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说明:向中班幼儿提出10以内数数的要求似乎十分简单,其实要正确而迅速地数数并不容易。我们发现大多数四五岁幼儿仅停留在逐一点数的水平,一旦数得快或超过五的数量就易出错。我们认为,目测数群能力是幼儿数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首先通过拍皮球、“开火车”等游戏让幼儿学会从10以内任何一个数接着往下数。在此基础上,我们有目的地设计、制作、投放大量供幼儿操作的学具(如下),引导幼儿积累“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经验。这些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操作性强,能让幼儿动手动脑,反复练习。②具备多种目测数群的条  相似文献   

2.
教育一得     
巧用乐器学数数陕西镇安张昕昀刘祥枝我们把打击乐器运用到数学游戏中,让幼儿通过运动觉和听觉感知10以内的数量,效果很好。活动前,我让10个小朋友分别拿着碰铃、小铃鼓、小锣、三角铁、双响梆子等打击乐器的某一种,围坐成半圆形,并按顺序各自报数,所报的数便为幼儿自己的号码。活动开始,我任意确定一个幼儿作为第一人,从该幼儿开始,每人依次按自己的号数在乐器上敲击相应的次数。  相似文献   

3.
一、开水果店小熊的水果店开张了,小朋友快来尝一尝。请小朋友坐一排,轮流一次说出一种水果的名称,后面的小朋友不能和前面说的一样。游戏循环进行,直到想不出新的答案为止,数数“吃”了几种水果。一家人也可以进行。提示:用同样的方式,还可以玩“停车场”、“玩具店”等游戏,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习分类,丰富语言,训练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4.
抛球击鼓     
游戏者坐成圆圈,大家推选一个敲锣人在圆外背着大家敲锣,圆中心放置一个大鼓,教师把准备好的红球、黄球交给任意两个小朋友(他们之间要间隔6—8个小朋友)游戏开始。敲锣人开始敲锣,其他小朋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传递小球,适当时候敲锣人停止敲锣,拿到球的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抛球击鼓,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养幼儿分析观察能力。准备:画有小兔、小猴、小鸡、小鸭、老鹰、大象等动物的纸牌若干套。游戏方法: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半圆,每人发一套纸牌,教师坐在圆心中。游戏开始,教师说:“今天带小朋友到动物园去参观,请小朋友仔细观  相似文献   

6.
拼图数数     
过去,我教小朋友数数时,常采用请小朋友按教师要求取小棒的方法。开始幼儿很感兴趣,但多次重复后,幼儿便感索然无味了。于是,在教幼儿复习5的数数时,我让小朋友改用5根小棒拼摆各种图形。小朋友来劲了,一会儿,就拼出了台灯、菊花、跷跷板、伞、鱼等图形。我把小朋友拼的图形画到小黑板上,请大家欣赏,并数数它们是用几根小棒拼成的。小朋友每数完一种图形,都情不自禁地说:“呀!也是用5根小棒拼的!”拼图游戏,提高了幼儿数数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猜谜夹包跳     
游戏人数:3人或3人以上。游戏材料:1块秒表。游戏目的:锻炼你的反应能力。游戏方法:抽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现在开始用秒表计算时间!大家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个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的小男孩,对数学却感到特别的头疼。那天,老师教我们玩一个"报数字,抱成团"的体育小游戏。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大家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个人做"司令"指挥,接着大家按一个方向绕圈走动,"司令"报出任意一个数字,站在圆圈上的小伙伴马上要以这个数为一个小组抱在一  相似文献   

9.
逢“7”拍手     
正参加人数:5人以上。游戏过程:1.全部小朋友围成圆圈坐好。2.从某一个小朋友开始顺(shùn)时针报数。当报到7或7的倍(bèi)数时,这个小朋友不能出声报数,而以拍一下手代替。拍完之后,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报下一个数。  相似文献   

10.
猜谜     
《小学生》2003,(10)
游戏人数:3人或3人以上。游戏材料:1块秒表。游戏目的:锻炼你的反应能力。游戏方法:抽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现在开始用秒表计算时间!大家开始围绕着滑板讨论。但要注意,讨论中不能出现“滑板”这个词!  相似文献   

11.
阿凡提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布置了一道题目:784名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小明手中拿着784块糖果要发给这些小朋友.小明今年12岁,因此他别出心裁地决定按下述方法来发糖:从某一个小朋友开始发一块糖,然后从下一位小朋友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数数,每数到12的倍数小明就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可以流利地唱着数“一二三……十……”,但当你伸出五个手指,问他“这是几个”,孩子却回答不出来。幼儿学数数有一个发展过程,他们流利地唱数,只是学数数的开始,远未学会。幼儿学数数,  相似文献   

13.
快乐猜谜     
游戏准备:一只用来计时的表游戏开始:抽(chōu)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shú)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计时开始!大家开始围绕(rào“)滑板”讨论,但要注意了,讨论中不能出现“滑板”这个词!“他滑得棒(bàng)极了!“”注意平衡(héng)!”“我不小心把鞋给磨(mó)坏了!”……猜的小朋友只能听,不能提问。1分钟后,他要立即报出答案“:自行车!”哎呀,不对,错了!换一个小朋友继续做游戏。猜出1个谜,加1分。快乐猜谜@天源 @张艳 @李勇智…  相似文献   

14.
小魔屋     
目的:练习四散追逐、躲闪跑,提高幼儿的奔跑、躲闪能力。练习100以内的数数。准备:限定奔跑范围,并在场地中间画一小圆圈作为“小魔屋”。玩法:①选两名幼儿分别扮魔屋的主人老妖婆与数数人,4~6名幼儿扮小动物。②数数人站到魔屋旁,老妖婆与小动物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小动物在场地内四散跑,老妖婆捉小动物(拍到对方身体即算捉到),捉到的小动物披关进魔屋。数数人从第一个小动物进入魔屋后开始数数,从1数到100(不能数得太快)。老妖婆在这段时间内抓到的小动  相似文献   

15.
孙悟空考小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向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表演性游戏。游戏开始时,老师向小朋友报告一个好消息:“等会儿有一位客人要到我们班上来,大家一定猜不到他是谁吧!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孙悟空。”小朋友一听  相似文献   

16.
老师: 您好!我是一位大班幼儿教师。虽然工作十余年了,但也时常遇到一些困惑不解的问题,非常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与帮助。前不久,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区域活动中,坐落在活动室后面狭小的语言区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场所。游戏时。如果语言区的小朋友太多,坐不下,他们便自发地在书架旁摆一排椅子,结伴讲读图书;故事桌前爱讲故事的几位小朋友紧紧挤在一起,摆弄着指偶,笑着、演着。有时搞得想玩排图的幼儿只好到旁边的计算桌上游戏去了。我们意识到孩子太喜欢语言区了。而这么狭小的空间满足不了他们游戏的需要,应该开辟更有利于幼儿活动的游戏空间。于是,我们重新调整区域。将语言区设在前面的位置上,面积大得可容纳十几位幼儿同时参与。我们不仅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养幼儿与同伴愉快交往的情感。玩法: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请一名幼儿站到圈中。游戏开始,圈中幼儿从圈上任意一名幼儿处开始,边念儿歌:“踢踢脚,绕绕脚/一二三,三二一/开桃花,开梨花/小燕子,找朋友/不是你来就是他”。边用脚尖依次轻轻地碰每个幼儿的脚尖。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当念到“就是他”时,被点到的幼儿即为被找到的朋友,相互拥抱一下后,两人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组织我班小朋友做了一个滚球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一部分幼儿围成圆圈,部分幼儿在圈内,共用一个大皮球。游戏开始,在圈上的幼儿向圈内幼儿滚球。圈内幼儿躲闪,不让球碰到自己,如果被球碰到,停止游戏。如果未碰到圈内幼儿,站圈上的幼儿便继续把球向圈内幼儿滚去。  相似文献   

19.
游戏争霸     
张祥斌  夏奕 《少年科学》2013,(9):32-33,F0003
顿顿、怪怪熊玩游戏时,两个人都想赢。就这样,他们玩了一个又一个游戏,为了赢得游戏,他俩绞尽脑汁。 A抢30 顿顿和怪怪熊玩一种"抢30"的游戏,规定两个人轮流报数:第一个人从1开始,按顺序报数,他可以报"1",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接着报,但最多只能报两个数,而且不能一个数也  相似文献   

20.
吸尘器     
游戏道具:每人一根吸管,一团棉花游戏玩法:1.大家围着桌子坐下,双手放在背后,每人嘴里含一根吸管。接着,把棉花放在桌子上。请你们当中的一人用吸管把棉花团吸起来,并把它保留在吸管上,准备传给别人。2.这个小朋友站起身,围着桌子转一圈,然后重新坐下来并把棉花团传给左边的小朋友!左边的小朋友把棉花团吸过来,站起来,也围着桌子转一圈。3.如果棉花团掉下来了,还是要用吸管把它吸回来,可不能用手噢!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围着桌子转过一圈以后,大家一起来计算分数!吸尘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