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倪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引进来并走出去的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从语言学、历史学,特别是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了“龙”与“dragon”的翻译及更改问题。并认为,把中国的龙直接译作西方文字中的毒龙dragon,以及把西方的毒龙dragon直译为中文的龙,这种译法很不科学,并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害而无利,今后中国出版的汉英和英汉词典里关于龙的英译和dragon的汉译必须修改。  相似文献   

2.
中印两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相互学习,彼此交流。几十年来,季先生对此作了大量细致认真的研究,他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新风,独辟蹊径,发前人之未发,有不少很有历史价值的著作问世,其影响巨大。他还身体力行,做了很多有关中印文化交流的实事,他不愧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史安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美国宾州大学比较文化学博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持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和“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主讲教师。主要著作(译著)有《危机传播和新闻分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身份》(英文)、《媒体与权力》等。  相似文献   

4.
母性崇拜与审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性崇拜与审美文化——中国美学溯源研究述略仪平策当代人类学研究认为,文化具有某种人格气质。它往往选择一种气质或融合几种相关的气质,并把这种选择“专断”地揉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在学术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①这种文化气质论给我们的中国美学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5.
王昀 《职业圈》2008,(6):100-101
文章针对上述问题,从成本管理方面入手,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分析研究改进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有效降低非生产成本的途径,从而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价格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与托尔斯泰郑万鹏梁漱溟与托尔斯泰在个人意识、社会观念、思想体系以及对各自民族所起的作用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对此加以整理、研究,具有切实意义。忧患意识与独立精神首先,梁漱溟和托尔斯泰在自己所属的民族危机到来之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7.
卫兵武 《职业圈》2013,(23):105-105
近年来,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河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不断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深化企业效能监察方面,做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凯 《职业圈》2007,(4S):76-7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职业院校女生参加体育健身的态度和动机、形式与内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统治与治理     
统治与国家的产生息息相关,统治理论也是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传统统治理论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而治理理论的产生,给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指导。文章通过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认识到治理与统治的理论是构建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叔龙 《职业圈》2007,(6X):77-78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学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思考和研究,找出适应培养人才目标的方法.去大胆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着研究的去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世杰应本刊之邀,撰写了此文。关世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跨国际传播。出版了《跨文化交流学》、《国际传播学》专著,主编了《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主译了《世界文化报告》(1998)、《在文化的波涛中冲浪》等8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文通过阅读1995—2005年我国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跨文化传播的文章,概述了在定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不足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而必须进行细致的、微观层次的、体现跨文化传播差异的各个“基因”研究。只有积累了众多微观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中外有别、外外有别才可能不再是我们的直觉认识了,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了。要达到这一步,需要决策者的育力措施,加强支持这个学科发展的力度,也需要中国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者们进行扎实的工作,特别是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上要特别注意。本刊编者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值得从事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特别是处于传播领导岗位的决策者深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汉贵  吴兵 《职业圈》2007,(9S):105-105,196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研究人,研究群体的人,抽象的人,还要研究个体的人,具体的人。个体的人具有惰性、可塑性、能动性、社会化需求性。抓住个体人的四种特性可以更好的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周祥 《职业圈》2007,(6S):22-24
高等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倍受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等等问题,更是推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谐互动的研究。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各层次人才和经济增长是两个互动的动态系统,因此,文章运用动态经济数学模型,以1998~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研究了四川省高等教育各层次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紧急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来,内部控制就开始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对象,围绕内部控制展开的各种相关研究也是不胜枚举。2007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第5号——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该准则取代了PCAOB之前发布的第2号审计准则。准则不仅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还要求法定的外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对CEO和CFO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5.
秋吉久纪夫与中国现代诗歌王晓平在名家如林、贤俊辈出的日本中国学界,几十年潜心于中国现代诗歌翻译与研究的,九州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秋吉久纪夫当数第一人。秋吉久纪夫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因缘,几乎和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一样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战争而一片荒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载体,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在德国对中德受众的反馈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传播主体层面、接受者层面和信息编码层面三个方面入手,对受众的反馈进行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7.
范利东 《职业圈》2007,(7X):135-135,134
文章从SLA中常见的研究问题(内、外因素制约等)出发,对航海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启示,以一种更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顺利通过大证英语考试,告别纯粹的应试教学。然而,改进航海英语教学方法很多,这就需要广大航海英语教学人员和专家共同努力,为航海英语成功教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宪军 《职业圈》2007,(10X):125-126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能否形成和谐、向上的班级集体,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对高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职业圈》2007,(2S):84-85
文章从高职物理课程的现状分析入手,就高职物理课程如何围绕高职教学特点,构建新的物理教学体系,实施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专业化进行研究与讨论,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一条可操作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何燕 《职业圈》2007,(2S):15-16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会与成员建立不同的交换关系,圈内-圈外现象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在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研究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结构和测量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