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去完成时通常表述的是过去某一时刻前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它具有回指性是因为它依靠语境提供参照点。同时,过去完成时存在着时体意义的歧义,不同的解读需要依靠语境相关性的限制。过去完成时同时通过主题性的篇章关系和用一般过去时表示的语境事件联系起来。过去完成时具有依赖于语境的特征,这支持了语法教学需要由句子层面转入语篇层面,更完整地表达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功能语法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表示功能意义的人际功能、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组成。功能语法的英语阅读方法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方法不同,只有对语篇进行功能性分析,读者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语篇的特定语境。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而系统功能语法从一开始就把语篇作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并把语篇分析理论的构建作为语言研究的目的之一,其理论框架对语篇分析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够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特色的语篇分析方法,应是将语篇进行小句切分,并评价作者是否在特定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下,为表达目的而选择了正确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你别说”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的肯定性话语标记,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你别说”在语篇中位置灵活,一般出现在议论语境、叙述语境或者议论兼叙述语境中,从认知的角度看,它还可以表达言者的话语立场,包括信息确定、传情达意和推进语篇等。本文分析了话语标记“你别说”的演变机制,认为催生这种话语标记功能产生的机制并不唯一,它是词汇化、语用化和接入语语法的“征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探讨跨化准则在外语语篇的读、写中的重要性。讨论以韩礼得的功能语法理论分析了主题、语境相似的两个英语语篇,并得出结论:语言总是在没释着某种化。当语篇中本土化语境与异域化语境发生冲突时,将导致语篇的不得体并阻碍读对语篇的正常理解。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下使用的。学习语言必须结合其使用的场景与情景,这是不争的论点。近年来,语篇教学已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收到明显的效果。它的成功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①它以语法为基础,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句子语法,它的核心是衔接和连贯。它在结构上分为“叙述语体结构,”“辩论语体结构”、“科技语体结构”和“诗歌语体结构”②。它通过营造语境,借助情景语景、语篇语境和文化语境达到表现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原来的枯燥讲解不再受推崇,而是注重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和感受第二语言。语法教学应当突出语篇,融入语境,使得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自然习得。本文就情态动词完成时的用法,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如何积极创设语境教语法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力图摸索出高考复习课语法部分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忠艳 《考试周刊》2011,(20):132-133
语境决定语篇,所以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语篇分析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分析中涉及语境的有下列三个方面:首先,词和词组的语境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其次,实现语篇的语法意义的形式;再次,语篇是微命题和宏命题构成的语义整体。  相似文献   

9.
英语政治新闻篇的批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在特定的语境下都有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以批评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为工具,对西方报纸的政治新闻进行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背后反映出来的权力结构和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向辉 《文教资料》2007,(4):143-144
本文简要探讨功能语法中语篇分析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例文来理解功能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和衔接,使功能语法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构建语篇意义、体会语篇深层含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研论文中综述语介绍其他研究者的理论、实验、发现、观点,为作者的观点论证作有效铺垫。语料库调查显示,综述语常用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主被动态的比值为 1. 91 综述语主语可分为四大范畴:参与者域、语篇域、假设域和现实域。本文探讨综述语时态与句子功能的相关性、语态与综述主语范畴的相关性,阐述综述语的评价语用特征及该调查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采取穷尽性统计与归纳描写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时态助词"过"的发展原因和形成过程,并讨论了它们的语法作用.时态助词"过"分为两类:表完成体的"过1"、表经历体的"过2".  相似文献   

13.
本主要就与英语时态有关的几个语法现象来分析英语时态的语篇功能。英语时态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句法规则,在很多时候选用哪一种时态取决于语篇的大环境,服务于语篇的交际目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传授时态使用的抽象规则,也要教授学生从篇章的整体角度去把握与时态相关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Langacker认知语法指出语言各个成分都是有意义的,那么语法范畴的各层次也是有意义的.英语过去时作为一个语法范畴,其表达过去时间的意义与表达虚拟和委婉的意义是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的关系,这是典型效应在多义性语法范畴中的体现.本文从典型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结合家族相似性,解释英语过去时态范畴的多义性,以揭示原型理论在该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蒙古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和语言类型,在时态表述上存在差异。本文在对比蒙古语和英语时态的基础上,对蒙古语过去时和英语现在完成时进行比较。其对比结果发现,蒙古语的时态是着眼于动作或是事情发生的时间而划分,较为粗略,没有和体相结合;而英语的时态是时和体双重影响下产生,表述上更详细、具体。蒙古语的每个时所涵盖的时间概念比英语的广。蒙古语的过去时至少可以包含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进行时所表达的时间概念。英语现在完成时所表达的时间概念在蒙古语中属于过去时表达的范畴。因此,两者在概念、形式结构、用法上的差异值得学习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母语的差异 ,日本留学生有一类为其他语种的留学生所少有的偏误现象 :即习惯于在叙述语段中的每句的句尾都用“了”,以表达母语的过去完成时态 ,结果使得日语过去助词“た”的迁移贯穿于汉语整个叙述语段的始末。这种母语的迁移现象 ,是我们以往以句法为中心的语法教学所忽视的。我们应以句群语段为语境 ,在与日语的对比中 ,分析和掌握汉语助词“了”在具体文体中的隐现规律  相似文献   

17.
俄语动词"时"的定义和用法相当复杂,同一个时间形式在不同上下文、不同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意义,这对学习者来说,造成了极大困扰。本文以俄语动词现在时为例,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理念解析其直义与转义,旨在寻找时间形式和时间意义的切合点,揭示其规律性,使俄语动词现在时直义与转义这对矛盾体得以完善统一,从而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提升其学习兴趣,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商务英语听说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其语篇、语言特点,这对于商务英语听说教学和交际都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对SRAPR(Sales Review And Performance Report)类商务英语听说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的分析可以揭示该类语篇的一些特点,如时态以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为主;语气多半不卑不亢而又不乏谦虚;语气附加语,特别是表示程度的语气附加语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些特点都可以从语境中交际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原因,并服务于交际目的 。  相似文献   

19.
河北辛集方言中的"哩"用法非常复杂,承担了诸多语法功能,与普通话的"呢""的""地""得""了""在""到"等词有对应关系。从事物的发展以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哩"和普通话的"了1"都可以同时表示进行态与完成态,进行态是由无数个小的完成态累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英语语法家都十分重视对英语短语“have+-en”的研究。语法家称它为“完成时”,但局限一一个时间平面,受时态范畴的束缚。本论述英语动短语“have+-en”的语义实质,并指出“先联式”理论是解释英语动词短语“have+-en”语义实质的最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