台<农用地经营管理法>、<农地征用法>,赋予农民长期的农用地使用权,完善农民土地权利权能,探索建立以政府征购制为主的公平有序的农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土地征用是土地相关权益在不同权益人之间实现货币化转移的一个过程,在不同地区,特有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产生的土地权益价值认知程度差异,使征地矛盾的表征又具有很明显的区域特点.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范围,以近年来全区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较大的能源项目征地作为切入点,对权益转移补偿机制中,相关权益的完整性、关联权益补偿、土地权益制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能源项目征地补偿机制、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征收规模膨胀,因征地性质模糊、"公共利益"范围泛化、补偿机制落后、被征地农民话语权缺失又缺乏权利救济机制等,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有激化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探索非公益性用地制度;确认土地发展权,坚持完全补偿原则;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保障征地过程中的农民话语权;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机制,长久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制定《土地征收法》,切实为征地提供从征收到救济的全套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观念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与改变经济发展观念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征地补偿制度以及主要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思路进行了比较。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混合征收制度下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包括三种类型:计划征收与准市场征购并存条件下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准市场化政府统一征购、准市场征购与市场征收并存条件下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我国现阶段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也应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性地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并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诸如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存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的,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作者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模式:法律上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标准,严格和完善土地行政征用的法律规定,建立土地征用补偿费方式的法律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行农地征收中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清、补偿标准严重偏低、补偿费分配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而造成失地农民、用地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多重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国外征收制度的研究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对征地制度进行优化:搁置"公共利益"界定的难题,从技术层面入手,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在补偿费分配方面充分考虑征收中相关利益方的损失;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以达解决征地中存在问题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均应符合这一主题的需要.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公共利益"的限定不明确;土地征收程序过于简单,缺乏规范性;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等,严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应从公益目的的审批、严格全面的征收程序以及公正合理的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征地补偿问题是征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备受关注和责备的焦点,同时也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改革的难点所在。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除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之外,补偿费用的分配也十分混乱,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就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中的补偿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完善提出一些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大量征用将不可避免。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一旦被征用后,农民就面临着如何继续维持生活的问题,因此,征用土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收及补偿规定并不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个独立的用益物权,在土地征收中应当单独予以征收并补偿。这不仅有理论上与立法上的依据,也是保护耕地与农民利益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的标准应当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价格,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充分的地区,该标准可以参照承包期内承包人的预期收益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问题重重。集体土地征收中补偿内容和征收程序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借鉴日本《土地收用法》中正当补偿和合理程序两方面的经验,我国集体土地的征收在征收补偿方面应制定完全补偿的补偿原则,扩大补偿客体,完善各项目的补偿标准。在征收程序方面应增加事业公共利益认定程序,设立专门的土地征收机构,透明征地信息、保障公众参与权。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和拆迁难问题,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城乡二元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与现实的矛盾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和基层组织或执行者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拆迁双方对土地所有权、补偿标准、个人利益和成本等方面认识上的原因,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城乡土地市场的统一、征地制度的完善和征地补偿的公平。但是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和征地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土地市场的改革应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土地流转,应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平台、改革户籍制度等;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应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对于征地制度,应严格界定政府征地的范围、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公平公正和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