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新闻节目的定位,指的是广播新闻工作者对广播新闻节目设置和意义作出理性的判断,是对新闻节目播出内容、受众对象以及时段等基本要素作出科学的界定。节目定位是一个节目总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多年来,由于新闻工作者没有科学认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对节目定位不科学,导致报道内容缺乏深度,没有针对性,节目形式呆板、生硬,没有时代感。广播新闻节目要体现喉舌的指导性、权威性,就必须认真研究节目定位,不断探索广播新闻的最佳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余磊 《声屏世界》2013,(2):27-28
广播新闻节目离不开深刻、精彩的评论,如果没有评论就是一档纯播报性节目。新闻评论不仅为节目增色,更重要的是引导受众正确、客观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广播新闻节目的评论中,主持人说什么、怎么说是决定评论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新闻评论"度"的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对广播新闻节目评论"度"的把握,应当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频率专业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并非什么新话题了。国内的省级电台、市级电台,可以说是专业频率多如羽翼。但是尽管如此,感到十分缺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没有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这在一个合理的专业频率格局中是个非正常的现象。本文旨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探讨。广播新闻频率的现状目前国内省级电台的新闻节目大都安排在新闻综合频率(或称综合频率),主要以早、中、晚三档新闻节目为主,辅之以整点新闻,作为整个新闻节目的主要构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素以“新闻立台”为宗旨的上海电台990新…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出了相互融合之势,对于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而言,这种发展趋势既为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机遇,也为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挑战,而如何通过创新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则是广播新闻节目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产业链、受众需求以及传播方式三个层面,对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步入信息化、科技化时代,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更加便捷,这离不开新闻媒介的发展。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形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促进了广播事业持续的稳固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在发展中秉持了公正、公开的理念,提升了媒体服务的水平,促进了广播新闻的良性发展。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增加普通民众与广播新闻节目的互动,可以给广播新闻节目注入新鲜的血液、增添活力。广播新闻节目除了要做好传播信息的社会责任,更需要走进人们的生活,探讨人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社会的职能,笔者通过近几年我国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形势及特点,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彬 《新闻世界》2015,(1):42-43
如今我国媒体环境不断变化,在给广播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广播新闻创新节目形式,适应当前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探究了广播新闻节目当前的现状、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和路径选择,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今我国媒体环境不断变化,在给广播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广播新闻创新节目形式,适应当前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探究了广播新闻节目当前的现状、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和路径选择,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节目就是指将若干条不同体裁的新闻稿(消息、通讯、评论、录音报道等),按照一定的编排思想和时间限度,精心编制成的一次广播节目。新闻节目是广播宣传的“主体”和“骨干”,因此,在办好各类节目的同时,首先要集中力量办好新闻节目。在新时期的广播宣传中更应把新闻节目的重要性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电台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量大、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被淘汰出局,导致广播电台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一个克敌致胜的重要砝码。因此,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节目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强广播新闻,广播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马瑜斐 《视听界》2005,(6):101-103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来临,随着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发展新特点进行了探析。一、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听众意识日益明显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媒体的  相似文献   

11.
周敏 《中国广播》2004,(11):41-42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广播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新闻变得更广泛、更新鲜、更快捷、更深刻。广播新闻节目能否受到听众喜爱,播音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播音员必须研究掌握过硬的新闻播音技能,增加播音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魅力,增强其可听性。播音员应该在播音语言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上多下工夫,并根据广播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就能收到良好的播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艳  赵静 《新闻传播》2004,(7):75-75
广播新闻节目,是由若干条新闻稿件编排而成的。它是电台节目的主体和骨干。要提高广播新闻的总体质量,就得加强节目的编排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把广播新闻节目编排得更好一些呢?笔者认为,编排广播新闻节目,如同制作膳食菜肴,只有烹制得色、香、味、形俱佳,才能吊起听众的胃口,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广播新闻节目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以一幅严肃庄重的面孔、正襟危坐的形象出现的,但是伴随着我国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兴起,新闻节目的轻松化倾向,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服务性是新闻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之一,对广播新闻节目的扩展、延伸,可以为受众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直接服务。随着新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必然,促进了广播新闻媒体的融合创新,本文以广播新闻节目为切入点,在概述新媒体对广播新闻节目冲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媒体冲击下广播新闻节目的现状,探讨了广播新闻节目服务性的提升和延伸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新闻在电台广播节目中居于主体和骨干的地位。市级电台要办好新闻节目,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推陈出新,办出特色1.发挥广播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在当前传媒的激烈竞争中,广播的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求,不断进行着自我改革。但是,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新闻改革中出现了新闻节目新闻意识弱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广播新闻传播规律和广大听众的需求,企望把新闻节目承担的功能转到专题节目。这对于广播宣传舆论功能的发挥以及广播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媒体传播特点和听众的收听习惯等原因,广播新闻节目黄金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但是让广播工作者感到困惑的是,现在黄金时间里新闻的“含金量”不高,因为指令性宣传任务比较多,而且都要求在早晨时段播出,并对篇幅长短作出具体规定,有些稿件…  相似文献   

17.
实施精品工程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广播新闻应该如何创优?笔者以为,惟有创新,广播新闻创优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创新,就是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构想,创造新的事物。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手段来采写和制作新闻节目。其实,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但是在今天,在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广播这个弱势媒体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创新,广播新闻工作者在危机感的同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就要有更多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王志钢 《新闻窗》2014,(6):75-75
一、大众化 听众观看和收听广播新闻节目的过程也是和新闻节目交流的过程,交流的载体为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听众与广播新闻节目顺利沟通建立于对语言本意的共同理解上,即广播新闻节目要顺利地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让观众准确理解语言的内容。基于此,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应具备大众化的特色。 广播新闻节目传播的一切内容都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和语气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近两期的《新闻业务》对新闻的长短有些议论, 引起了我们的很大的兴趣。与报纸编辑比起来,我们广播电台编辑吃长新闻的苦头更多些。常听广播的同志都知道,广播里的新闻节目大都只有十分钟到十五分钟,至多不超过三十分钟。以一个十五分钟的新闻节目种,按照一般的播音速度,只能发两千五百字左右,而通讯社和报纸上的较重要的新闻,一般都在千字以上,有些甚至几千字。如果全文广播,一个新闻节目就只能播一两条新闻,再长一  相似文献   

20.
丁宏 《中国广播》2008,(12):60-62
当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呈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听众对大多数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抱有接纳或宽容的态度。但是,对龙头性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上上下下还是有些要求和期望的,从专业看也还是应遵守一些规范。本文所谈,就是针对龙头性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龙头性广播新闻节目指的是:一家电台各新闻节目中占重要位置的新闻节目、以时政为主的综合性新闻节目、时政性新闻节目,亦即主打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