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窄播化,或称“频道专业化”,指在当今电视频道众多、受众市场逐渐分化的趋势下,电视的频道开始由原来的大杂烩式“综合性”频道逐渐向单一的“专业性”频道转变。而事实上,“窄播化”在字媒体领域早已“大行其道”,各种专业化的报纸和几乎所有的杂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受众比传统的综合性日报要窄。同时由于受众组成比较单一,所以对受众较为关注的问题可以进行专业且深度的剖析和报道。  相似文献   

3.
李晓彦 《今传媒》2006,(12):62-63
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档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节目,因其“窄播化”和“分众化”的传播思路,决定了方言电视节目在内容上的地方特色,尽量地远离了同质化的怪圈。但从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到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中州夜谭”来看,这些方言节目无一例外地都把本地的城市市民作为这种“窄播化”和“分众化”传播策略下的受众,有的节目干脆就以城市来命名,如重庆卫视的另一档方言节目“雾都夜话”和武汉电视台的“江城一家亲”等等,大都忽视了本省或地区另外一个潜在的巨大受众群——也说同样方言且把它作为惟一生活语言的农民观众。一、农民…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认为精准是窄众,其实精准营销并不是把广告播给少数人看,而是要让合适的人看到合适的广告,所以真正的精准营销不是窄众,而是个众。毫无疑问,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快速发展的今天,精准有效的传播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精准的认识很多人存在一定误区,国内有许多人认为精准是窄众,其实精准营销并不是把广告播给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代替广大的人民群众赶往事发现场,或直接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把事情的真相通过报道的方式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正是这样记者多了一个"无冕之王"的雅名。那么,什么是调查报道。调查报道是指新闻媒体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个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剖析、揭示的深度报道,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这种报道形式更是常见,它为止确有效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或单位损害  相似文献   

6.
胡凡 《新闻前哨》2006,(5):61-62
目前,在我国广播事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广播的“窄播”化定位适应了大众对各类信息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特点。“窄播”化的体制赋予了专业频率准确的节目定位、明确的服务对象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广播“窄播”化的新特点。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华志广 《视听界》2002,(5):34-34
在风起云涌的广播改革大潮推进下.我因广播融人了国际窄播化大趋势。专业化办台适应了多层次听众的要求,适应了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特点,适应了开发电台的服务、交流、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自身发展方略。然而.我们不能以窄播化大趋势全盘否定“广播”的功能和作用。窄播化较好地解决了过去电台全都是综合台所存在的节目不能适应多层次听众需求、广播单向传导和功能单一等弊端;但并非电台节目越“窄播”越好。  相似文献   

8.
如今,广播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我国广播融入了国际窄播化大趋势.专业化办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多层次听众的要求以及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同时适应了开发电台的服务、交流、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发展方略.广播改革从"广"向"窄"的转变正是要通过"窄播"达到最广泛、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目的,这便是以"窄"求"广"."窄播"是大众传媒根据某些特别受众的需要进行的有特别内容的传播.著名社会学者乔治·吉尔德曾形象地把"广播"与"窄播"比做"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9.
辛文 《新闻知识》2005,(1):61-61
(一)及时主动、准确客观,正确引导舆论。报道要注重社会效果,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二)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充分报道党委、政府对事件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报道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报道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应和行动,  相似文献   

10.
谈谈地方党报的民生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党报关注民生的新闻,应具体体现在政务、“三农”、再就业、弱势群体、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新闻舆论监督等诸多方面的报道。采写报道要做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诚心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弱势群体往往是最无奈、最无助的人群。这就需要地方党报做一些调查报道、跟踪报道,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并通过党报舆论的影响,呼吁全社会都来同情、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1.
地方报纸对群众关注的而涉及部门级别较高的有新闻价值事件。不能及时传播出去。而国家、省级的报纸却能顺利报道。使地市报处于尴尬境地。严重影响着地方报纸的威信。  相似文献   

12.
陈瑾 《声屏世界》2005,(4):38-39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的不断深化改革,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等独具特色的报道形式已在各地广播电台广泛兴起,记口播、记连线使长期被称之为幕后“英雄”的记走到了话筒前,用各不相同的语音、语调、语速担当起播报新闻的主角,使广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一段时间来我们发现,地方广播电台的部分记在“播”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笔认为:地方广播记应在“播”字上下点工夫。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3,(4):24-25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原则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来说,包括党性原则、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真实性、报道的持续性以及对公众负面情绪的安抚。第一,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应站在服务大局的角度把握报道的方向,尽量减少或者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同当地党委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第二.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理论分析,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离实际、生活、群众近。有人以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深度报道也可以反映事件性新闻,是实现新闻作品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播电视到底姓“广”还是姓“窄”,搞“窄播化”还是搞“大众化”,一直困扰着广播电视界。“窄播论”者称:“窄播”是广电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化,广告商更注重对特定目标人群的宣传,“不愿白花每一分钱”,这种分化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广电传媒必须走专业化、“窄播化”的道路。“大众化”论者强调:“窄播化”存在种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导刊》2006,(2):F0002-F0002
全国“两会”期间,我市组成强大宣传报道车容,共有70多名记者编辑参与报道。记者们不辞辛劳,围绕会议主题对重庆团和重庆的代表委员们作了大量宣传报道,把“两会”中发生的事件及时告诉群众。调动了全市人民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积极性。记者们在“两会”报道中的表现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然而,在经济新闻繁荣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报道比较多,分析洼、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前瞻陛研究,缺乏对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多重观察视角,使得地方经济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层次浅、报道视野窄、报道方式旧和报道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进 《声屏世界》2002,(4):29-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新闻媒体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媒体通过开展经济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有效地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的经济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正效应,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另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也会产生消极、不良的负效应,对公共利益造成伤害。在实践中,如果对经济批评报道把握不当,就有可能对经济主体造成伤害。示例一:2000年12月在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广东“毒大米事件”,此报道一经…  相似文献   

20.
笔者因在一家地方报从事政法报道,常与地方武装部打交道,不是去开会,就是去了解情况。有时与武装部宣传干事聊起来,他们都反映地方武装部宣传面太窄,没有报道素材,大有巧妇无米难为炊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