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一位哲人曾说过: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这精辟的话语无疑是在启示我们,让班级生活擦亮孩子的人生。那么,如何才能擦亮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茁壮成长呢?下面笔者将对班级管理中几件轶事的所思所得全盘托出,与同仁共享之。  相似文献   

2.
张俊 《江西教育》2006,(1):33-33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一位哲人曾说过: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这精辟的话语无疑是在启示我们,让班级生活擦亮孩子的人生,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命题。那么,如何才能擦亮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11,(3):48-48
许多家长已经了解性早熟和营养过剩有关,但除了吃以外,还有很多细微之处也会引起孩子性早熟,开灯睡觉较少受到关注。夜晚孩子入睡后,人体在黑暗中会分泌一种名为“褪黑激素”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分泌水平,抑制身体发育速度,不让其像白天一样快速增长,从而达到平衡。夜晚长时间在人工光源下学习或睡眠太少、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讲过一句话:“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孩子们“棒”了,国家才能强大。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传之久远。孩子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包括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更多地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吵闹任性时,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夏天的午后,外婆的歌唤醒我,那首歌好像这样唱的:天黑黑,欲落雨,天黑黑,黑黑……”——题记五岁时,我依偎在姥姥的怀里,坐在院子里。姥姥仰望着夜空,许久许久。星星眨着眼,仿佛在向我说话。姥姥摸着我的头发说:“宝贝儿,你喜欢白天还是夜晚呢?”“白天!”我高兴地回答。“为什么呢?夜晚你不喜欢吗?有小星星哦!”姥姥瞪大眼睛问我。“因为白天的天空是蓝色的,夜晚的天空黑黑的,我不喜欢。但我喜欢星星!”我调皮地说,“姥姥,你能把它们摘下来给我吗?”“傻孩子!星星离我们太远了。姥姥老了,跑不了…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期以来,从地方到中央电视台,不时推出一种新节目:从稚气的幼儿到忿忿不平的少年,直言不讳地指陈父母的缺点;小学生、中学生数落老师的过错。什么“双休日常到外公外婆家,很少到爷爷奶奶家”,“好的礼物送给外婆,差的东西送给奶奶”,“学校里募捐,回家向妈妈讨钱,妈妈脸色难看”,“我们的一位老师,总是板着脸,脸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笑容”,“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老师疑神疑鬼,硬说我们早恋”……每当这些天真的孩子说出一种成年人心中有、口中无的大实话,总不免引起阵阵会心的或夹杂苦涩的笑声。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不妨…  相似文献   

8.
向孩子学习     
王森 《幼儿教育》2014,(9):13-13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有一句老话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身为家长,我们总认为自己的话就是圣旨,就是权威,就永远正确,就可以“说一不二”,就可以发号施令。但要是细心观察,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其实有许多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把孩子比作美丽的花朵,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也有人把孩子比作一本“书”,一本很厚很厚的书,一本精彩纷呈的书。是呀,从婴儿到儿童,从少年到青年,父辈们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地阅读着……有人说:一个孩子一个样,各个孩子不一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潜能,不一样的需求……每个父母,都面对着这样一本各具风格的“书”。作为称职的父母,就必须读懂这本“书”。翻开第一  相似文献   

10.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重要环节,毕业班的数学复习课更是举足轻重。然而纵观当前教学现状,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目,成绩的高低就是复习质量的优劣。普遍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不会复习,常常“满堂灌”,从概念到公式,从计算到式题,喋喋不休滴水不漏。二是形式单调,大搞“题海战术”,从课堂到课外,从白天到黑夜,大题小题难题易题题题不止。这样复习下来,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受罪,以至产生“高原反应”:学生不再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复习中成绩反而有所下降。针对这些现象,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复习课重新…  相似文献   

11.
孟庆玲 《动漫界》2022,(3):50-51
白天,爸爸的陪伴充满力量与欢乐;夜晚,爸爸的陪伴带来安全感与幸福感."爸爸牌飞机"可以从白天一直"飞"到晚上,真是太开心了,你们也来玩吧!  相似文献   

12.
学习书法可以养成少年儿童做事认真、细心踏实的良好习惯,可以陶冶少年孩子的情操,增强他们的美学素养,可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本文主要探讨孩子什么时期学书法最适合以及怎样掌握孩子学毛笔书法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几乎成了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从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孩子们的奋斗目标,成了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特别是现在,父母就一个孩子,我们怎么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呢?还是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已经为他们设计好了一条“完美之路”:0~3岁计划,4~6岁计划;趁没有上学,赶紧钢琴、小提琴、古筝……一股脑儿上;上学了,不仅仅有那些繁杂的课程学习,更有书法、奥数、舞蹈、围棋……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除了这些,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其…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上大班了,还是不肯一个人睡,作为母亲,我有点急火攻心.每次白天他都答应得好好的,一到晚上就赖在大床上不走,任我们好话说尽,他就是"岿然不动",真让人闹心! 问起同龄孩子的妈妈,引来一片共鸣:哄也哄了,凶也凶了,可孩子就是不肯一个人睡,一说分房睡,就变身"小黏人"!  相似文献   

16.
流星花     
本文出彩的两个关键处是: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当白天到来的时候”,第三自然段中的“夜晚来临”。文章用“白天到来”反衬“夜晚来临”,凸显主旨——人生“柳暗花明”时,即使不在“白天”,也会在“夜晚”——机遇公平。  相似文献   

17.
少年学生是指从十一到十五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学上属于学龄中期,即初中时期。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成人感”和独立性的产生少年在身体迅速发育和性成熟开始时,已经自觉到自己不再是小孩。他们参与中学学习和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变化,进入了成人“世界”。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8.
吴胜典 《教育》2012,(10):44-45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60条中就明确提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为何腿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孩子白天玩耍嬉闹没个停,可一到晚上睡觉就喊腿痛,甚至痛得从梦中惊醒。家长们常为此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了什么怪病。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这种腿痛是生长发育期间的一种生理变化现象,医学上把它叫做“生长痛”。  相似文献   

20.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一些“聪明”的出版社打起了孩子的父母的主意。几本由家长自己撰写,记述成功培养孩子的图书,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放飞美国》等就是例子。透过此类进行素质教育的“家长用书”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热销的现象,我们看到了中美教育的一些差异。在中美两种教育体制中,学习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中国学习的感觉是“学多悟少”,在美国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