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陈蓓蕾 《科教文汇》2011,(34):91-92
世人都奉爱德华·阿尔比为著名的荒诞派剧作家,其代表作《动物园的故事》为荒诞派巨作,笔者却不认同,并从主题、人物设置、矛盾冲突三方面进行阐释,认为:荒诞只是外衣。  相似文献   

2.
李海靓 《科教文汇》2008,(2):161-161
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运用其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以荒诞离奇的形式创作出这离奇荒诞的《等待戈多》。然而,他并不是为荒诞而荒诞,在荒诞背后隐藏着可以确定的深刻的真理。在荒诞派作者反传统的作品中体现艺术的本质,即它是理念及理念的物质显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运用其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以荒诞离奇的形式创作出这离奇荒诞的《等待戈多》。然而,他并不是为荒诞而荒诞,在荒诞背后隐藏着可以确定的深刻的真理。在荒诞派作者反传统的作品中体现艺术的本质,即它是理念及理念的物质显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本文从色彩和时间两个方面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出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庆娟 《科教文汇》2007,(5X):177-178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本文从色彩和时间两个方面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出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斯坦贝克的<菊>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本文简要分析了文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尤其是菊花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其承载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根据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的同名小说所改编,由巴兹·鲁赫曼所执导于2013年在美国正式上映。主人公盖茨比的人生故事带给读者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电影中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等两个大方面来分析主人公盖茨比的感情线及人物所富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擅长于改写传统故事与经典童话.《血窟》是她根据17世纪法国作家贝洛的童话故事《蓝胡子》改写的一篇现代童话.在故事中她巧妙地运用荒诞、夸张、象征和预示等多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由地穿行于魔幻与现实之间.  相似文献   

9.
孙伟 《科技风》2011,(15):222-223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众多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它虽然篇幅短小,却以精湛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多变的创作技巧及深刻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作者的叙事技巧和写作方法,尤其是作品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由和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杰出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作品主题和主要艺术写作手法.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读者可目睹她勾勒出的社会上典型的"畸形人物",捕捉到她带有点宿命的宗教观.而幽默、讽刺和象征等手法的充分运用成功塑造了以上主题.  相似文献   

11.
拟从主题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论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时<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作手法的分析,能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军队制度.通过对作品人物的简要分析,对其写作手法的介绍,使人们能了解美国60年代的文化及社会问题,这也能解释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玻璃动物园》中的表现主义手法分别从象征、音响、灯光、非现实主义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代"的代言人,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运用在美国文学史上曾引起过"文学革命".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同深刻的寓意融合在-起,谱写出一首感人的英雄主义赞歌.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主要人物塑造来阐述作品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在发展初期注重倡导女性个体的独立和解放,代表第二浪潮女性主义作家们则不再拘泥于女性自身的出路问题,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女性和男性所共同面临的社会痼疾.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便是这一浪潮里一朵醒目的浪花,无论是在写作手法的创新上还是在对女性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上都体现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趋势-妇女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城市文学中的讽刺叙事诗以《列那狐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它具有鲜明的风格和语言魅力,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成就表现了中世纪市民生活的状态和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沈婷 《科教文汇》2009,(9):220-221
中世纪城市文学中的讽刺叙事诗以《列那狐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它具有鲜明的风格和语言魅力,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成就表现了中世纪市民生活的状态和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尤其色彩的运用尤为精彩。通过颜色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象征手法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深刻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8.
邹星 《科教文汇》2008,(10):176-176
霍桑的《红字》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从其象征手法入手,深入地分析了贯穿故事情节始终的红字A丰富的内涵,将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命运与红字联系起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引出故事发人深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张嫄 《科教文汇》2008,(21):221-222
霍桑的《红字》中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文章通过对三个人物形象独特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不仅深刻地剖析了作者的清教观,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宗教现状。  相似文献   

20.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擅长于改写传统故事与经典童话。《血窟》是她根据17世纪法国作家贝洛的童话故事《蓝胡子》改写的一篇现代童话。在故事中她巧妙地运用荒诞、夸张、象征和预示等多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由地穿行于魔幻与现实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