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一】“角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里有几条直线?生:这里有一条直线。师:现在老师在这条直线上点一个点,能看到几条射线?生:两条射线。师: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了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相似文献   

2.
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图像》一课,有教师作了如下处理。师:刚才,我们描出了表示"几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各个点。观察这些点,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点都在同一直线上。师:也就是说,正比例的图像其实就是一条——生:直线。生:不对,是一条线段。生:是直线。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还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条线还可以不断延伸下去。生:照这样说,应该是一条射线。因为这个图像有一个端点,它表示0小时行了0千米。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 师:你能画一个平角吗? (生试画,师指名上台展示,交流画法) 生1: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上面点上一个"点",就画出了一个平角. 师:这是你的画法,其他同学呢? 生2:这个图形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平角,反倒像一条直线. 生3:在直线上点一个"点",它看上去还是一条直线,我觉得不是平角. 生4:这分明就是一条直线.直线就是直线,怎么会是平角呢? 生5:是呀,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个图形没有.  相似文献   

4.
初次教学: (复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师:经过这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 生:一条. 操作活动:(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多少条?(2)量一量你画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发现? 生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无数条. 生2:我发现越往两边画的线段越长,越往中间画的线段越短. 生3:垂直时画的线段最短. 师:像这样从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它是所有线段中长度最短的.  相似文献   

5.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我画的是什么? 生: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直线没有端点,是直的,无限长。 师:现在老师请你在练  相似文献   

6.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采用下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 师:(把两条黄金鱼贴在黑板上)这是几条黄金鱼? 生:这是2条黄金鱼(师板书“2条”)。 师:(对正2条黄金鱼,2条2条地贴出6条红金鱼)这里有几条红金鱼? 生:有6条红金鱼(师板书“6条”)。 师:黄金鱼有几个2条?红金  相似文献   

7.
这是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的教学片段:1.认识长方体。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图):同学们,观察一下,长方体有几个面?生:有6个面。师:有几条棱?生:有12条棱。师:又有几个顶点呢?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怎样测量课桌的长和宽。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生:四条边。师:看屏幕。引导学生看屏幕,老师  相似文献   

9.
片段:……活动二:折一折师:你们桌面上有一张纸片。把它拿起来,摸一摸看能找到角吗?生:不能。师:你能用它做一个角吗?试一试吧。(生动手做角)角是什么样?你发现了什么?生:角有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边。师:我们用不规则的纸折出一个角。这个角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由折出的角抽象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能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里,以《线段、射线与直线》教学为例,谈几点做法.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新旧知识的衔接更和谐师:同学们知道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谁能举例说明?生:下雨天屋檐边呈现的一条条水帘类似点动成线;车子刮雨器刮过形成扇形水迹,类似线动成面;往圆柱形水桶里加水,水面慢慢上升,类似面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画一画,回忆旧知师: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对这三种线已经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已知道的知识入手,再走一次认识之旅。请大家在草稿本上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并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教师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师:怎么来区分这三种线呢?生1:可以看端点的个数。生2:可以从延伸性上来区分。生3:还可以从能否测量的角度来区分。生4:直接在线段的位置上注明线段两个字就好了。师: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会不会已经区分了?生5:我在画线段的过程中,一落笔就先画  相似文献   

12.
一、"读"水立方发现数学元素 师:(出示水立方图片)看!这是什么建筑? 生:(兴奋地喊)水立方. 师:对,这就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细心的同学都能从水立方中发现数学元素. 生:水立方是个长方体. 生:水立方和其他长方体一样,应该有体积.  相似文献   

13.
师:你们想到什么了?生:"香蕉"!师:呵呵,对,就是这个读音,同学们真善于联系,那这样能记得更清楚了吧!像这样,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了。师:这个小组按一个标准,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板书:"相交""不相交"师:对于这个小组的这种分法,你有什么意见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41页。教师甲: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我、们、爱、数学、‖、”然后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六个面,这六个面上分别是:我、们、爱、数学、‖、。师:“我”与“们”在同一个面上吗?生:不是。师:“数学”在同一个面上吗?生:是的。师:在同一个面上,我们就可以说“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观察“‖”与“”有什么不同?生:“‖”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的两条直线却相交了。师:你说的非常棒!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加法交换律课始,由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等式"3+4=4+3"。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吗?生:5+9=9+5,8+2=2+8,1亿+2亿=2亿+1亿,……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多少个?生:无数个。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两边的数都一样,只不过颠倒了一下位置。师:哦,这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生:"="两边的结果都一样。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相等的啊?生:可以算啊!师:是不是每次都要算啊?生:不一定都要算。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两边是  相似文献   

16.
师: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生: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说不出原因没关系,请大家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一找原因。(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生: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 教学过程: (师出示情境图如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有48个桃子和2只小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2: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师:(板书问题)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生3:48÷2=24(个). 师:真不错,你不但能列出算式而且能把答案算出来.还有哪些同学已经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想听吗?生:想。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听歌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数学信息?(播放歌曲《数青蛙》)师:是哪一句?谁来说一说?生1:是“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师:对,你找得非常准确。我们知道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睛和4条腿,那么2只青蛙有几张嘴呢?生:2张嘴。师:有几只眼睛?生:4只眼睛。师:4是怎么得到的?生2:2×2=4。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两个2分别表示什么?生3:在2×2这个式子中,前面的2表示每只青蛙有两只眼睛,后面的2表示有两只青蛙。师:2只青蛙有…  相似文献   

19.
题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四条直线呢?问题:探究一平面内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有的交点数.1.分析这里既然是最多,那么必定是两两相交,不能是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交于一点.2.操作、实验在平面内作相交直线,探究直线数n与最多交点数m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图、实验,得下表.3.观察、分析、猜想n与m的关系通过图形不难发现,只有一条直线的情况:交点数为0;两条直线的情况:因为第二条直线与原有的一条直线相交,增加了一个交点,所以此时交点数为1(1+0=1);三条直线的情况:因为第三条直线与原有的两条直线分别两两相交,增…  相似文献   

20.
上数学课,经常会遇“启而不发”的情况,让老师颇费思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从课堂中撷取的教学片断,以探讨“启而不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以此来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片断一:射线有位老师在组织学生认识射线特征的时候,用了一只激光小手电作教具。一按之后,教室天花板上就有了一个红点,这位老师抬头看见之后,赶紧调整方向,射向窗外,于是,开始与学生交流:师:同学们,请观察这条线,你看到这个点了吗?(指指发光处)生:看到了。师:同学们,这条线就是射线。你们观察一下,它有几个端点?生:有两个。师:两个?哪来的两个?生:发光处有一个点,另外一个点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