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Ti基TiO2膜电极,制得稀土La掺杂的Ti/La2O3-nanoTiO2膜电极。运用XRD,SEM,CV等方式对所制得的掺杂电极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Ti/La2O3-nanoTiO2膜电极组分晶型均为锐钛矿型,颗粒粒径约为20nm。 SEM形貌显示Ti/La2O3-nanoTiO2电极表面颗粒比较均匀,颗粒尺寸约在10~15 nm之间。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i/La2O3-nanoTiO2膜电极在无机相HCl溶液中以及有机相马来酸溶液中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溶液中,稀土离子掺杂改性后的Ti/La2O3-nanoTiO2膜电极与空白Ti/nanoTiO2膜电极相比,电催化活性明显增强,并且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电催化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凝胶法在Ti基表面修饰一层的TiO2膜和稀土Pr掺杂的TiO2膜,分别制得空白Ti/nanoTiO2膜电极和Ti/Pr2O3-nanoTiO2膜电极。XRD测试表明Ti/Pr2O3-nanoTiO2膜电极组分晶型为锐钛矿,颗粒粒径计算为15.8 nm。SEM测试形貌表明Ti/Pr2O3-nanoTiO2膜电极表面颗粒尺寸在10~15 nm之间,无团聚,颗粒均匀分布。循环伏安法探究了空白Ti/nanoTiO2膜电极和Ti/Pr2O3-nanoTiO2膜电极分别在无机相H2SO4溶液和有机相DMF溶液中电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溶液中,Ti/Pr2O3-nanoTiO2膜电极与空白Ti/nanoTiO2膜电极相比,电催化活性在无机和有机相中分别增强3.0倍和2.8倍,并且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电催化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热解涂层法制备了掺杂Mo和Bi元素的Ti/Sb—IrO2电极,以该电极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为92.76%,COD去除率为30.44%,说明掺杂Mo和Bi较好地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应用于碱性介质电催化制氢的Ni-Mo_xN_y/NF电极,对其进行XRD、SEM、TEM和XPS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产物的相组成物为单质Ni、Mo_2N及Mo_5N_6。控制工艺条件,可制备出性能最佳的相结构为Ni-Mo_2N,Mo_5N_6的含量增加不能提高产物的性能;性能最佳试样的显微形貌呈现纳米棒状,Ni(111)与Mo_2N(200)构成的异质结构界面赋予材料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碱性电解质中,10 mA/cm~2下析氢过电位达21 mV,接近20%Pt/C电极(18 mV),Tafel斜率为39.9 mV/dec。电极的优异性能既来源于高电化学活性面积,也来源于其高本征活性,跻身当前性能最佳的非贵金属催化材料,为非贵金属碱性析氢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电催化剂中,通过元素掺杂策略引入缺陷可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La掺杂(1~5 at.%)来提高CeO2/nano-G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并加快界面电荷转移。掺入La的CeO2/nano-G电极,析氧电位达到2.57 V,表现出比原始CeO2/nano-G电极更稳定的电催化活性。此外,La-CeO2/nano-G电极还被证明可以在电氧化过程中有效地矿化诺氟沙星(NOR),3 at.%的La-掺杂量可使降解效率高达98.2%。XPS结果表明,La掺杂后CeO2表面的氧空位数量增加,可能是La-CeO2/nano-G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增强的原因。这些结果可为设计具有高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CeO2/nano-G电极提供了缺陷工程策略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电合成前驱体Ti(OEt)4直接水解法和电沉积法制备Ti基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Pt/nanoTiO2-CNT)复合电极。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约8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Pt/nanoTiO2-CNT电极对Ce3+的电催化性能,Ce3+氧化峰电位约为1.27V(vs.SCE),比Pt/nanoTiO2电极负移30mV,峰电流约高45mA·cm-2。  相似文献   

8.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mol.L-1H2SO4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膜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这种在纳米基体上聚合得到的聚苯胺膜呈疏松、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不同于在金属基体上聚合得到的颗粒状聚苯胺膜.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应用于碱性介质电催化制氢的Ni-MoxNy/NF电极,对其进行XRD、SEM、TEM和XPS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产物的相组成物为单质Ni、Mo2N及Mo5N6。控制工艺条件,可制备出性能最佳的相结构为Ni-Mo2N,Mo5N6的含量增加不能提高产物的性能;性能最佳试样的显微形貌呈现纳米棒状,Ni(111)与Mo2N(200)构成的异质结构界面赋予材料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碱性电解质中,10mA/cm2下析氢过电位达 21mV,接近20%Pt/C电极(18mV),Tafel斜率为39.9mV/dec。电极的优异性能既来源于高电化学活性面积,也来源于其高本征活性,跻身当前性能最佳的非贵金属催化材料,为非贵金属碱性析氢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计新型实用的电催化还原O2制H2O2实验代替传统的电催化分解水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和本科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实验制备了具有2eORR活性的新型硼碳氮(BCN)催化材料,同时设计了电极制备、电催化氧还原制H2O2、还原产物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无机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掌握H型电解池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学会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计算H2O2浓度等相关知识。由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综合性教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为提升本科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SbCl3为原料经醇化水解制得Sb2O3前体氧化物,通过与SiO2复配,浸渍一定量的(NH4)2SO4后制备了一种新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b2O3/SiO2。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mol/L的(NH4)2SO4浸渍按一定比例复配的氧化物,经110℃干燥后,于450℃焙烧2h得催化剂。用Hammett指示剂法、TG/DTA、1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衷征。  相似文献   

12.
以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自制的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b2O3/SiO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是:n(乙酸):n(环己醇)=1.0:1.2,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温度为145℃~160℃,反应时间为4h,酯化率可达94.7%。产品用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La-Nd混合元素的Ti/Sb-SnO2电极,掺杂比例为Sn∶Sb∶La∶Nd=100∶10∶5∶4(原子质量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电极处理酱油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电流密度40mA/cm2,电解时间90 min,极板间距4.0cm,pH值为5,在此条件下电极对酱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4.3%和90.11%,达到了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Mn-Al共掺杂Zn O粉末。用XRD分析了粉末的晶格结构。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纤锌矿结构。当Mn(1wt%)掺入纯Zn O时晶格常数明显变大,这表明Mn已经进入了Zn O晶格,且Mn离子处于正二价态。随着粉末中Al浓度的增加,发现晶胞参数a,c开始略有减小,而后随Al离子浓度增大而变大。确定了在Mn(1wt%)掺杂的前提下,Al对Zn O掺杂的最佳浓度为2w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RLX-2,TIMP1,TIMP2的表达水平,探讨RLX-2,TIMPs在RS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R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18例RSA患者与18例正常妊娠者不同妊娠期血清RLX-2,TIMP1,TI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对血清RLX-2,TIMP2及RLX-2/TIMP-2比值在RSA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血清RLX-2的水平在妊娠呈上升趋势,10~12周达到高峰;实验组血清TIMP-2水平在各妊娠期均高于正常组(P〈0.05),各妊娠期RLX-2/TIMP-2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RLX-2,TIMP-2高,其最佳拐点为≤0.1(P〈0.000 1)。结论RSA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期RLX-2的分泌不足以及过高的血清TIMP-2浓度有关;妊娠10~12周时RLX-2/TIMP-2比值≤0.1对RSA的临床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电位扫描结合SEM和XRD等技术研究先进电子制造封装过程中Sb掺杂对64Sn-35Bi-1Ag钎焊料在3%(wt.)NaCl溶液中腐蚀和电化学迁移行为影响。结果显示:Sb掺杂前后腐蚀电流密度(Icorr)随着Sb含量增加而有较显著的变化。其中当Sb含量小于1%时,随着Sb含量增加,其腐蚀电流密度(Icorr)减小。当Sb含量大于1%时,其腐蚀电流密度(Icorr)随着Sb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不论掺杂多少量,Sb掺杂后,钎料的腐蚀速率显著的增大,说明Sb掺杂后64Sn-35Bi-1Ag更易被腐蚀。电化学迁移结果显示,Sb掺杂前后,枝晶生长的速率显著不同,且枝晶成份有较大差异,掺杂后大于掺杂前,说明Sb掺杂不利于先进电子制造和封装技术。  相似文献   

18.
纳米ZnO与乙酰丙酮的摩尔比为1:3混合,在室温下研磨15min,反应获得的乙酰丙酮锌的收率达95%,较经典法合成的产率(87%)高。实验结果表明,用纳米氧化锌固相法合成乙酰丙酮锌操作简单,无需溶剂,无副产物,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抗坏血酸-硫氰酸钾-醋酸-醋酸钠-吡啶-明胶的混合底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10种中药材中的铅和锌,在该体系内样品中的铅和锌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分别为-0.456V(vs.SCE)和-1.038V(vs.SCE),铅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16.15 Cx-73.00,r=0.9996和0.005μg·mL^-1~0.15mg·ml^-1;锌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5.891Cx+1.641,r=0.9998和0.006μg·mL^-1~0.20mg·mL^-1(Cx:浓度,单位:μg·mL^-1),铅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5.2%~104.4%和95.2%~104.6%;铅和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4.97%和1.03%~4.60%,方法简单,快速,正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