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2.
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类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又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定制性、定向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杨东润  孟翔 《传媒》2018,(1):82-8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移动终端传播艺术内容成为艺术传播的一种新趋势.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对艺术传播提出了新的理论研究课题.本文以故宫精品《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从符号学角度研究文化符号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为艺术内容的数字化传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吕海媛 《视听界》2013,(6):61-63
作为成熟的传统媒体,广播在物理覆盖上己基本达到顶峰。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许给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移动终端El益成为伴随性最好的传播设备,包括广播在内的各种媒体越来越注重App推广。音频平台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音频网络传播"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内容到形式,从传播方式到终端分析了音频网络传播的样态。提出了7种音频网络传播的主要方式,并对音频网络传播方式的历史进行了概述。本文的最后对如何在现阶段提高音频的网络传播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波 《视听界》2013,(2):62-65
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浪潮,带来了传播形态的突破和视听内容的广泛发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内视听网站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电信运营商加强与视听网站的合作,涉足内容制作和集成分发领域;第三方内容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移动视听内容不断丰富,互联网视听业务得到进一步延伸与补充。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内容构成和传播特点三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作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手机出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手机出版的特点手机出版是指提供者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或内嵌在手机媒体上,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或下载的传播行为。目前,手机出版的数字产品内容包括新闻、小说、漫画、音乐、游戏、图片等多种形式,其中,手机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还  相似文献   

8.
李霞 《声屏世界》2014,(7):23-2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形式已呈现多样化,运用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正成为全球新态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体屏幕。新闻终端的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新闻的内容和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对既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也产生很大的冲击,颠覆改写了新闻媒体人与受众对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是现今广泛使用的媒介,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手持终端成为影视节目的新兴传播途径。分终端来为移动终端量身定制节目,是节目在移动时代求发展的重要实践。同时,版权保护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渐密切,其作为未来主要传播载体的走向也越发清晰。移动终端最重要的一个入口——App,已成为了传媒集团不得不争夺的新战场,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新老媒体纷纷进驻,开发具有自身风格与特色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抢占用户。尤其是国内报纸媒体,在App的开发探索中毫不停歇,力求占据新闻类移动终端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而4G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车联网迈入到深度发展阶段,移动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以目前各大网络电台推出的移动音频客户端的发展情况来看,广播的移动化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版权隐忧、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之困等。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广播的移动化有三条可行的出路,即平台媒介化、内容品牌化、运营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类移动终端已成为传统媒体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之一。为适应平板电脑数字内容与阅读方式的新特点,亟需同步建设一个全新的快速高效的编辑与发布平台。本文介绍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内容开发与多元发布平台的构想,描述了平台的功能模块,分析了平台的技术特点,展望了平台将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直投网等传播渠道,并以电脑、电视、手机、电子书等手持阅读终端为接收载体的、全新的数字出版形态,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在"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上表示,手机移动终端已成为继报纸、广播、  相似文献   

15.
张晓菲 《中国广播》2013,(11):84-87
广播是以音频为核心产品的内容生产主体,音频的多平台发布是必然趋势。在中波AM/调频FM这个传统的模拟平台之外,未来广播还必须通过桌面和移动互联网,将音频内容发布到电脑、智能手机、车载平台等各类数字终端和平台上。本文主要研究国外广播公司是如何通过数字平台来营利的,供我国广播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即时性已成为当今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众多互联网企业已围绕此特点大力发展了诸如微博、SNS等具有很强即时性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形式,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认知度的逐渐提高及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相信网络的即时性应用会被发挥的愈加淋漓尽致。从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来说,从建设网站到兴办手机报,都是在追求利用更多的渠道在更短时间把新闻与信息传播给更多受众。利用新技术把自身巨大的内容资源优势更有效的发挥出来,也是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7):30-33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手机视频是指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播放的视频。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视频是以光盘  相似文献   

18.
方礼勇 《出版参考》2010,(13):15-15,17
近年来,移动终端以其丰富的信息内容,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吸引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成为传播信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载体。然而,移动终端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9.
李正国  任静 《新闻战线》2023,(13):20-22
总台积极适应移动传播趋势,稳妥推进广播频率改版升级。音视频移动端云听坚守国家媒体的主流定位,在内容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用户运营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确立了传统音频媒体转型发展的标杆地位,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国家声音”聚合平台。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扩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它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地获取教育信息,创造了全新的远程学习方式。但是,只有提供丰富的、稳定的、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才能保证移动学习方式的进一步展开,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内容自适应技术来开发适应于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的Web资源.从而解决移动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