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regime of China is just like the US dollar-pegged exchange rate regime, which weaken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but increa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policy. Since the scope of implementing the fiscal policy is quite narrow,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by enlarging the elastic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so as to stimula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effectively. Project (2000ZDXM790002B) supported by Education Ministry of P. R. China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资本管制不对称,以及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反映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其BP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也就是说,我国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效应均会被削弱,而采用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则可以使政策的调节效应大大加强.因此,继续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加快利率和汇率机制市场化的进程,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文章通过建立货币国际化的宏观经济模型,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汇率的决定方程以及财政的收支平衡等方面,来分析货币国际化之后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汇率与货币政策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框架下,政策制定者是否只应关注国内变量而避免对外汇市场的波动进行任何方式的干预呢?利用6个明确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开放经济国家的信息资料,通过对汇率的非均衡是否会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系统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后发现,虽然各国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普遍来说,这些开放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不会专门针对汇率变动进行系统的反应调整.换句话说,利率规则中似乎不需要把汇率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予以考虑.但与此同时,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作为信息变量,汇率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讨论了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密切关系,并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我国三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实践情况,重点分析了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汇率制度的变化。提出了在经济开放条件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政府行为不但可以化解和抑制财政风险,而且这种行为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交织在一起,可以在改善外商投资者的投资环境的同时,提高其投资的名义收益率。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在客观上巩固人民币必然升值的稳定预期,从而助长各类国际游资涌入中国市场的投机心理。因此,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政策举措必将在长期内刺激FDI涌入中国,并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产生冲击。基于VEC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长期内财政支出、税收和汇率都会发挥吸引FDI流入的作用,而货币供给则因通货膨胀吸引会抑制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7.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代价是使一国的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成为一种内生的、附属于汇率政策的被动的工具。从整体上看,不利于在国际金融交易不断扩张的时代保持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本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探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与中国进一步开放中汇率制度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IS—LM模型为例,探讨了GAMS仿真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的政策模拟可分为四个方面:(1)财政和货币政策分别对均衡国民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的影响;(2)财政和货币政策混合的综合影响;(3)IS和LM曲线斜率对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4)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选择。GAMS仿真的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IS—LM模型的基本结论,同时也更为直观地体现了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各种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圣路易斯模型构建新的经验性检验方程,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给的长期总乘数及动态乘数相对较大,进而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无论在短期亦或长期都是相对有效的;但负的政府支出乘数折射出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仍不协调,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借助流式数据挖掘以及传统汇率行为预测方法,并将它们融合,可以得到更符合实际、更高精度的人民币汇率预测方法,并建立模型。这样有利于货币当局把握汇率行为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使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政策,充分发挥汇率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力,为下一步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美元化的危害及亚洲货币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依然存在,导致危机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但已经在不少国家恢复,而且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美元化趋势。从利率和汇率两个方面看,美元化存在着种种的弊端,以亚洲国家为例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既然美元化存有严重的缺陷,短期内又无法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亚洲地区的货币合作则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出路,虽然亚洲货币合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随着该地区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当收益大于成本之时,合作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敏感时期,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中出现物价上涨过快、外汇储备量过大、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理论科学、客观地分析了货币政策环境,解释了货币自由流动、货币政策有效和汇率稳定这三项政策目标无法兼顾的根本原因,从这一模型出发,中国货币当局必须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汇率弹性、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高额外汇储备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冲击和制约。为此,我国应强化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消化过多的外汇储备,消除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比较分析可知,由构成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商品在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同质性与非同质性,决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在现代信用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而影响其价值基础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可以把现代信用货币视为一个全息系统,并且不同的信用货币从本质上讲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性是国际浮动汇率制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与汇率渠道方面入手,构建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因素模型,以探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影响途径与效果。实证研究表明,我国2005年之后房价的持续上升与货币供应量、个人按揭贷款额度和汇率三者有一定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与货币供应量、个人按揭贷款额和汇率长期存在稳定关系且呈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16.
从“三元悖论”理论提出的背景出发,依次选取与之相关的变量:外汇占款、汇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资本流动、汇率制度、货币政策考量工具,具体分析每一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我国经济处于调整升级时期的背景下,对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等措施,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改善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来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使得基础货币投放随之增加,然后再通过乘数作用成倍放大货币供应量,导致货币供应量内生性增加,将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如何缓解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成为货币当局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文中对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新加坡,它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心。这种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货币篮子、波动范围、爬行变动和汇率目标,具备“监督带调整汇率制”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新加坡汇率制度选择现实基础和利弊分析,得出新加坡的汇率制度的运行是相对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美国财政政策长期以赤字财政为主,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克林顿时期财政政策指导思想发生变化,与货币政策等配套,带来经济持续繁荣。我国不应重蹈美国赤字财政的覆辙,长期仍应以适度从紧财政政策为宜,同时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发挥配套政策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