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去年底揭晓,北京电视台《雨中进行时——7.21北京特大暴雨》大型直播报道出人意外地荣获电视直播类一等奖。说意外,原因有二:一是作为地方电视台的一个区域性灾害报道战胜了"神十发射""雅安地震""十八大召开""钓鱼岛争端"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获奖而且获得一等奖;二是《雨中进行时》虽然是一次历时十多个小时的大型直播,使用的3G回传包而不是卫星直播车。特别是3G回传设备应用,在特大自然灾害的直播报道中尚有多见,充分彰显了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这正是中国新闻奖评委们看重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直播大事件》是湖北经视为了打造频道影响力、抢夺频道话语权、制造眼球效应的一档新闻事件类直播栏目。从2013年9月至今,已经进行了近50场各类大事件的直播。节目以事件为向导,突出对突发事件,城市重大建设工程进展等市民关注的话题,进行直播报道。由于直播的形式使其极具时效性,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其直播时段的省,市网收视率在同时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16日,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事件,8月24日,在伊春市又发生空难事件。在这两起重大灾害面前,伊春市4家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现场,尤其是伊春电视台,从事发当天就把事故现场的报道用直播的形式滚动播出,  相似文献   

4.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成为了近日来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电视媒体,从中央电视台到各个省级卫视频道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投入了大量报道,有的频道甚至是24小时全天候直播,全国观众通过电视及时了解到灾区灾情灾民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5.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中西方传媒在报道灾害事件中的视角差异进行了研究。论文认为,中西灾害报道视角差异表现在:“政府视角”与“事件视角”、“聚焦”与“泛化”、“通俗化”与“陌生化”、“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而形成中西灾害报道视角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媒体迅遵反应,积极应对,一场全国范围的抗震救灾报道战役迅速打响。作为地震灾区当地媒体之一的成都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立即中断正常节目,进行6个频道并机直播,连续直播达288个小时。如此大容量、高密度、全方位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直播报道在全国地方城市媒体中尚属首次,创下了成都电视台直播的纪录。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分为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灾害事件两大类。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重在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对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则要通过快速反应和连续深入的报道来引导公众,疏导情绪。  相似文献   

9.
移动直播因其传播内容同步便携,可以同步上传分发多个传播平台,并能与网民进行互动,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阵地。本文通过对传统电视直播与移动直播特点、方式的对比,与大家共同探析移动直播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10,(9):I0002-I0002
8月8日凌晨,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于9:00开始推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特别报道》,连续7天覆盖式、不间断地对抢险救灾情况给予及时报道。同时与其他省市电台节目联动连线、录音报道,并与山东、安徽及威海等电台并机直播。  相似文献   

12.
杨振浩 《新闻窗》2011,(5):83-84
电视新闻直播带来新闻传播全新的时空观念,"正在发生"使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独具优势与魅力。从分类上讲,电视新闻直播可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前者仅仅从制作手段完成了播出与受众收看的同步,受众看到的消息大部分是事先制作完成;而后者,却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同步传播,受众看到的就是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一刻。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直播是最快最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灾难性新闻,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指的是由自然界人类不可抗拒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熊蕾 《青年记者》2012,(27):15-16
有人文视角的灾害报道和没有人文视角的灾害报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生动,能够打动人心;而后者,因为枯燥,会疏远受众和新闻事件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王沛 《视听界》2010,(4):107-107
动态事件现场报道以“正在现场”的近距离鲜活报道形式为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SNG直播报道中更是先声夺人,充分满足了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第一现场的愿望,而电视台也得以在新闻事件和新闻现场中突出了存在感,第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现场报道的蓬勃兴起催生了出镜记者的大量涌现,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动态新闻出镜报道的四步完成法。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和广泛影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这起危机事件做了全方位报道,并产生了良好的报道景观和传播效果。本文以事件发生后头五天新闻联播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以展现其报道轨迹,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事件应理性报道,保证信息报道的迅速、真实、全面,提高人们的抗风险意识,科学应对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事件应理性报道,保证信息报道的迅速、真实、全面,提高人们的抗风险意识,科学应对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邓伟  卢一波 《新闻界》2013,(4):35-40
<正>灾害事件报道是以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为主题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灾害事件的报道在报道思路和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原则和特点,这些原则和特点也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在将信息图表这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成为了整个传媒产业的前进方向.尤其是自2016年始,互联网所打造的新媒体视频直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以新闻事件直播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直播节目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和青睐.这些直播报道虽然还很不成熟,还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这些报道中所出现的新的采访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却能够为新闻专业教育,尤其是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