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所谓多重复句,就是复句的某些分句又包含着分句,在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换言之,也就是复句里的分句本身是复句.“重”,是指结构上的层次.而不是分句的数目.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多重复句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则要对其进行分析,划分出它的层次,确定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而对于多重复句的分析,既可以说是我们中学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更有效地突破这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使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特在此介绍一下多重复句的几种分析方祛.  相似文献   

2.
多重复句可以细致而严密地表达较复杂的意思。教会学生分析多重复句,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必须花力气完成这一课题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一课题的教学却又是初中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在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方面,有的学生不容易把握其内在联系,依题时,爱出错  相似文献   

3.
在复句教学中,多重复句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我们在分析多重复句时,不但要掌握逐层剖析、抓住标志、化繁为简这三个要领,而且应该对这三个要领拓展拓深。应该总观全局,正确划出第一层次;熟练掌握表达各种关系的词语;注意结合语境。  相似文献   

4.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蔺璜多重复句是语法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不少学员对分析多重复句感到困惑。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我们来谈谈怎样分析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就是要弄清各分句之间的组合层次和逻辑关系,从而掌握复句的结构,了解其内容和意义。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多重复句的划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有必要作认真探讨,以循其规律,指导教学。在分析多重复句时,找出第一层十分重要。首层找错,全盘皆错。这方面,摸清关联词语的常见形式和分句间的关系是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6.
多重复句教学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想就多重复句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多重复句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同时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关系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教学《多重复句》这篇知识短文,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发现语句毛病,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学《多重复句》的主要难点是怎样确定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也就是说,到底哪是大层次,哪是小层次,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判定。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除了要讲清多重复句的基本概念之外,在具体方法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去确定层次关系。(一)从语言形式上看有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被包含的几个分句就结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较小的层次关系。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往往可以从一些关键词语或关联词语中看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8.
部编初中语文第六册在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的三次印刷中,都对知识短文《多重复句》进行了修改,并且越改越好。本文打算就其中的几处改动,谈谈教学多重复句的两个问题。一、多重复句是否都可以首先“划分为两个分句”? 在谈到如何划分多重复句时,七八年本说:“第一步,首先要从总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一个层次。”七九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找出统帅全句的结构关系,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这是第一个层次。”八○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划出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多重复句的观察发现,在划分其中层次的时候,复句关系所处的层次并不相同,分布各有差异,并且能形成较严密的位序级差。我们用逻辑推证与典型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多重复句中逻辑关系的组合层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法教学中,多重复句的教学是一个难点。要使多重复句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一部分难度较大的多重复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分析,而且要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分析。对于应该如何分析的问题,现行各种语法教材上都有差不多一致的明确答案:先总观全局,抓准第一层次,再根据关联词(如果有)所表示的关系或分句间(如果无关联词)的意义联系确定第一层  相似文献   

11.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里有《多重复句》的知识短文,这是中学生系统学习多重复句的开始。多重复句是复句教学中的难点。要想深刻理解复句的思想内容,要想把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个长句子紧凑严密地表达出来,掌握和运用多重复句是重要的。 (一) 复句是由一个个的单句构成的,而多重复句则是复句的复杂化,是从单句发展到复句后的进一步发展。讲授多重复句必须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一般复句的知识来分析多重复句。一般复句的各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语词,也都是多重复句经常运用的。一般复句只是一层关系,用一套关联词语(有时不用),而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12.
作为汉语语法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多重复句,历来是高中语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严密表意的语言信息捕捉的重要参核点和训练点。不少教学参考书和不少复习资料在谈到划分多重复句时,往往只介绍以下三种较原则性或失之笼统的方法。即: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多重复句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从弄清分句数目,吃透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抓住关联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分析多重复句,旨在帮助学习者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14.
在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共现于一个多重复句中——前有表转折的连词,后有表因果的连词,象“(虽然、尽管)……,但是……,因此……”这类复句,如何确定第一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对这一情况略作浅析。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分析多重复句应从内容出发。既然复句的关系类型是按逻辑事理确定的,那么,分析多重复句也应按这个标准,以求得复句分析上的协调一致。一个多重复句内具有转折和因果两种逻辑关系,怎样根据逻辑事理确定第一层呢?可以用变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胡钟业同志提出,依据多重复句内部所包含的逻辑思维,对多重复句加以变形,或紧缩,或变单句以寻求第一层,或颠倒语序,或添补关联词语以显示其内在脉理,进而划分层次,这种"思维分析法",立论有据,实际可行,为复句分析提供了新途径.但是,"思维分析法"还需要补充、完善.比如,同一复句,可能会有不同的层次划分,这种现象,胡钟业同志就未能充分注意.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先看一个多重复句:"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③但是不善于思索,  相似文献   

16.
分析多重复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分析多重复句时,虽然掌握了分析多重复句的一般步骤,但只注重标点符号的标志,而忽视了复句的“意合”,往往把第一层次分析错了。有这样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17.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有联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形式(分句)构成的。由单句形式(分句)组合成复句,一是靠语序,二是靠关联词语。学习复句。要弄清复句的概念,认识一般复句的类型,了解各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这些不是很难的问题。而学会分析多重复句层次(初中要求到二重),会辩析单复句,会改正复句中的语法错误等问题,往往因为复句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这些问题成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成了必考内容之一。怎样巧妙地处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呢?本文作者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多重复句的关联词主要起确定分句间意义关系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区分复句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词来划分多重复句的层次。具体划法有: 一、复句的两部分由各是一组具有某种关系的分句构成,而且复句两部分在意义上互不包容,那么这两部分分界处就是第一层的划分处,具有某种关系的关联词间只能是第二层次划分处。例如: ①不俘要'得夕卜国革命史,起短②年要,得中国革命史; 并味。③否俘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起  相似文献   

19.
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所谓“重(chóng)”,就是“层”的意思。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两个层次,所以叫二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三个层次,所以叫三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四个层次,所以叫四重复句。其他类推。多重复句层次多,组织严密。学会正确分析多重复句,不仅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而且可以提高分析语言结  相似文献   

20.
汉语有标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分析一直是中文信息处理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前人基础之上,引入关联词的离析度这一概念,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对原先一些复句层次自动划分的方法进行一种补充和完善,从而为人们更好的实现复句层次的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