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语言运用反映出作家的艺术功力,体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其作者叙述语言、小说人物语言以及作者对民间语言的提炼与运用,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数据结构》和《C语言》两门课程分开教学的现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指出这种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数据结构理论的理解及C语言程序设计思维的培养。针对这种弊端,笔者提出了《数据结构》和《C语言》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研究,解决了学生在学习《C语言》与《数据结构》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编程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专集,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语言历来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以语言的文学性为切入点,分析《论语》语言的独到之处,如简练准确、质朴无华、寓意深远;个性的人物,丰满的形象;恣肆的文采,丰富的哲理;格言数量可瞻,成语笔笔生花等。  相似文献   

4.
《孟子》语言风格多样,读起来有时感情激昂,有时明快酣畅,有时平易自然。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多样性使《孟子》散文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从语言本身来说,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孟子》语言词汇,也为文章表情达意、舒缓语气、增加语言自然流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长短参差、整散交错的语句以及重语叠句等运用,都使《孟子》语言显示出很强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上来看,《呼啸山庄》中的语言较为朴素,但是却充满了生机,与此同时小说有很多段落可以有诗歌以及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阐述了《呼啸山庄》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呼啸山庄》的语言特色以及译本语言比较。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是抒发文人内心的情感,其思念诗与《诗经》有相似之处,但在二者对比中可发现仍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本论文主要从二者的思念主体、表现手法与个体意识着手,深入探讨《古诗十九首》。  相似文献   

7.
用汉文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其小说《尘埃落定》独特的语言魅力引人注目。除了汉文化、西方文化的滋养,小说还深深地打上了阿来的母语文化、母语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印记,有着深刻的民族自我意识。《尘埃落定》因此也就具有了来自藏族文化影响下的一些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在语言的运用上具有独到之处,无论是书中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对各种景物的描写,都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法,由此使得整部小说的可读性更强。基于此点,本文从语言变异、色彩语言以及多种语言并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红高粱》的语言文化与创作,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大量使用“陌生化”手法是鲁迅散诗《野草》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野草》陌生化手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独特角度描绘熟悉的事物,突破日常语言的自动化;一种是作自已创造一系列语言、意象、意境,突破学语言的自动化,两种方式都造成了读的陌生化感受,加强了对艺术对象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曹雪梅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2,(5):110-112,F003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C++语言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门教学语言主要是由于它的实用性和规范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时应以结构化程序设计为主线。具体来讲,应以教材中前七章为重点,后两章只要求一般了解、掌握。 各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考试周刊》2014,(71):14-14
《视听语言》是影视动画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在传统的影视语言理论学习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并采用了经典案例拉片解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百科全书式著作,同时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同时也涉及语法、语音等方面。笔者主要就词汇、语法、语音等几方面综述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之成就,并提出笔者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鄙见。  相似文献   

14.
《史记》、《汉书》都记载了“鸿门宴”这一楚汉斗争中的关键大事。《汉书》是依《史记》增删改易而写成的.写作时间又相距不远.但二者在语言表达上却大不相同,彼此异趣。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进行比较研究的极好材料。本文试通过《史》《汉》两书所写“鸿门宴”的比较.来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的不同。进而理解《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这一精彩片段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5.
说明文是中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三大基本文体之一。大家都知道,教学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这三个基本要点。然而,这三者都是凭借着文章的语言来体现的。离开了语言的表述,说明的对象、顺序和方法便成了徒具其名的空壳。试想《死海不死》一文讲死海的“成度很高”的特点,离开了有关死海里多处矿物质数据统计的语言表述能说明白吗?《向沙漠进军》一文里,“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防护作用”。这一过渡句中的“不但”、“而且”两个连词不是把上下两段说明的内容及其层次突出得清清楚楚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马丁·伊登》的色彩语言和修辞,分析了色彩语言在全文中的运用,阐述了夸张、比喻、象征和通感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用文言的体式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辉煌的文学巨著 ,文言在这部小说中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语言。文章从《金和尚》为切入点 ,可以看出蒲松龄把文言体式与生活的神髓统一在一起 ,并对传统文言进行了有机的改造 ,使之焕发出新的魅力 ,为《聊斋志异》特定的内容和意境服务 ,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属于语录体散文,没有长篇大论,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由于接近口语,文字浅近流畅,明白易懂。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十则》都是与学习有关。有的谈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内容的丰富,艺术成就的卓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堪称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典范。在《红楼梦》诸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作品中塑造的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曹雪芹是一个高明的艺术家,他根据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特点来安排人物的语言,既让他们有共同的时代特点,又让人从话语中辨别出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所以,《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经千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的散文都是以短小精悍见长,他的散文在语言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强调散文要"韵味"十足,内容充实。本文旨在对贾平凹早期的散文集《月迹》的创作语言特色做一个概括的分析,来欣赏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