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分、秒”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准确掌握时间、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二年级教学第五单元“小时、分、秒”教材的重点是使学生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掌握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为以后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又比较复杂;学生要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以及区分经过的时间比较困难,所以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与区分所经过的时间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2.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作为较大的时间单位,它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作全面、概括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前,我引导学生积极查找年、月、日的资料,让学生走进“年、月、日”的历史;教学中,我把历法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数学原理作为一种知识的介绍引到了数学的学习之中,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走进“年、月、日”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卢梅 《考试周刊》2007,(36):88-89
时间无所不在,计时单位却比较抽象。小学生时间观念淡泊,数字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其真正理解"时间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难点是掌握时间单位换算。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同  相似文献   

5.
测量时间的长短,不能像测量物体的长短、质量那样,直接用计量单位去度量,只能随着时间的流动过程对它所作出的记录进行测量。因此,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教学,也应凭借已过年代的年历作为学具、教具,在观察已过年代的年历中,发现及总结它的规律。   一、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平年”、“闰年”   教学开始,可提问学生:你今年几岁了 ?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我们一天天的生活,一年年的长大,时间也随之增多,所以,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年、月、日各有多长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拿出…  相似文献   

6.
年、月、日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时间单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薄,对上述时间单位只是粗知,还很不理解;至于世纪、季度、旬等时间单位,对他们来说还相当陌生。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年、月、日,熟记其进率,掌握小月、大月、季度、旬、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知道24时记时法和12时分段记时法,掌握将钟面时间转换成24时记时的推算规律;能正确区分时刻、日期和时间,学会解答简单的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7.
"时、分、秒"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单位以及灵活计算时间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具,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同时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新知,学习方法,锻炼思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穴苏教版雪第44~4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认识世纪和季度两个时间单位。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课前…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我给学生创造了操作体验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核心。为了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诱发、维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展示目标,诱发学习动机教学目标,是在单位时间內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向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给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能够诱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良好愿望。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实际,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均不能很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有它的系统性,但数学知识的教学又有它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教学,要符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还应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正确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现行教材《小时、分、秒》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要求有两个:一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掌握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即1小时=60分,1分=60秒;另一是通过对实物、教具的观察和演示,使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初步了解时间的计量方法。对于前一个要求,目标是明确的。但对于后一个要求,就不像前一个要  相似文献   

13.
一、制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根据大纳要求和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为:(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2)知道各月的天数及平、闰年的区别,学会闰年的判断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4)结合教材适...  相似文献   

14.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加上其进率又是非十进的,所以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据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直观,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时、分、秒”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时间单位,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开始时可用一只钟,教师任意拨出时间,让学生说出是几点几分。学生说法各异,究竟哪种正确,教师不予评判,促使他们思考,以激发学生探究正确答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湖南教育》2007,(8):39-40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时间单位年月日,构建年月日知识体系;运用有关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年、月、日”教学设计陈梅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1页至84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苏教版)第44~4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认识世纪和季度两个时间单位.  相似文献   

19.
《认识时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1时=60分。由于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应在有效情境中展开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针对"有效情境"谈谈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一、在童话情境中展开新课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年、月、日》教案设计设计者:长春市西五小学丁国君评析者:吉林省特级教师张希濂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