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助推下,全国两会报道形态越来越开放,公众参与平台越来越丰富,这对媒体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践,对媒体记者在当下如何更好地把握舆论导向、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智慧地做好两会报道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三月,全国两会与您相见,典型的"周期性"新闻题材。一年又一年,新闻报道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我们发力,打通"大小屏"。打通"大小屏",打造"两会集结号"。今年,新闻中心在微信、微博端推出"两会集结号",设置《建设新福建》、《央媒看福建》和《两会小知识》三个小栏目。《建设新福建》集纳了北京报道团队采写制作的丰富视频素材,200多条1700多分钟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7):10-11
<正>今年全国两会,是封面新闻在重大报道中首次亮相,也是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首次携手进行大型报道。3月1日,封面新闻微博微信开通。开通首日,紧紧围绕全国两会展开策划和报道。截至3月10日,封面新闻共推出两会相关微博上百条,微信27篇。《华西都市报》亦派出多名记者赴京报道全国两会,做出了一系列关注度高、可读性强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王馨 《新闻前哨》2021,(3):14-15
信息时代赋予了新闻诸多表达方式。而时政报道中的两会舆论场,为这些创新表达提供了集中展示的舞台,使得两会的新闻大战,从以往长枪短炮的比拼,变成了创意元素的竞争。VR全景、手绘长图、字读两会、直播、H5……2021年湖北省两会,湖北日报将创意元素融入系列新媒体产品中,滚动式传播两会资讯,“可视化”“可听化”呈现各类报告的亮点,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平台全方位立体报道,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直达心灵的两会新闻新体验。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4,(5)
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改变是我们优质服务的实践。留下您有观点的态度,有态度的观点,就来——@传媒杂志@中国传媒网@新华社发布:2014年两会,新华社首次利用微信平台搭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就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话题将涉及雾霾、医疗改革、互联网金融等时下热点,同时,大数据分析团队将通过微博、搜索引擎等社交数据对每日话题进行深度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某数据挖掘公司监测《小时代》的微博受众,发现观影群体的数据指向"90后""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女孩",而这些数据对应另一头指向湖南卫视的《快乐大  相似文献   

6.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7.
微信全面亮相 2010年广东两会《羊城晚报》开启"微报道"大门,2011年微博联合网络开发出微博墙、记者微博群等形式,2012年出现"微发言""微直播"和"微访谈"的大型网页式"微报道"专题.2013年地方两会"微报道"借力微信3亿之众的注册用户,开辟了新的传播通道.据统计,2013年大多数省区市两会基本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等不同信息量的微信推送.  相似文献   

8.
微博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大放异彩,以至于很多代表和委员的见面问候是:今天,你"围脖"了吗?如果说,去年两会微博还仅是"小试牛刀",那么,在刚结束的2011年全国两会上,微博已经展露"风生水起"的耀眼光芒。"微观两会",不仅是全国亿万网友的流行,也在无形中推动着新媒体介入重大主题报道的进程与深度,推动着重大主题报道方式的变革。笔者仅以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对重大主题报道中新媒体的介入及其影响予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开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10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网站、手机客户端,这些多媒体平台的联台发布,有效助力全国两会的信息覆盖与媒体传播。全国两会前夕,省广播影视集团适时推出海博视频,受众得以直接从手机上收看信息。集团官方网站海博TV在首页开设专栏,同时通过话题设计,增强与网友互动。新闻中心的电视节目,快讯、访谈、观察、花絮,都成为集团官网的一手信源;微信微博,借助集团官网平台,以原文链接方式,实现互相推送。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政治生活的大事,甚至吸引了大大超过全体代表人数的记者参会’,面对激烈且公开的新闻竞争,各路媒体纷纷展示近几年时兴的媒体技术和报道理念,从微博、微信、秒拍到可穿戴设备,从专题报道、大数据报道到全媒体多终端报道不一而足,可谓新闻的奇观。这种集中的展示,也为我们探讨新媒体新闻报道,尤其是政治新闻的报道形态演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和形式愈加多元,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福建气象"官方微博的账密泄密、发布的微博无法管理监控等不安全因素,基于ORACEL数据库的"福建气象"官方微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全省统一的微博管理发布平台,可以对服务效益进行客观分析,不断提高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莹  覃垚  戴冰 《传媒》2021,(9):17-19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全国两会确定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蓝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守正创新,高质量完成两会报道,通过产品创新体现了总台特色. 内容频上"热搜",掀起舆论热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台报道紧扣两会议题,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强化融合传播,"央视新闻"等账号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引发的数十个话题登上热搜榜,引起网民热议,表现出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议程设置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国两会新闻大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有不同,总给媒体界留下一些回想。在今年的这场比拼中,解放军报社首次成立融媒体后方编辑策划组,与一线记者编辑、后方全媒体产品制作团队并肩作战,《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军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多个平台同时发力,成功打了一场媒体融合的探索性会战。两会期间,许多同志从报纸尤其是新媒体上,看到一个新的"LOGO"——解放军报融媒体。据统计,从3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8.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携手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律师协会集结全省万名专业律师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更有力的维权行动2017年7月起,全新子版块《律师在现场》手机直播上线,在周一到周五中午12:00-13:00,《律师在现场》"走进律所"在福建新闻频道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海博TV、福建司法官微四个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解答观众的法律提问,打造一场丰盛的指尖"法律午餐",获得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及好评;每一期话题咨询时,均有上万名网民参与讨论、留言。8月18日起,《律师在现场》电视板块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两会是中国特色的舆论场。今年全国两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着力打好融合报道的硬仗,形成主旋律的多声部大合唱,为读者烹制出了主题突出,更具时效性、贴近性与生动性的新闻大餐,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报业旗下7家媒体全线出击,日均发稿30个版左右;集团打通报、刊、网、微博、微信、全线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