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我国电视发展中,出现了以娱乐选秀为代表的电视娱乐热潮,也引发了人们对“电视娱乐化”趋向的思考与探讨。本文从社会文化的多维视角对“电视娱乐化”现象作一探析,以期促进业界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林容 《青年记者》2012,(19):40-41
尼尔·波兹曼把电视时代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电视文化导引着整个社会朝着娱乐化方向前进,甚至使教育也娱乐化了.电视娱乐文化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电子文化、娱乐文化和流行文化构成了儿童的童年叙事,今天的儿童从一开始走上成长之路,就自然生成了对娱乐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电视娱乐文化现象,其产生的不良症候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孙铱 《视听纵横》2007,(4):16-17
电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传媒工具,在娱乐文化的传递和表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业。正如《娱乐经济》一书作者沃夫在书中所说:“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薛洁 《青年记者》2016,(6):30-31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电视娱乐文化中由“娱乐”“消费”等关键词构成的当代电视文化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消费文化语境里的电视娱乐风潮 大众文化伴随消费主义的浪潮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娱乐的风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数量井喷,玩游戏、做任务、谈恋爱、宿军营……  相似文献   

6.
电视出现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电视来娱乐成为现代都市人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应当看到,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兴起,具有愉悦身心,舒缓心情的正效应,但同时也有麻醉精神、降低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的负效应。而当前娱乐至上甚至新闻娱乐化造成的“娱乐浮肿”日益明显,这值得主流媒体反省并深思电视娱乐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8.
就像若干年前,我们忽然之间就被“高级”包围了(牙刷、墨水这类全都贴上了“高级”标签)一样.据说现在又进入了娱乐时代.大家伙都在找机会娱乐一把。而电视呢,因为得风气于先,又肩负引领时尚之美.因此也要娱乐化了:先驱们还说.这是规律,必须这么做。  相似文献   

9.
姜卫东 《新闻窗》2011,(1):96-97
我们不能回避电视的娱乐本性,其实,娱乐是伴随电视自然而生的一种属性。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延伸”。美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其《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  相似文献   

10.
郭碧青 《东南传播》2011,(1):105-107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电视娱乐文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对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群体影响尤为深刻。本文以青少年喜爱的电视选秀节目和青春偶像剧为蓝本,考察电视娱乐文化对当今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克服电视娱乐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欣 《青年记者》2012,(11):68-69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宽松和相对灵活的文化政策和民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电视文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了电视娱乐文化的繁荣.在收视市场导向和“娱乐文化”走红的大背景下,我国34个上星综合频道纷纷加大节目多元化借鉴研发,娱乐节目风生水起,其对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凸显电视娱乐文化特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电视娱乐应在受众闲暇之余带去审美享受、思想启迪,寓教于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各大卫视的电视娱乐节目出现异化、泛化、低俗化、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电视娱乐在感官娱乐之外,是否拥有智性之维?智性娱乐的未来可能走多远?本文从近期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入手,对电视娱乐的感性/智性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理论辨析,并从电视生产的历史和当代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论证,提出智性之维是电视娱乐的本质属性,电视娱乐生产应是感性娱乐与智性娱乐的二维辩证统合.并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进行了预期:在文化大繁荣的国家政策推动和电视管理强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娱乐场域文化生产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推动感性、智性之维渐趋平衡共进,走向“富有张力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易蓉蓉  吕佳 《声屏世界》2003,(11):14-15
何谓娱乐新闻节目?有学者认为是指“满足观众对娱乐的兴趣的新闻报道,包括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等艺术门类的最新人、事动态,还有文化娱乐产品、文化娱乐市场、政策、管理、从业人员和机构动态、文学艺术教育、国际文化娱乐动态等等”。①根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娱乐新闻节目,这个定义有一定道理。娱乐新闻节目已经频频出现在中午和傍晚时间的各个电视台,比较著名的有湖南卫视的《娱乐无极限》,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的《娱乐现场》,福建东南台的《娱乐乐翻天》等。以1999年开播的《中国娱乐报道》(现为《娱乐现场》)…  相似文献   

14.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5.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在“娱记”圈子里由来已久。这次一些媒体对发生在云南昆明的“美女盛”盛宴的炒作,更把娱乐报道低俗化倾向的“疮疤”推到了聚光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自省和反思。尽管“病灶”在少数媒体身上,但大家都有必要跟着举一反三,认真思考怎么负起媒体应有的社  相似文献   

16.
王建磊 《声屏世界》2011,(11):68-69
今天的电视在娱乐的向度上走得更远、更彻底:堂而皇之的炮制、不择手段的炒作、自以为是的虚伪和轻飘充斥着荧屏.而这种依照惯性的、粗鄙的耍宝手段表明:电视依然在把观众当傻子。  相似文献   

17.
电视娱乐与互联网的结合从"+互联网"到如今的"互联网+",是技术路径的延展到互联网思维嵌入媒体生产的新理念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娱乐文化传播亟需转变生产观念,与时俱进地在电视娱乐文化传播品牌的树立、建设及影响力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再通过话语渗透以及审美价值的提升,承担起对内对外的文化输出,把品牌做到极致,全面提升电视娱乐文化品格建构.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娱乐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电视的逐渐朝着娱乐化方向发展,在中国电视娱乐热的大背景之下,给电视节目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娱乐化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电视出现娱乐化的原因,深刻分析了中国电视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电视被“娱乐”得面目全非的今天,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积极整合娱乐资源,激流勇上,打出海派娱乐文化的鲜明旗帜,以其主流、时尚和亮丽的风格,为中国电视娱乐风尚写下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谭若冰 《新闻世界》2014,(12):198-199
本文讨论娱乐明星能否在微博上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微博上的娱乐明星粉丝多、人气高,具备当“意见领袖”的优越条件。很多学者在研究的时候喜欢把他们列入“意见领袖”之中,但是他们在思想能力、精神担当、文化意识等方面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