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国开展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给新闻改革吹进了一股清风,对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广播新闻,更是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广播是我国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即使在目前报纸发达、电视兴起的时代,广播仍然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等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但是,随着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如何争夺新闻受众,就成为各新闻媒介的一大课题。我国广播在老对手——报纸,和新对手——电视的夹击之下,不能不承认已失去了过去那种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
有的专家认为,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应当说,这个界定从总体上阐明了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点。但具体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又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试图对电视现场短新闻的个性特点作一些探索。我认为,电视现场短新闻除了具有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粹等一般特点外,它最明显的特点或典型表现形式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描述所见所闻,把观众带入事件发生的真实现场,中间穿插记者在现场对新闻人物的采访,最后由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是通过某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新闻及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获取新闻。当然,传播媒介并不仅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三种,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播、书信传播和电话等通讯传播。本文仅就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媒介,在传播新闻中出现的不完整性作点探讨。 不完整性之由来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百姓这样议论:“现在的报纸没看头,报喜多报忧少”、“中央电视只有焦点访谈好看”等等。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各族新闻工作者对采写现场短新闻越来越重视了。《新疆日报》和其他一些报纸开辟了“现场速写”、“目击新闻”、“现场采访”等专栏,广播、电视也增加了现场口头报道,来自第一线的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富有生气的人和事大大活跃了报纸版面、电视屏幕和广播节目,深受读者、观众、听众的欢迎。一些现场短新闻被评为好稿,这是我区新闻宣传出现的可喜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5.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6.
前言新闻传播媒介多样化是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由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所决定的。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带动下的新闻传播市场作用下,传播媒介多种多样,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方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已进行三届,每届都有军报刊登的军事训练作品入选获奖,这说明军事训练报道运用现场短新闻这个“轻武器”有较大的优势。现在,不少作者已比较注重运用现场短新闻的形式报道军事训练等部队工作,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利于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纸宣传效果。但是,现场短新闻来稿中有个通病:有现场而无新闻。这是许多现场短新闻不能采用的重要原因。一位资深的新闻理论工作者提出现场短新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现场感强,短而精。其中新闻价值列首位。这是因为往何一种新闻文体,新闻性是其共同的…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中,新闻作为“常规武器”居于主体地位。新闻是传播媒介的龙头,是输送信息的主渠道,是高扬主旋律的主战场,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阵地。因此,新闻报道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每个新闻单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鉴于新闻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和作用,精心搞好新闻报道,不断开拓创新,增大信息量,提高报道质量,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时代精神,坚持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现场短新闻是近几年新闻的奇葩,它一面世,就受到了读者、作者和专家们的关注和欢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报纸上。现场短新闻为什么能这么快的被人们所认同?这是目前专家和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边认识、边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采写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写法生动灵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11.
现场短新闻,是“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活动或现场情景、气氛的形象化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具有典型性、现场感的传播。现场短新闻采制的基本特点是,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集中地描绘,要求报道得有情有景,绘声绘色,使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重现在受众面前,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其中,如临其境,是文字现场报道达到的要求;如闻其声,是广播现场报道达到的要求;如见其人.则是电视现场报道达到的要求。因此,不同的传播媒介.其采制现场短新闻的要求与特点是各有区别的。广播现场短新闻在运用音响再现现场方面,类似…  相似文献   

12.
现场新闻是作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耳闻目睹掌握第一手材料后,制作出的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强烈的现场感,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现场新闻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可读性、直观性,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报纸上多刊登一些现场新闻,可以使报纸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报纸的宣传效果,也可以充分发挥报纸的优势,提高与电视、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来,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在采写现场新闻上下了一些功夫,现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就如何采写好现场新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电视现场报道起始于60年代,在我国,电视现场报道80年代才起步。电视现场报道的出现,使电视新闻摆脱了报纸、广播以及电影等传播媒介范式的束缚,成为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报道要求记者自始至终在新闻现场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报道须有事件现场画面和同期声。 一、现场报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祁红 《新闻传播》2013,(12):170
数字传播媒介凭借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对传统新闻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报纸新闻编辑作为当下报纸编辑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对提高报纸在各类新闻媒体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数字化时代报纸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加以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陈融 《青年记者》2009,(24):93-94
现场短新闻,是报纸宣传中常博得读者欣赏和喜欢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代表新闻记者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比一闪即逝的动态报道有生命力。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6.
现场短新闻的存在,并非自今日始,早已有之。但,把现场短新闻同新闻改革联系起来,加以倡导,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讨,却是近两年的事情。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过后,新闻界端正了舆论导向,寻求继续推进新闻改革的途径。党和人民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改进文风,希望报纸的文章短些,信息量大些,可读性强些。在这种情况下,1989年10月,现场短新闻被提了出来,很快成为各报纸编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 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支轻骑兵发展起来了。 它为报纸版面增加了生气,使报纸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也体现了报纸版面、新闻写法和记者作风的变化。 现场短新闻,短是首位的,短了方便群众阅读,但短的要有内容,有可读性。新,指昨天、今天发生的事情,是新闻就要及时  相似文献   

18.
10月11日下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记者汇集在一起,专题研究现场短新闻如何向头条进军的问题。新近出现的关于现场短新闻要向头条进军的提法,在人民日报内受到广泛关注。与会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对进一步改进新闻写作和报纸版面,以及提高头条稿件的质量,是个有力的推动。为此,要充分重视现扬短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将其视为点缀,仅作为活跃、美化版面的一个品种。有的同志说,人民日报两年来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二等奖的作品,没有一篇是登在头版头条位置的,这说明  相似文献   

19.
10月11日下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记者汇集在一起,专题研究现场短新闻如何向头条进军的问题。新近出现的关于现场短新闻要向头条进军的提法,在人民日报内受到广泛关注。与会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对进一步改进新闻写作和报纸版面,以及提高头条稿件的质量,是个有力的推动。为此,要充分重视现扬短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将其视为点缀,仅作为活跃、美化版面的一个品种。有的同志说,人民日报两年来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二等奖的作品,没有一篇是登在头版头条位置的,这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 现场短新闻,是报纸宣传中常博得读者欣赏和喜欢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代表新闻记者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比一闪即逝的动态报道有生命力.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