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师生之间     
《同学少年》2009,(8):27-27
拖堂是我们学生最反感的一件事。但我们班的老师个个是响当当的"顶尖人物",就连拖堂也匠心独具,不但拖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还拖出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数学老师——自由选择"铃……"下课铃响起。大家都做好跑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金国东 《成才之路》2014,(26):72-72
正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已实行很多年了,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往往流于形式,经验泛泛而谈,缺乏细化、深化研究,浅尝辄止。笔者结合课堂实践与大家交流一些想法。一、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进行互补搭配,选好组长或副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合作中缺乏主动性,原因就是不会合作,不知道如何合作。为此,教师在课前要教会学生一些  相似文献   

3.
隆清林 《教师》2014,(25):43-44
正我的班主任工作有三大法宝:一是倾听,二是欣赏,三是学生自己管理。一、倾听,能让你走进学生的心灵那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基伯森说的:"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一个星期四的第四节课,我信步走到我班的教室门前,看到我班很多学生到室外去写生。"隆老师,你过来,你班的石×柳用剪刀划了自己的手,我们问  相似文献   

4.
在班级里实施小组合作,如何科学分组着实让人头痛!直到参加了几次心理培训后我豁然开朗,班级管理小组的组建,可以借由心理辅导中的分组游戏来进行随机分组。老师和学生来到一间教室即是组成了一个系统,借用系统排列中的一句话来说是,系统的安排总是最好的,运用系统的力量来做系统的事情,最后总能成功、快乐、轻松、满足。比如"拼拼看"游戏,班主任事先按小组数量准备一些动物或是植物或是物品的图案,图案可以从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15,(Z1):22
谈到分组,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异质分组",也就是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一个合作小组,使小组内形成互补的局面,以先进带后进,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分组方式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分组带来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甚至还会使部分潜能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拉得更大。小组到底怎么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分组并无一定之规,怎么分最好还是要视各班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学校这样评"文明班",发班主任奖金,是否合适,我持怀疑态度。但是这不是赖军老师管得了的,赖军老师不负这个层级的责任。我这里仅就赖老师与学生分奖金一事谈点看法。我认为赖军老师说得好:"学生之所以那么努力地配合班主任争取拿‘文明班’,并不只是为了拿那点奖金,而是在我的管理下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和尊重。"这里的关键在于"平  相似文献   

7.
师生互动对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我国目前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中,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和教师与班级群体互动是主要类型,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则处于缺失的地位,这不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师组互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中小学课堂班额大、学生多;教师不够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师组互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张翌 《教师》2012,(24):40-40
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采用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方式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说明在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需要实行差别较大的分层任务时"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分组方式更有助于组织各种组内合作,组间互助活动,在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成绩、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每学期班主任身边都发生着各类事,而这一个又一个的事构成了班主任的生活。当这些事成为了故事,留给我的是很深的启迪和思考。一、我和我的"小班主任"2013年9月我担任高二(3)班班主任时碰到了成绩优良、个性鲜明、性格独立的学生朱小蒙。他经常在班级使用手机,晚间在宿舍直接"无视"老师存在,接打手机与校外人员称兄道弟,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以及对我这个班主任的"无视",学生都看在眼中,悄悄地观察着我。  相似文献   

10.
雷迎新 《黑河教育》2014,(11):15-15
正创建一个班风良好、积极向上、民主融洽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理想。我校推行"三九"教学模式后,班级管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教师和学生都从中受益匪浅。一、组建小组,分组管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量后,参考学习成绩、习惯作风、品格意志等几个方面要素,按照综合排名把学生划分为A、B、C、D四类,再将其平均分入六个小组。每组中由一名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A类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居于小组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在C类学生中选出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在B类和D类学生中选出负责卫生、纪律和作业的组员。这样,组内成员都有官当,都有事管。  相似文献   

11.
正一、科学合理地分组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我们目前的小组划分方法比较单一,更多的情况下采取的是随机的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缺乏科学的依据,不能促使组内、组际之间的人际互动,也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在知识、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即"注意  相似文献   

12.
孙大武 《教育》2014,(1):74-74
正2011年8月,我来到新区实验小学,接手五⑺班语文课。两年过去,我和我的⑺班磕磕碰碰,一路风雨,情深意长,在我的日记中记下了这样三件事——作为我们共同过往的怀念……朗读竞赛与得奖2011年9月20日:随着早自习悦耳的铃声响起,我校第14届推普周"诵经典,扬正气——为建国62周年献礼"诗歌朗诵比赛,在各个年级同时拉开序幕。作为五年级组语文老师,我们参加了六年级组的评审。可是,我的心却系  相似文献   

13.
正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合作学习能够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手段。一、建立合作小组,合理分配组员在小学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合作方式,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要灵活,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合作意识,明确合作目的1.注重集体观念的培养。一年级的学生从不同的家庭、幼儿园、学前班走到一起,不同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使得学生们没有凝聚力,并不知道“一个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时对学生的集体观念的培养非常重要。记得刚开学时,我说得最多的是:我们现在是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了,是一家人啦,我们取得的成绩既是大家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谁有困难,我们都应热情地帮助他,大家共同进步。这样一来,学生慢慢知道什么是集体,就会互相团结。2.多讲团结合作的故事。学生最爱听故事,而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能成为教学生合作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5.
我愿意     
正一段时间,关于胡月的事一桩接一桩。中午放学时,一位同事对我说;"你班的胡月今天课间又欺负我班的小同学,你可得管管。""老师,胡月打我!"大队委一脸无可奈何地对我说。运动会还未开始,几名学生就气喘吁吁地跑来:"刘老师,刘老师,快去看看,为了抢位置,胡月与隔壁班的一位同学打起来了,还把人家的脸抓得通红。"看来,他老毛病又犯了。这  相似文献   

16.
韩亮 《中国教师》2013,(Z1):288-289
教师们都拥有一间教室,都拥有一群可爱的学生。我常想:"在这间教室里,我能让孩子们记住些什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我还能让孩子们得到些什么?"朱永新老师说"教室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憩息地。"所以"让教室变成我们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了我的目标与追求。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家长一起探讨,精心策划,用心经营,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小蜜蜂班"里不仅看到了温馨的教室更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开展小组合作,分组是第一步。如何分组、选择什么样的分组方式,对后期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组分得好,可以在小组乃至班级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最终促使组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反之,小组分不好,要么引发组内成员矛盾,要么意气相投者抱团为祸,要么妨碍组际竞争……最终影响整个班级管理,分组不如不分。科学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小组到底怎么分?成员如何搭配?分组时有学生被集体"抛弃"怎么办?有没有一种完美的"通杀"的分组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管理中,我结合学生表现欲强,善于展示自己,乐于承担责任的特点,设立“一人一岗”、“一人一官”制,使班级管理出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官’,管好一个班”的良好局面。 一、确立班规、班纪,依“法”治班  相似文献   

19.
高慧荣 《考试周刊》2014,(13):119-119
<正>一、"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的含义"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以学业成绩、性别、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为依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掌握知识,还关心和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获得成功。"任务驱动"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老师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你好!这学期我接了一个班,当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班中有个学生不受大家欢迎,无论是劳动、春游、还是学习分组,都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组。总是我硬性指派班干部和他一组。课间同学们一起玩也不带他,他硬要和大家一起玩,否则就捣乱,学生们经常来告状,我为此很头疼。请问编辑,我怎样做才能使他受同学欢迎? 张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