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素 (emodin)化学名为 1,3,8-三羟基 - 6甲基蒽醌 (1,3,8-trihydroxy - 6methylanthraquinone) ,分子量为 2 70 .2 3。其化学结构属于羟基蒽醌类。大黄素为大黄的有效成分之一[1] ,并且在正品大黄中的游离蒽醌中占的比例较大 (掌叶大黄Rpalmatum中占0 .0 1% ,唐古特大黄Rpalmatumvartanguticum ,药用大黄Rofficinale中均占 0 .0 96 % )。国内外文献有关大黄的报道很多 ,作用极其广泛。现将大黄素作用总结如下。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1 泻下作用 大鼠及豚鼠实验表明[2 ] ,大黄素有类似乙酰胆碱的作用 ,并可被阿托品所对抗。大黄素与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用20%H2SO4水解样品,以丙酮为溶剂,索氏提取样品中的蒽醌类化合物,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75:25,V/V),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样品中4种蒽醌类化合物分别在1.50~150,0.950~95.0,1.30~130,1.15~11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测定的重复性较好,并在24 h内稳定,4种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均在98.14%~101.3%之间,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牛黄解毒片的药物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清热化毒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用20%H2 SO4水解样品,以丙酮为提取溶剂,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蒽醌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75:25,V/V),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样品中4种蒽醌类化合物分别在1.50~150,0.950~950.,1.30~130,1.15~11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重复性较好,并在24 h内稳定,4种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均在98.14%~101.3%之间,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清热化毒丸的药物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凤尾草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和消炎灭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就国内外近年来对凤尾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葛根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中草药葛根的调查研究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三萜类和芳香类化合物 ;它在心脑血液循环、解痉、降血糖等多方面具有药理作用 .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6.
大黄酚是中药大黄主要的有效单体之一,属于蒽醌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大黄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阿尔茨海默病中表现出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抗氧化,抑制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sterase,AChE)活性,调节脑内氨基酸水平,增强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等。大黄酚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化合物,该文对大黄酚近年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3种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和木立芦荟为实验材料,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及薄层层析等方法,潮定并比较了它们叶内蒽醌类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芦荟幼叶中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均高于成熟叶,木立芦荟蒽醌类物质种类最多,其幼叶芦荟素和芦茎大黄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安康虎杖Polgonum cuspidatu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及与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虎杖95%乙醇提取物中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结论 蒽醌类化合物为安康虎杖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的方法.色谱柱:安捷仑ZORBAX Stab leBound(4.6 mm×50 mm,1.8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体积比85∶15),流速0.8 mL/m in,检测波长254 nm.在该色谱条件下大黄素和大黄酚在4 m 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Rs=1.95),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大黄素98.5%,大黄酚99.4%,RSD分别为大黄素1.47%,大黄酚0.99%,大黄素在0.04~0.12μg,大黄酚在0.08~0.2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 9和r2=0.999 9,最低检测限为大黄素0.028μg,大黄酚0.014μg.因此,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为HPLC快速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7个厂家生产的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作含量测定,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磷酸缓冲液(9:1)为流动相,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22%,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66%.每片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在0.31~3.16mg之间.结论:从所测得成分的含量看,7个生产厂的三黄片质量不稳定,现行标准粗略,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7个厂家生产的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作含量测定,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磷酸缓冲液(9:1)为流动相,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22%,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66%.每片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在0.31~3.16mg之间.结论:从所测得成分的含量看,7个生产厂的三黄片质量不稳定,现行标准粗略,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大败毒胶囊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2:18),检测波长为438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6、0、9994和0.999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RSD=0.4%)、99.6%(RSD=1.1%)和100.2%(RSD=0.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各个方面.但传统用药习惯以及许多五味子水提液的显著的药理活性实验结果,提示五味子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可忽视.文章从五味子水提液中分离得到了多糖有效部位,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煎煮方法对大黄汤剂中蒽醌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煎煮温度、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水量等因素对大黄汤剂中总蒽醌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煎煮温度对总蒽醌有显著影响,煎煮时间对结合蒽醌有一定影响,煎煮次数和水量对总蒽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最佳条件为,煎煮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以80摄氏度为宜。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分钟为好。通过使用最佳的煎煮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是木樨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近年来,发现女贞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但关于女贞子中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国内外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女贞子中的水溶性物质进行了逐步地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白色粉末状化合物,通过物理常数测定、化学定性反应以及光谱测定(IR.UV.H~1 NMR),确定该化合物是女贞甙.研究表明:女贞子中含有多种抑制成分,而女贞甙是主要的抑制物质,它在2.5×10~(-3)mol或更高浓度时,在所观察的时间内。对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大黄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采用加入酸碱的方法对传统中药大黄中的蒽醌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研究.采用三氟乙酸做为保留酸,氨水作为洗脱碱,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9∶1∶5∶5).对于分离产物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得到了大黄蒽醌的五种纯物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增液承气汤的最佳煎提工艺。以地黄中主要有效成分梓醇、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方法每个因素拟定三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煎提工艺条件为煎煮3次,每次时间为1h,溶剂用量是药材重量的10倍量。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较好,可以作为该方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黄素是分布最广的蒽醌衍生物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如保护神经、抑菌、抗炎、抗肿瘤、降糖、调脂、抗病毒、抗过敏、免疫抑制、保肝和泻下等,药用价值高。然而,长期使用高剂量的大黄素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和肾损害,且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为了给合理开发大黄素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对国内外有关大黄素生物活性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药理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民间,早已用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白藜芦醇[Resveratrol,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trans-3,4,′5-trihydroxystilbene)]是虎杖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抵抗内毒素休克,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镇咳、平喘、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将其应用于临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理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虎杖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取材广泛,价格低廉,在进一步阐明其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后,可以为更好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20.
东北刺人参中含有多种皂甙、挥发油、黄酮、蒽醌、脂肪酸等主要化学成分.该植物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具有抗炎、抗衰老、抗菌、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文中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