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王世贞,惯用文学虚构手法为历史人物作传,加之他与高拱之间存有诸多是非恩怨,不能秉持客观公正的治史原则,使其史学名著《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高拱传》中存在着以偏概全、曲笔武断、虚言浮夸、丑诋厚诬等诸多偏谬。故此,明清史学家认定该传"不确","不真","非实录也"。  相似文献   

2.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最早刻本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版本研究是整个《三国演义》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嘉靖本和黄正甫本插入的诗词的数量与内容的不同及黄正甫刊本卷端书名不一等现象进行考证和探讨,以大量证据证明了嘉靖本非最早刻本.黄正甫刊本乃今所见最早刻长。  相似文献   

3.
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刻本考──兼说嘉靖本非最早刻本亦非罗贯中原作张志合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罗贯中原作,且是《三国演义》诸版中的最早刻本,这一论断是由郑振铎先生最早提出的。(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原载《小说月报...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句话,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各版本中的变异情况为考察对象,以嘉靖本《三国》和毛本《三国》为主要参照本,通过这两个版本对此话的删留态度,探讨小说“人本”意识的嬗变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馆藏黄士毅所编徽州刊《朱子语类》之古朝鲜写本,上承朱子语录之最早编本《池录》,下启今传黎靖德所编《语类大全》,在《朱子语类》版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因其卷帙浩繁、情况复杂,学界对该版本的认识存在较多误差。通过古写本与成化本的全面比勘,结合其版本情况,对古写本成书的大致年代、原本卷目数量及其与今传通行本间存在的卷目次序差异进行介绍,并对古写本与《蜀类》《徽类》的关系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6.
1.40卷本《古今小说》的版本为人周知的内阁文库本和前田尊经阁文库本以外还有法政大学图书馆所藏本。2.如上三本中最早出版的前田尊经阁文库本是与内阁文库本和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同系统的版本。3.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是完本(存34卷)而比内阁文库本早印的本子,但版木不同。24卷本《喻世明言》是用法政大学图书馆本版木后印的本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通俗演义》传世版本很多,最早是嘉靖壬午(1522)刊大字本,即嘉靖本;最通行的则是约1664——1666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的改定本,称毛本。一般认为毛本行文简洁、主题鲜明,艺术上有了明显提高。但细加比较,不同则有,谁优谁劣却难下断语。毛本固然描述得清晰精当,能从细处生色;但嘉靖本总在种种矛盾、荒诞、夸张、繁冗——种种不可说不可解中流溢了强烈的悲剧意蕴。本文试就关公之死来分析两个版本在艺术、思想上的差异,并追索嘉靖本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的"梁川",在当代各种出版物中多作"梁州"。但《韦苏州集》的两个宋本以及元、明、清的所在古籍版本均为"梁川",《瀛奎律髓》宋刻本及明清版本亦均为"梁川"。《唐诗三百首》的古籍版本,也是先有"梁川",后有"梁州"。"梁州"最早出现于《唐诗品汇》明刻本中,应为形近之讹。由于"梁川"讹为"梁州",还导致了"江汉"被曲解。  相似文献   

9.
秦更年过录本何校《苏学士文集》传自钱泰吉转录之元本,又以唐仁寿过录钱本、《四部丛刊》本所附何校对勘;其中内容确有胜出诸本之处,于苏舜钦诗文的研究大有裨益,是一个传录何校的珍本.钱泰吉、秦更年二人的校语不仅可以补正何校之不足,其传录何校之精审,诸题识、跋语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和文献价值都足以为学林增色.  相似文献   

10.
《春秋繁露》单行本是其流传版本的一个最重要的系统,目前尚缺少较为全面的概述。本根据所见单行本及相关献录,对《春秋繁露》现存单行本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考察。现存最早的单行本系宁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此本为后世诸本之祖。明刻主要有四个比较重要的本子;清代最重要的本子是武英殿聚珍本。本认为宋本与殿本是研究《春秋繁露》最重要的两个本子。  相似文献   

11.
以往持《金瓶梅》作者为"王世贞说"者,多认为成书于嘉靖年间,近来查阅王世贞文集,新发现一些材料,可否定嘉靖说,而确定其写于万历九年至十一年,书成于万历十一年至十七年间.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解释.凌濛初在《唐诗广选序》中提出,此书乃王世贞家的“馆客某者”从王氏携归的李攀龙《古今诗删》原稿中的唐诗部分摘抄而成的伪书.学界多以此为不足信,然考诸现存文献可知:是说却是史源最为直接,可以较为圆满地解释《唐诗选》的内容,抵牾最少,最为近真相的.  相似文献   

13.
明末史学家谈迁认为王世贞所作《昙阳大师传》是仿照唐人《南岳魏夫人传》所作。笔者经过查访资料,文本比对,发现曇阳子事迹确实与诸多版本的魏夫人传记记载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将王世贞所作《昙阳大师传》和《太平广记》中《魏夫人传》两文相似之处作具体比较,并对相似原因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明嘉靖本《惠大记》为现存最早的惠州方志,与研究惠州历史、广东地方史志有重要价值。史书传刻过程中的遗失,致使《惠大记》缺部分卷帙内容。本文钩诸史文,试做辑录。  相似文献   

15.
张居正为明代杰出的内阁首辅,在嘉靖、隆庆二朝,他针砭时弊,励志改革,但都未能引起皇帝重视,万历初年,他升任内阁首辅,神宗年幼这一特殊环境给张居正一个施展才略的机会,神宗委大柄于居正,对居正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张居正得以推行改革。但是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遭到明神宗清算,万历新政因此毁于一旦,神宗对张居正改革给予了很大支持,但万历新政也断送于他手中。  相似文献   

16.
校勘《三国演义》,首先遇到的是底本问题。《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有明嘉靖本(以下简称明本)和清毛宗岗批改本(以下简称毛本)。明本和毛本的优劣,历来众说纷纭。但大家都认为,毛本一出,“一切旧本乃不复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成了以后三百年间最为流行的本子,一直延续到现在。毛本为什么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流传?我们的看法是,明本是现存《三国演义》最早的本  相似文献   

17.
现存魏了翁文集主要版本凡四种,即宋开庆元年刻本、明嘉靖初锡山安国铜活字本、嘉靖三十年邛州吴凤重刻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完整性而言,安国本最全;以文字内容而言,宋刻本最精。吴凤刻本、《四库全书》本则恣意妄改,留下了步步陷阱,使用时必须万分谨慎。虽然安国本、吴凤刻本、《四库全书》本在纠正浅显文字错误时可资参考,也并非全无是处,但总体校勘价值有限。民国年间印行的《四部丛刊》初编本,系影印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开庆元年刻本,而以安国本补缺,虽仍有残缺,错误较多,难言精善,然兼取宋本之精、安本之全,合二为一,珠联璧合,遂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明、清以来到底出现过多少版本至今难以考订,其中最受研究界重视的应属明嘉靖壬午,年出现的嘉靖本和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的毛评本。根据郑振铎先生考证,自明嘉靖壬午年之后的版本大都是以嘉靖本为母本的,毛氏父子同样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三百年来毛评本已经成为社会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版本。将嘉靖本和毛评本进行比较,研究一般认为毛评本行简洁,故事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我认为毛评本在注重对情节、诗等进行大的增删以外,更注重从小处着眼,在细处生色,对人物、事件、及其环境的描述上都力求清晰精当,尤其是在语言字的润饰上比嘉靖本有了极大的提高。将两个版本细加品读,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毛评本是将嘉靖本放在案头,反复吟咏,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往往它只是进行了一字之改却意义重大。或使人物刻画更加符合性格特点及历史背景,或使情节发展前后通顺连贯。  相似文献   

19.
杨浩 《华章》2012,(31)
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担任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担任首辅期间,张居正的行政改革使得大明王朝重换生机,对于明史来说张居正的“江陵柄政”作为了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而标榜史册,可见张居正行政改革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经过传说故事和话本阶段,到明初始成书。明嘉靖时高儒著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是关于长篇小说《水浒》版本最早的记载。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时《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可是只残存第十一卷(五十一回至五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