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一天,他们在登临泰山时,见盘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 二”两个字,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于是便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不料,谁也回答不上来。中国学者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只好说回去查询。  相似文献   

2.
风月无边     
泰山极顶石壁上,镌有两个奇字"( )二",历朝历代,吸引了无数游客,也难倒了无数才子.几百年来,人们不解其中之意. 五十年代末,有几位日本学者游泰山,问询此二字,中国学者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3.
经典     
社会上"经典"两个字用得多起来了。当初爱用这两个字,是学院里教授们,好像是他们的专用品。后来教授用得多了,引出了乱用"经典"二字,其行为如同医生开大处方,得个感冒,给一堆进口的高档药。后来,经典这两个字到处都可见,于是,只好对经典两个字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4.
阿玉 《高中生》2008,(24):52-53
忧郁男生不想上学快下班时,一名17岁左右、腼腆的男生在母亲陪同下走进了办公室。我热情地请他们坐下,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面无表情地说:"王志飞。""读高几呢?"他的嘴巴微微动了一下,吐出两个字:"高二。""觉得学生生活快乐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 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日本,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其他好像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7.
微笑的力量     
《小读者》2009,(1)
一位身高只有1.53米的保险推销员.竟成了日本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保险推销员;还有一位被逮捕的法国记者.最终被一脸凶相的警卫悄悄放出了监狱。他们的神密武器只有两个字:"微笑。"所以.这两个故事的标题叫——  相似文献   

8.
《论学问》     
从前有个学者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两个字,一个字是“学”另一个是“问”。他去世后,两个儿子决定各自保管老人留下的字。大儿子拿到的是“学”字,他学了很多,却从来不问。二儿子拿到的是“问”字,他什么都问,可是从来不学。最终两个兄弟都没有学到真本领,因为他们都没有了解“学问”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9.
一位美国官员在我国南方某城旅游,陪同人员说,今天我们去郊外看一个古庙。去时走一条路线,回来走另一条路线,因为两条路线风景不同。这官员很高兴这样安排。到了那古庙玩了许久,回来路上这官员发现仍是去时的路线,很不高兴。陪同人员解释说:“你玩得太累了,另一条路线太绕,路程要多半个小时,所以还走来时这条路。”谁料这官员听了很恼火。陪同人员很气恼,认为这美国人不懂好意,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回来后,同去的一个外国人对陪同人员说:“你不知道美国人的习惯,事先定好的,他们不喜欢随便更改。如果改,应当与他商量。把两种办法都告诉他,由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经典”两个字用得多起来了。开初爱用这两个字,是学院里的教授们,好像是他们的专用品。后来教授用得多了,引出了好多人的不满,觉得这样大方地乱用“经典”二字。其行为如同医生开大处方,得个感冒,给一堆进口的高档药。后来,经典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1.
包山楚简是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墓中的一批竹简,新见字远超此前出土的楚简,使得楚系文字总量激增,为楚系文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都对《疋狱》84号简■字进行过考释,结论并不一致。通过对包山楚简"余"旁系列字形的分析,可以发现,"竖笔穿透"比"横画上曲"更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字中间竖笔明显是穿透的。同时,根据对战国时期其他楚简中的"余"系列字和"宗"系列字的分析结果,可以推断,这两个字形的右半部分应释为"余"。因此,包山楚简《疋狱》84号简的姓氏疑难字应释为"徐"(或"?"),而非"■"。  相似文献   

12.
王友来 《语文天地》2012,(17):35-36
在笔者的想象中,汉字的复杂多样,应该让外国人望而却步。可跟他们交流后,才意外地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千变万化的汉字是让外国人对汉语着迷的一个主观原因,在他们看来,长一点或短一点就变个字,"太神奇了"、"太有魅力了";二是同一个字竟有不同的读音(多音字问题)常常让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头都大了"、"都不敢念了",这也是国人觉得外国人发音"怪里怪气"的一个根本原因。多音字是汉字特有的文化现象,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13.
一、勇敢的声音 这节课的第一句话被我故意压低声音,显得很神秘:"我先写--两个字,你们可能--读不出。"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勇敢"二字(自认为是硬笔书法)。同学们一看就这俩字呀,认识,全都满不在乎地读着,还得意洋洋地等着我的表扬。 "错了!你们全错了!"我的评价让他们大失所望。可是不读"yonggan"又读什么呢?眼睛全都疑惑地望  相似文献   

14.
何妍彦 《海外英语》2013,(16):241-242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到了5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从此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解释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这两对概念进行了大量介绍,基于此,通过对这两对概念、其背后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认为他们二人的二分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影响和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代词论中存在大量"以骚评词"的现象,文章试图从明代学者李陈玉提到的"诠释"二字展开,从读者之悟与作者之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一现象。其中涉及清代词人对温庭筠、姜白石等唐宋词人的批评以及清代张惠言、陈廷焯、冯煦等人以骚评词的实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连载南京师大许卓娅老师的一组有关美国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章。文中所述皆为作者所亲见亲历,并融入了作者本人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独特见解与深入思考,相信这组文章会给广大的中国幼教人不小的启示与收获。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学者加德纳先生和夫人温纳尔带着他们1岁9个月的儿子来中国考察交流。作为一名正在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有幸在担任他们生活陪同工作的同时,获得了两周旁观他们教育儿子的行为的机会。由于当时幼教理论界正把目光集中在转变"划一"教育观念,倡导"个性解…  相似文献   

17.
陈建翔 《辽宁教育》2013,(10):20-21
笔者的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里的"生活"二字,对妈妈含混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孩子怎么认得这两个字?过了几天,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看电视上的《生活》栏目,主持人经常念"生活"、"生活"的,他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发音,跟报纸上一对照,就辨认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对不起,在"一亿"前我省略了价值两个字,一亿男人 指的是路飞,一是他的赏金被海军标了一亿贝利,二是《海 贼王》的单行本在日本卖到了一亿册。如果路飞收版权费的  相似文献   

19.
兄弟树     
狗熊憨和猴子聪是好朋友,他们有了好东西总是一起分享,好得和亲兄弟似的。一次,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一棵高大的桃树,树干分成两个杈,像一个大大的"丫"字。猴子聪说:"憨哥,这两个树杈多像咱们俩,整天形影不离,这棵桃树干脆叫它兄弟树吧。"  相似文献   

20.
学者为己     
<正>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这应该是关系到教育成败大是大非的问题。古人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勉学》中对"古"今"教育目的进行了比较:"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现在教育举步维艰,其原因归根结底有二:一是面对这两个问题,学生的目光很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即使说出一些理由,也是言不由衷;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赋予孩子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无自主选择权,从而使得他们沦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