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     
本刊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将在出版合作和多元化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出版合作与台湾出版界出版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与台湾同行的出版合作主要包括:1.共同购买版权,共同翻译…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2007,(12):64
由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台湾地区大陆简体字图书业界联谊会、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7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厦门举办。这是继2005年7月和2006年9月分别在厦门市和台北市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后,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海峡两岸图书出版发行界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又一次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大陆、香港和台湾出版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三地出版社之间在中文图书方面合作出版也越来越活跃,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似有必要对中文图书的合作出版作一番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认真总结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岸业界交流、合作,使中华文化传承两岸,弘扬世界,应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邀请,由中国版协牵头,组织大陆出版界及相关产业,组成大陆赴台参访团,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及香港出版总会共同参与的第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8月26、27日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来自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两岸三地出版界同仁80余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台湾中华图书资讯教育学会、大陆图书情报学院系和图书馆界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酝酿和共同发起“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台港澳之窗     
台湾出版家论述两岸与香港三地合作出版态势 台湾一位出版家根据自己几年来与大陆和香港合作出版的经验,认为两岸三地的出版交流,最大的收获是促使世界华文图书单一市场逐步形成。他觉得汇集两岸的文化与科技资源,可以相辅相成,也会使彼此出版事业互蒙其利。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将于9月组织大陆出版发行及相关产业界人士赴台,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第九届祖国大陆书展也将同时在台湾举办。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海峡两岸第五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侧记2 0 0 0年 8月 2 7- 31日 ,“海峡两岸第五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共同主办 ,主题为“图书资讯标准化”。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澳门地区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 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交流学术论文 5 8篇。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郭传杰到会并讲话。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徐引篪和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理事长庄道明共同主持大会开幕式 ,他们在开幕致词中简要回顾了过去四届会议的盛况 ,并…  相似文献   

11.
9月2日下午,两岸三地出版协会负责人在京举行会谈,就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进行出版联谊活动进行磋商。参加会谈的有宋木文、许力以、武奎煜、陈万雄等负责人。 与会三地出版业同仁均表示,近几年来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出版的交流和合作进展很快,成就卓著,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两岸三地的互补优势,开拓华文图书市场,以推动华文出版业的发展。 三地出版同仁在洽谈中,一致认为,今后可以“华文出版业联谊会议”的形式,更为有成效地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众多出版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出版人在积极探索一条整合海峡两岸出版资源、实现持续成长的合作模式。为了加强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相关图书出版公司进一步开展图书出版业务以及图书版权引进等实质性合作计划的完成,受其邀请,本人于2006年6月26日至7月5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此次访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海峡两岸出版业的合作空间及互动还有潜力可挖。一、台湾出版业对中文出版市场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大陆与台湾是世界中文出版的两大基地,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台湾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图书出版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2003年7月,台湾更是允许可以公开销售大陆简体字版.随后简体字版图书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台北的许多重要地方.尽管如此,两地的出版信息交流依然不够畅通,台湾读者对大陆图书仍感陌生.其主要原因是,台湾业者对大陆图书的进口,不论品种与数量在目前阶段均属有限,减少了台湾读者对大陆图书的接触与阅读.为此,联经出版公司通过与大陆的多次探讨与协商,最终催生了台湾上海书店,这也是联经出版公司跨足简体字版图书的重要布局,也是公司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相互了解 ,加强图书资讯学学术交流 ,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与大陆图书馆学信息学界自 90年代初至今已共同举办四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历届研讨会已建立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界的学术交流渠道 ,并奠立良好的关系和共识。为巩固已取得的学术交流成果 ,持续推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界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以进一步迎接新世纪学科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将于 2 0 0 0年 8月 2 8- 3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 ,举办“海峡两岸第五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多年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大陆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和台湾问题。为使社区群众通过图书了解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信息。由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和著名画家吴佰如共同捐建主办、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北京时代联信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捐建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涉台图书阅览室活动,于2008年11月14日在广州市越秀图书馆举行。这是全国首家在社区公共图书馆设立的涉台图书阅览室。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大陆中国图书评论代表团一行13人,于六月中旬赴台进行业务交流,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在台北共同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书评界高端研讨会并获得圆满成功。此举标志着海峡两岸书评人紧密携手,共同为繁荣中华民族的图书评论事业以及出版事业鼎力奉献。研讨会上,大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高明光在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所出版的图书也逐渐采用简体字版的形式,而台湾出版的图书还继续沿用繁体字。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来两种版本在发行上不能互通。自198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作者同等的版权保护。近几年版权贸易开始成为海峡两岸间出版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隔绝40多年,大陆与台湾的出版社在作业习惯上已大相径庭。目前基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交流还不对等,这就使得两岸版权贸易工作困难而又复杂,版权贸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5月25日,来自台湾的18位优秀青年出版工作者与25位祖国大陆的优秀青年出版工作者济济一堂,在北京以“扩大海峡两岸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的交流,增进出版合作,共同把华文图书推向世界”为主题,举行广泛而热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福建省地图出版社与台湾大舆出版社共同投资、共同编辑的《台湾省地图》、《台湾好(辶日)(辶月)》、《台北市交通游览图》三本图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出版面世,并对外公开发行。此项目的合作成功,是福建省出版界首次与台湾同行的合作,也是海峡两岸在地图出版方面的首度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20.
当今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几乎都藏有一定数量的台湾原版书刊,有的数量相当可观。而中国大陆的原版图书经过多种渠道进入台湾亦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至于香港,除了向大陆和台湾输出大量港版图书外,还一直是大陆与台湾原版图书的重要销售地与集散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会同时接触上述三地印刷出版物的汉语读者将越来越多。这种书刊上的明流暗通,无疑将有助于生活在三地的所有中国人相互的了解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是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好事。在这种明流暗通之中,一个向来不为人们所注目的问题日渐突出了。这便是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译名不一,时常迥然各异。同一位人物,同一个地方,有着不同的音译名,甚至同一个科学术语和概念也有不同的意译名。在信息传播中造成了令人困扰的混乱。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