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1年11月13日,北京传来喜信,经过激烈角逐,我校陈锐浩老师的《WCCS网络课程创作平台》和杜江老师的《电工专业技能课程》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决赛中分别获得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和网络课程类的一等奖。《电工专业技能》课程是基于《WCCS网络课程创作平台》最新版本开发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同主办、北京东方社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颁奖仪式于12月13日在天津举行。本届大奖赛根据参赛作品的实际情况,在基础教育组按照多媒体课件(单机版、网络版、学科网站)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等项目展开评选工作,在职教和高等教育组则对多媒体课件(单机版、网络版)和网上课程展开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518件。本届大奖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赛作品1557件,是历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参赛作品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年,其中信…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成果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原系 CIETE 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在前八届“大奖赛”中,胜利油田代表山东省参赛,共获得一等奖3个,其中孤岛小学董付庆老师设计制作的《养蝌蚪》、《鸟》和23中谢玉其、范青山设计制作的《京剧艺术》分别荣获“大奖赛”第四届一等奖、第六届一等奖、第八届一等奖。至此,在前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胜利油田荣获3个全国一等奖(而山东省全省共荣获4个全国一等奖,油田占据一等奖的4分之3)。另外,胜利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5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出席颁奖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她对教育信息化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大奖赛对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促进资源建设的作用。她希望大奖赛越办越好,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起到更加有力的促进作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的、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全国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5.
日前,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评选结果揭晓,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18件作品获奖,其中唐应山等创作的课件《小写意花鸟画教程》获得特等奖。此项大奖赛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教馆主办,在高等教育组分别设置了课件、精品开放课程和教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6.
每月要闻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集中各部门优势力量,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教育部所属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单位近期将联合举办第五届“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技术》2012,(4):22-22
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暨2011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结果显示,该市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韩双风老师的作品“FLASH动画类型”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基础教育组一等奖。这是继2010年梁国新老师获全国多媒体课件中职组一等奖后,该市连续两年获此项比赛的全国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青海教育》2008,(3):23-23
我省师生在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和第八届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再创佳绩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软件大奖赛的通知》,我省组织了青海省中小学“湛青电子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共选送43件作品参加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互助县林川教委教师周生君制作的《桂林山水》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8日,由笔者组织研发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网络课程在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不禁思索,这门朴实无华的网络课程究竟以什么打动了众多评委之心呢?答案只有一个,对“学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全程贯穿和细微体现。该课程的获奖也充分表明,“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已经取得了广泛认同,成为主流设计思想,并成为超越教育技术的衡量网络课程内在品质的重要标准。一、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实践“学为主体”的前提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结合,使许多教师和教学设计人员把以“学”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8日,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出席颁奖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十运会前6名球队和2005世界女排大奖赛前6名球队的自由人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要求在高职政治理论课教育中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既有其优越性也有一些弊端,在阐述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governance’ in public education in England. Drawing on and combining concepts from software studies, policy and political studies, it identifi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to digital governance facilitated by network-based communications and database-driv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ftware that are being discursively promoted in education by cross-sector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Such intermediaries, including 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Demos, the Innovation Unit, the Education Foundation and the Nominet Trust, are increasingly seeking to participate in new digitally mediated forms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Through their promotion of network-based pedagogies and database-driven analytics software,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seeking to delegate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to socio-algorithmic forms of power that have the capacity to predict, govern and activate learners' capacities and subje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课程的教学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所进行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最后总结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对其它研究生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I B课程和AP课程是很优秀的国际课程,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最理想选择。它们的课程理念先进,强化学生学习领域的拓展,崇尚实践和创新;它们的课程体系完备,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述评这两种课程,研究学习这两种课程,对于思考完善当今国内的高中课程改革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注入式教学的弊端,WebQuest(网络探究)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工具,构建探究式教学平台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探究式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技术视角研究高职网络课程,综合应用动态语言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开发高职网络课程,探讨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编写适合农业院校的教材、结合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考核方法以及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独立开课、独立考核、建设精品课程网站、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等方面,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和改善,对传统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大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而成为21世纪的主流.本文分析了网络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按照新的教育思想,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优化高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last years online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has contributed to spread and popularize educational methodologies such as peer-review, automatic assessment, self-paced courses, self-evaluation, etc. Although these techniques can benefit face-to-face courses, most of them are not yet widely used in these cours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 integrating MOOC-like techniques in a face-to-face first year undergraduate course. We describe the academic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the project, how we designed and adapted the methodologies to our face-to-face course, the software tools that we have used and developed to support and integrate such methodologies and, finally, we discuss som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useful to potential users of these methodologies in face-to-face co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