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教师的指令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参与多了……,但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花很长时间也没有探索出结果,教师还在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有时,只有一两位学生举手甚至是一位学生都不举手,把教师急得头上直冒汗;有时,学生的发言明显偏离了教学内容,教师还在表扬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教师的指令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参与多了……但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探究出结果,教师还在追问:"你是怎  相似文献   

3.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教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 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然后问学生:“有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  相似文献   

4.
李平 《现代语文》2014,(3):119-1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是要以平和的心态慢慢体验的,是要通过自主阅读,细细感悟的。然而面对工作生活的快节奏,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面对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有多少师生是沉得住气的?不是吗?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时间,加内容;学生为了考个好分数,被动学习,“被思维”;教师被预设牵着走,学生被教师牵着走,课堂节律紧张、急促,少了点朗朗的读书声,少了点学生质疑、思辨、练习的时间,少了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怪不得语文界老前辈章熊先生要大声疾呼:“与其让学生听乏味的讲解(甚至是误导),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自主研发学习”,这是和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理念是相一致的。这就需要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少一些浮躁之气,多一些平和心态;少一些死记硬背,多一些自主品味;少一些矫情做作的腔调,多一些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作为教师,与其让学生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不如教会他自主学习,让他终身受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以来,笔者经常下到学校听课,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两多三少”。“两多”指教师讲多问多,“三少”指学生读少、思少、写少。这样造成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究其原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落实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曾听一位优秀教师上了一节观摩课《清平乐·村居》,在学生较全面的理解了这首词的大意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 一位学生举手提问:"‘白发谁家翁媪'后为什么不用问号?"教师当即回答:"这是因为这句话不表示疑问,谁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听课者愕然,只见刚才那个学生低头坐下,满脸的羞愧。  相似文献   

8.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 何谓“自主”?本意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何谓“践行”?即实行,实践。所以,本文的标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必须自主践行的进行”,笔者将它诠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地、有主见地“自主选择,关注兴趣”、“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自主调控、及时纠偏”、“自主评价,多元多法”地进行,否则,学生很难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获得切实有效的成长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兴趣性、探索性、实践性、科学性。但它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其目的是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过程。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就会使学生的自主探索迷失方向。因此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指点、监控和评价,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指导教师就成了“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同样,“研究性学习”水平的高低也与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阅读教学应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11.
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理解不到位,实行有偏差。当下不少课堂中.教师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弱化,必需的“引领”和“告诉”少了,必要的“点拨”特别是“矫正”少了,而善意的批评几乎在课堂中绝迹了。那么,如何在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下面两篇文章,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怎么办?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不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处于无序状态,又不能干预过多,而局限学生思维。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指挥者和评定者,同时又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者、促进者,还应该立足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及习惯的帮助和培养。在学生学习的动机上,促使学生想学;在学生学习的意义上,要帮助扶持学生能学;在学习策略上,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在学习的意识上,培养学生坚持学。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以下五个“主导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教与学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数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也把教师角色定位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权威式的讲解少了;  相似文献   

15.
“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自主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17.
【案例1】“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一课,教师总结:“个位不够,可以向十位借……”一学生举手:“老师,要是十住不肯借怎么办?”此问一出,听课的教师一片笑声。上课教师只能以“不会不肯借”的回答搪塞过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的认真讲,学生呆呆的坐在座位上,不举手,不发言,课堂一点活跃气氛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为学生习作松开了束缚,也为作文教学洞开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天地。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觉得自主作文,教师更应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唤醒学生的感性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想可以从教师的“懒”开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保姆”角色,该放手的就应该放手,做一个“懒”教师。下面就谈谈“懒”教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