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不仅制造了口感细腻纯正的清酒,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酒谚俗语。这些酒谚,一部分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明显带有中国文化思想的痕迹。其中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精神对日本的酒德、酒礼等影响深远。同时,日本民族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也在谚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比较而言,日本和中国酒文化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2.
日本谚语典型反映了日本民族特征,凝聚着日本民族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特有的一些国民性格。学习日本谚语对于深刻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民族特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等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酒文化"呈现出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民族特征。独特的自然风土和东亚大陆若即若离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日本民族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包括对"酒文化"的独特见解。文章从日本酒的起源入手,挖掘日本"清酒"名字由来,探究日语谚语中的"酒文化"内涵及其国民性。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日本人自己创造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中国文化典籍或以中国特有的人和物为题材。日谚典型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征,它保留着日本古代文化。日谚的特点之一是凝练、简洁。日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进一步了解日谚的文化特征,对于正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日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雷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22-223
谚语是蕴涵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民族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日语谚语是日本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日本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日语谚语是认识和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的一把钥匙。本文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中有关夫妻关系的谚语进行初步归纳整理,并通过这些谚语从男尊女卑意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夫妻关系的认识三个方面来考察了日本人的传统夫妻关系。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该民族语言中投射的现象,是语言与文化交融后的产物,因而谚语自然被染上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通过对"猫"在中日谚语文化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差异,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0.
“鱼文化”可谓是日本语言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化范围内,象日本文化这样受“鱼”的影响如此深广的文化并不多见。本文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的谚语、俳句、诗歌、文学作品以及隐语等几个方面说明了“鱼文化”对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互译涉及社会文化、习俗等领域时,多见译不达全意,甚或不可译现象。而互译之目的,不外乎在于将不可译变通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译出原文,以实现原文作者力图达到的语境效果。基于此,结合日语谚语翻译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就其不可译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语数量词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等的语篇表达中,同时在日语谚语中数量词的运用也很多。通过数量词的使用使谚语表达更加恰如其分,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4.
迄今,国内外学者关于翻译原则、翻译理论,发表过诸多的真知灼见。尽管这些理论、原则似乎无论什么样的翻译内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航标。但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翻译内容,还是应当在翻译策略上有所取舍,比如谚语的翻译。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笔者认为在谚语翻译中,应当侧重“以文化还原文化”,以期加深对中日谚语文化的了解和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中日谚语的对比,发掘中日民族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超越自身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对日本文化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的真实语料,通过对《美国谚语101则》中的谚语分析归类,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结构的英语谚语的变体现象。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英语谚语的变体有不同的倾向;总的来说,英语谚语的变体模式有时态变化,替换,简化,扩犀,反义等几种主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藏族民间谚语反映了藏民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在搜集大量藏族谚语的基础上,浅析藏族谚语的句式结构、韵律修辞、语言风格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对比角度分析了汉、英谚语的文化含义。通过两种语言的比较,使学生清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帮助他们掌握英语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英语谚语入手,通过其历史渊源、民族特点等阐明英语谚语对汉语的影响,从而看出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