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易家炎 《声屏世界》2005,(12):65-65
《南方周末》最近报道说,冯小宁拍了10年战争电影.最终“壮烈”了。  相似文献   

2.
因与奥斯卡奖时间上前后呼应,这个由美国娱记组织的电影评奖,被看成奥斯卡的开幕序曲。而本届“金球奖”由于《十面埋伏》的“角逐”,于国人而言变得更有看点。与同为提名的其他外语片相比。极尽绚烂而空洞的《十面埋伏》缺少的不仅是获奖的理由.而且是背后代表的中国电影的整体文化缺位。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随着“民俗热”的兴起,“伪民俗”也悄然诞生。民俗电影《黄土地》中的“祈雨”,《红高粱》中的“颠轿”,《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点灯”、“封灯”,这些情节虽然为影片增色不少,却被国内评论贬斥为“伪民俗”,引发了观众对艺术创作中所涉及的民俗事项的真实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陈凯歌以《霸王别姬》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位置,了断了“少年凯歌”沉重的历史心结.也开启了中年凯歌长达十年的市场彷徨。十年后,他带着《无极》对中国电影票房最高峰发起冲刺,大有王者归来的气势。3.4亿元的投资、亚洲顶级电影精英、长达3年的制作历程,把《无极》变成了陈凯歌电影经历中一次终极挑战,一场输不起的豪赌。  相似文献   

5.
王珠银 《视听界》2004,(6):69-71
安德烈.巴赞曾经说过,“电影没有起码数量的直接观众就不能存在”。电影的创作和观众的接受是电影的二重性。因此,电影创作者的编码规则,必须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确定。一部电影只有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才能使“不仅是产品成为产品,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指环王》三部曲正是从名著效应、魔幻世界、“声光秀”三个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提起“大片”,人们一般很少想到法国电影。因为前者最强势的代表是好莱坞,而后者最鲜明的旗帜是“个人化”.大片和有个性的电影在文化立场上似乎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7.
《千杯不醉》从主题和风格上或许不足一评一论。按导演尔冬升的话来说,“它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部商业电影,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又值得一笑一说。作为一部港产喜剧.不夸张不造作.世故中自有天真在.已是难能可贵。尔冬升从来都是“文艺腔”十足.这个自认是“票房毒药”的少产导演.在香港影市萧条时却越拍越忙.从《忘不了》到《旺角黑夜》,再到《早熟》.成为除刘伟强、  相似文献   

8.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12月中旬上映,是今年中国电影“大片之战”的收官之作。因为《英雄》和《十面埋伏》而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导演,在《夜宴》和《墨攻》两部同类型电影抢先上映之后,第三度祭起“古装动作大片”的不二法宝,希望能在群雄并起的今日,扛住中国首席商业兼艺术导演的至尊大位。  相似文献   

9.
禁之论     
新中国电影的“禁片”史大抵始于对《武训传》的批判,在此后的头三十多年中,政治问题一直是电影遭禁的主要原因。譬如《武训传》结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苦恋》与反精神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沿袭“代”的划分方法来讨论中国“禁片”的历史断代,“第四代”以前的电影人就这样在大风大浪中欢度了他们运动健将般的创作生涯。而当文革后的新电影《苦恋》被《解放军报》的特约评论员带头修理过之后,“伤痕电影”  相似文献   

10.
有人称《梅兰芳》是陈凯歌“谦卑的自我救赎”,但令人意外的是.到了《赵氏孤儿》,陈凯歌的谦卑似乎更胜一筹。而少年凯歌所代表的电影纯真年代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1.
杜娟 《新闻世界》2004,(6):17-18
作为“五四”新义化运动的先驱,夏衍在电影戏剧方面的成就在同时代的人当中无出其右,他创作的《风云儿女》、《春蚕》等一大批优秀电影剧本对当时的进步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但作为  相似文献   

12.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6,(9):29-32
台湾歌星蔡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涉及广播、写作、歌坛、电影、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项大型活动,被誉为“名嘴”。她还为上海《新民晚报》撰写专栏文章,为新加坡电视台主持《旧情绵绵》节目,主持“BBC”广播节目《日正当中》.赴《世界日报》之邀赴美巡回演出,应欧洲各界华侨之邀赴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地巡回演唱。  相似文献   

13.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机器人用科技创造出了虚拟的现实世界“Matrix”.并让人类精神在其间活动。如果说这是沃卓斯基兄弟对于未来的想象.则起码在信息时代抵御病毒的战争中.这一切已经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电影持续低迷而“韩流”异军突起的情形下.《雏菊》显然被赋予了某种希望。但仅靠“江湖”电影+韩国的浪漫爱情,这道简单的算术就能解决问题吗7[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司、导演和编剧最重要的一个共识是,他们都希望电影成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原著小说关注的中心是地震给人带来的“疼痛”,比较个人化;而改编后的主流电影当然不能去表达“人生是绝望的”.  相似文献   

16.
2007新年伊始,上海《新闻记》杂志第1期刊发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一,对06年度国内媒体报道的上百条产生了一定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进行盘点,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华商报》刊发的“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2.《兰州晨报》的“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3.《华西都市报》的“扫墓祭祖烧“别墅”将被查处”;4.《上海证券报》“银监会拟发退市令三城商行受警告”;5.《新化报》“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6.《信息时报》“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7.《今日早报》“大雨袭杭百舸归”;8.《中国经营报》“铁道部酝酿火车票中加铁路建设费”;9.《民主与法制时报》“深圳中级法院的日常工作由深圳市纪委代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06,(29):10-10
曾经总是“具有重太教育意义”的国产影片面孔.越来越日常化了。本来嘛,电影得大家爱看,那才是硬道理。现在要感受石头的“疯狂”和黑色幽默,可以看看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然后进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去买张DVD.该片的正版DVD不仅具有出色的影音质量、精准的中文字幕.还收录了导演宁浩的访谈.值得收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4,(13):69-69
★《1900》贝托鲁奇1 976年的作品,是反映意大利农村社会主义的史诗电影。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理论是贝氏电影的两大主题,但他对“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不热衷,他觉得革命不是解救穷人,而是解放自己,能为自己服务,才可能为人民服务。这部作品就代表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9,(2):17-17
目前,50部“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片”.正在紧锣密鼓地筹拍、拍摄、后期制作中。除了中影集团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外,包括《铁人》、《航天英雄》、《可爱的中国》、《天安门》、《风声》在内的多部主旋律大片也将在今年陆续通过大银幕与观众见面。对于2009年的电影市场来说,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建国60周年”,  相似文献   

20.
他被认为是最不像“导演”的导演:作为和张艺谋.陈凯歌同届的校友,他是成名最迟的“第五代”导演:却又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几乎他拍的每一部影片都获了奖,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霍建起的电影,不具备任何商业元素。却丝丝沁入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