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典籍成为中国向世界传播其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解决中国典籍英译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该文以再语境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部分典籍为研究对象,用再语境化应用中涉及的改适转换方法来指导典籍英译,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化趋同环境下,英汉语言中的相似成分不断增多,它们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越来越充分,其可译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特性又会阻碍英汉语境之间的完全趋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不会完全等同于它们在源语语境中的信息负载,因此文化趋同环境下语言的可译性在总体上将不断扩大,但其局部的可译性限度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在全球化语境下探讨英汉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趋势。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英汉丈化负载词所依存的英汉语境中的相似成分不断增多,它们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越来越充分,其可译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特性又会阻碍英汉语境之间的完全趋同,英汉文化负载词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不会完全等同于它们在源语语境中的信息负载,故全球化语境下英汉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在总体上将不断扩大,但某些局部的可译性限度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世界介绍变化中的中国,为国外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以及国内需要使用此类汉语新词译文的有关人士提供借鉴。英译时要做到既保留汉语新词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又能被英语读者理解并接受实为不易。基于上述原因,汉语新词英译必须借助语境对语言的制约机制,使译文更为精准、更具可读性。汉语新词英译时,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不可忽略,但也不可小觑社会语境对其的影响。许多汉语新词的英译,与其说是文化的不如说是社会的。本文主要从社会语境视阈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探讨其对汉语新词翻译的制约和指导作用。在翻译这些汉语新词时,除了考虑孕育这些新词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外,还必须考虑产生这些新词的社会语境对其的制约和指导作用,通过"释义法"或"直译加解释"等方法使隐含的社会语境明晰化。  相似文献   

5.
以目前一些中国菜名英译为例,阐述了汉语、英语之间存在可译性,但由于语言、文化等的限制,现在的中国菜名英译还不够到位。随着翻译工作者的思维的深化,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增加和接受者因素的强化,将来会出现更加恰当的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6.
文化无国界。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理应走向全世界。古典文学英译作品的跨国境传播,堪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古典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体现出文化、语言、风俗等方面的诸多特色,表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菜根谭》作为中国格言体经典,在外宣中华文化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典籍英译中,语境的重构和文化背景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将《菜根谭》的三个译本放置在语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继而得出在典籍英译过程中,构建文化语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蒋阳芬 《考试周刊》2011,(10):34-35
本文基于翻译中的语境观,通过对中国文学名著中的汉语成语英译的实例分析,探讨汉语成语英译的具体方法:直译、套译、意译、补译,其中补译可分为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文学语境下的汉语成语英译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成语的文化内涵,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之间达到认知对等或接近,保全原文的风格,尽量使译文简洁、流畅,再现原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颇受国外读者喜欢,其众多英译本中,罗慕士英译版尤为经典,书中刻画的每位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在英译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更多地保留中国文化色彩以及有效地传递中国文化,译文语言的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现状,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出发,依据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论题——语言政策,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原则及策略,扩大了地名英译研究的视野,为新疆、西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服饰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准确英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在文化翻译视域下,运用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归化、异化和文化负载词化普通词等翻译策略,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服饰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的中医术语英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中医术语英译中的文化缺损现象也屡见不鲜.本研究通过引入文化翻译理论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并结合中医术语之特色,探讨中医术语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及中医术语英译的五种可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术语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代汉语中出现的常用英源外来词为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英源外来词译借所涉及的语用策略,并探讨中国文化语境在外来词译借中的作用,即在表音、释义的汉语字、词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形象思维方式以及汉字文化意义等因素的顺从。  相似文献   

14.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这使得汉语习语英译成为翻译的难点。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就是要翻译意义,并尽可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意义与风格的对等。本文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以对《红楼梦》中出现的习语的英译为例,对汉语习语的英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领域,高语境词汇的翻译具有一定难度,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两种文化的交融、排斥甚至文化的扭曲、变形。本文从语境的角度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译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葛浩文英译该作品时对高语境词汇的处理来窥探其对高语境词汇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亚青 《海外英语》2022,(14):198-199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融入中国文化素材以实现语言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增强其中华文化素养,熟知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典籍英译篇章内容。通过典籍英译赏析、中国故事讲述及中西方文化对比等方式,将中国优秀文化典籍英译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进而有效推行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海兵 《海外英语》2011,(13):202-203
中国古诗历来强调以"意象"表达"意境"。在跨文化语境中,"意象"的再现关乎译作的文化建构意义。文章简述了影响译作的文化因素,并结合实例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的意象移植、改写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8.
袁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74-76
文化差异不仅是交际的障碍,更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契机。翻译是承认并呈现语言文化差异的积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茶文化负载词是负载茶文化内涵的最小语言单位。其英译应当立足于"文化传真"的原则,积极寻求原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圈中的重构,从而促进文化间的"留异存同"。试以《续茶经》中茶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探讨几种翻译方法在译语中重构原语文化语境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9.
张延晏 《考试周刊》2012,(72):26-2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就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翻译的文化纬度的重要性也随之显得日益突出。西方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说明中译英并不成功。中国译者的翻译与西方读者之间的矛盾,有语言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对译作的操控,只有加强文化意识,提倡不同学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中译英的地位,增强翻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进口商品商标词译名的好坏对于产品能否在中国成功打开销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英语商标词的汉译不能是机械的死译,而应是动态顺应汉语语言语境、汉语交际语境和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的活译。成功的商标词翻译都是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