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林友德 《兰台世界》2016,(20):85-88
严复是极具环球眼光和时代意识的爱国思想家,对国家和民族始终自觉地葆有深切而真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从其《遗嘱》可窥探出他一生的行动与思想之轨迹,其"三民"思想极具远见卓识,充满了人本、科学、开放的精神和深切的家国担当意识,引领了一个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积蓄了最根本的能量,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意义,于当前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占林 《今传媒》2008,(5):43-44
纪录片一向被看做"担当社会良心"的载体.凡是矢志于纪录片创作的人,内心无不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成熟的纪录片创作,都会自觉地将这种特征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传媒是社会公器,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场地.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立足于传媒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系,论述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传媒理应做好的责任自觉、价值自觉、权益自觉、人文自觉和道德自觉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魏源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编辑家。魏源在编撰《海国图志》过程中的文化选择表现为"自省式"的文化自觉"、改良化"的文化认同以及"务实型"的文化创新,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5.
陈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39-140
陆费逵创立的中华书局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书局之所以能屹立百年正在于陆费逵对于出版业文化的担当认识、实践及后继者对这种文化担当的继承.对其出版业文化担当的主旨、主体等问题的追寻无疑会给当今出版业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担当起文化强国的使命和责任。我国有两千多家县级广电机构,其覆盖范围和人口数量占据广电版图的半壁江山,其文化传承和建构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来,一些县级台对文化传播有了更自觉的意识和追求,并积极投入实践中。它们的实践既体现了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也预示着文化正在成为区县台强台的理念和路径。一、区县台的文化传播实践一直以来,提起纪录片,特别是人文类纪录片,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①语境不是虚无飘渺的,它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构成因素,诸如题旨、上下文、时间、场合、对象、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心态等等。人们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自觉不自觉地受着语境的制约,或者说自觉不自觉地适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后,便获得普遍的认同并伴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获得理解上的深化。"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当前,经多方专家学者分析归纳,对文化自觉的阐释已形成一个递进的逻辑过程:即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9.
档案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之相匹配。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自觉是档案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档案工作中的文化自觉达到的效果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10.
依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本刊《卷首语》 2012年先后阐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与出版担当、出版坚守和出版使命的关系.文化与出版的关系是一个经典命题,还有许多方面例如文化安全与出版导向、文化资源与出版力量、文化繁荣与出版精品、文化振兴与出版立人等,既可以在理论层面又可以在实践层面作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充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书局史乃至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中华教育界》这份刊物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创刊于中华书局成立之时,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第一份刊物,也是中华书局在以后的期刊经营活动中,最不肯放手的一份刊物。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对克服当前文化领域中的失范与浮躁、浅薄与虚火,对于广电工作者保持和提升广播电视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尊严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浙江宁海台拍摄的30集人文系列片《人意山光》及主创人员的创作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谓文化自觉,是指对文化的觉悟和觉醒。其中包括对文化在民族发展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资源、特质的深入了解,对文化发展和文化呈现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文化的责任与担当的认真实践。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2,(28):21
本刊讯(记者韩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传统诗词创作,发掘当代优秀诗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由中华书局发起,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协办的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于9月28日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大赛主办方的负责人分别致辞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并在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诗词中国"条  相似文献   

14.
谭楚子 《图书馆》2011,(2):12-19
悬置政治-社会层面"不可抗因素"不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降并迄今方兴未艾,出版、印刷等传统纸质传媒式微,电视、数字、网络等新兴电子传媒汹涌勃兴的同时,介入公共话语、充当社会正义良知代言人的知识分子日渐退隐最终逍遁于无形,之后来者自觉演变分化为学院知识分子和媒介知识分子(或称电视知识分子),即本质上规避道义担当、抛却社会责任的所谓"知道分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版、印刷传统纸质传媒与电视、数字、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分别构成了知识分子文化与知道分子文化的重要形式表征,由此揭橥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文献馆藏意义层面长期以来被繁茂芜杂的技术细节所遮蔽着的一个重要事实:纸质印刷文本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言说空间,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建构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立场;以纸质印刷文本庋藏、传播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实乃当下"后知识分子时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承最具操作可能的重要途径。今日知识分子公共话语集体失语,民众趋之公共图书馆寻觅精神家园,寄望其能肩起道义担当,引领崇高价值。因含此内在独特天然优势,公共图书馆确具民智启蒙、人文引领等道义担当之可能向度。藉此,热闹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再只是驻足于浅表意义层面上的应景运作,而终于找到了自身赖之安身立命的真正魂魄;同理,沸沸扬扬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等大而无当之类空泛的理念讨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真正的精髓或归宿。  相似文献   

15.
管昕 《出版参考》2015,(15):59-60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代,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思想的活跃、文化的多元、社会舆论的相对自由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出版事业的繁荣.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出版机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等.涌现出了许多有担当、有作为的出版家和编辑,如张元济、陆费逵、鲁迅、巴金等.这些优秀出版人的经营理念、精神品格和文化品格值得我们现代出版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掌媒时代"来临的当下,传统媒体更需要一份传播自信,再加一份传播自觉,在赢得专业声誉中赢得传播的话语高度.坚守专业水准,履行新闻管家职能,担当新闻消费的有效供给者.坚守专业价值,履行新闻提纯职能,担当新闻产品的权威定义者.坚守专业使命,履行媒体社会职能,担当公共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2,(3):142-143
古井贡酒礼献天下贡献者既可以是远见卓识的时代先驱,站在前沿担当杰出领航角色,也可以是社会中流砥柱的行业精英,以自己的专业技能铸就社会发展的巨轮,亦可是身边无意间感动了你我的普通人,平凡的力量也撼动心灵,"为贡献者喝彩"——这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既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工作担负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神圣职责,档案部门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中华书局推出了年度最重点的一部书:点校本《史记》(修订本),这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第一个面世成果。"二十四史"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共计三千二百七十九卷,约五千万字。它记载了我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迄明朝灭亡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介绍说,修订本延续点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浪潮借助互联网的利器,催生出一个迥异于传统精英媒体人的"网络自媒体主体"。这些人具有世界性眼光,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弘扬正能量为价值旨归,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他们大都欠缺基于"文化自觉"的"交往理性",对文化传播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甚了解,这就给我国现阶段的媒体生态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鉴此,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协调的伦理责任意识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