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晓波 《成人教育》2009,29(6):62-64
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发展新型教育体系的前提。北美地区在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互动上具有鲜明特点和成功经验,其三层政府支持体系、社区基金会制度、高等院校的主动融合以及学校和社区间多元化的合作形式都值得总结和研究。我国学校和社区教育的互动应借鉴北关地区的成功经验,从构建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互补的资金保障机制、构建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激励机制、构建促进学校与社区融合互动的教育督导机制、构建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的示范带动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典型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波 《教育探索》2009,(2):137-138
美国在推进高校和社区的融合发展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成功的经验体现在:建立在法律和政府基础上的公共支持系统、联结学校和社区的基金会模式、高校融合计划、人员全面参与体系以及多元化合作形式等.借鉴美国的经验,构建我国高校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的机制,应着力构建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人员参与机制,推动区域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教育均衡与教育优质的需求,促进了名校联合办学集团化的形成。厦门外国语学校联办海沧附属学校,从理念引领、校园文化、资源共享、自我管理、学生发展、服务社区、吟诵经典方面进行合作指导,推动了附属学校的发展。名校集团化联合办学应注重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总结与提升,注重校际间的文化衔接与传承,重合作办学成员学校的统一与特色,注重办学的规模与质量以及合作的利益与责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区教育资源以及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等课题研究的深入,学校各学科教育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也成了热门主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多样,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矛盾与变化。笔者试图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沟通融合,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累社区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有效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能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增强实践活动能力提供操作平台,保障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目前,彩虹小学与双虹社区、彩虹社区合作,坚持"和谐普惠"这一理念,充分"借景"社区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一、社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育已经逐步向多元开放式发展,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强调走向自然和社会。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  相似文献   

7.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特征,社会成员缺乏合作精神,同时囿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依赖以及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学校、企业、社会教育机构等教育资源形成了一种封闭性、专断性和专属性,导致社区教育资源短缺.为此,国家应从建立合作的制度框架入手,以制度规范行为,促进社区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3,(7):60-62
我们以创建“和乐”学习型共同体为目标,以探究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创建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及方法体系为抓手,实施“四个三”策略,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合作,充分调动、利用、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是实现教育区域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我国社区教育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业已成为教育区域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当前有关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内涵理解、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现实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等。故,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围绕地理空间技术在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研究的层次及视角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运用社区教育资源时扮演着多重角色,如发现者、设计者、参与者、评价者等.教师要想扮演好这些角色,必须深刻认识社区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掘社区教育资源,以促进幼儿园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重构成为倍受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各国都在寻求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社区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社区中的居民、社区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基金会与社会团体等均可成为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目前,许多国家都把社区的参与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社区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纵观日本近10年的教育改革策略,不难发现,重视家庭、社区与学校间的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何整合区域资源、利用区域资源与学校的合作来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已经成为日本教育界正在不断探索的新领域.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难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投入到对儿童的照料和教育中去,同时,社区与学校的众多教育资源又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基于这对矛盾,日本政府出台了“放学后儿童计划”,期望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升区域教育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生存能力”及“人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以街镇、(村)居民点为基本地域单元的社区成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学校是社区地域范围内的专门教育机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文章追溯了宏观历史背景中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近代学校制度形成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进,以及当代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与社区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必然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主张建构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这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持与利用.整合社区资源,转变对特殊教育的认识,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重新定位,开发社区课程,发挥教育委员会在社区的教育统筹协调作用,开展特教、医学护理等社区讲座,构建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库,可推动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区教育领域,它必将促进社区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变革。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区教育,共享社区内的社会教育资源、企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等,形成开放的、共享的新型社区教育系统,这是城市信息化推进中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教师家长委员会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组织形式,以学校发展、家庭教育、社区文化为主要阵地,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团结教师志愿者、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青保干部自主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管理中,形成了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从而发挥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共建的指导功能、策划活动的智慧功能、示范群体的榜样功能和沟通协调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区教育由政府主导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居民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与社区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社区教育与区域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机制欠缺等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美国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通融合模式、合作经营模式、网络经营模式、联盟经营模式,无疑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功能,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地方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服务社区的力度和广度,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教育也是由地方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开展和探索社区培训方面具有先天合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姚储琴 《考试周刊》2014,(2):188-188
社区教育资源指的是学校所在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一个社区内的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条件等因素,对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肯定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只有主动接纳、巧妙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区的积极参与将使幼儿教育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时代气息。我们在与社区的合作中,能直接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实行开放式的幼儿教育,让幼儿更快、更好地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概念,它代表了当今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方向.大教育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它的终身性,二是它的开放性.在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如何把学校教育植入社区教育之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都得到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它强调社区中的学校以及其他机构为社区中的成员,包括个人、团体、公立和私立的组织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满足自身与社区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